黄体、黄体囊肿、黄体血肿这三者的概念一样吗?

 

黄体、黄体囊肿、黄体血肿这三者的概念一样吗?...



黄体
成熟卵泡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并形成皱褶,与此同时,卵泡膜也深入其内,二者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增大并分化成暂时性的内分泌细胞团,因细胞内含有较多的脂色素,新鲜时呈黄色,故称为黄体。

如果卵细胞未受精,则黄体小,持续时间短,这种黄体称为月经黄体;如果卵细胞受精并妊娠,月经黄体继续增大,一直维持5-6个月,这种黄体称为妊娠黄体。
黄体囊肿
囊性黄体持续存在或增长,或黄体血肿吸收后,形成黄体囊肿。直径一般不超过4cm,偶可达10cm,囊液为透亮或褐色浆液。黄体囊肿可发生与月经中、后期和妊娠期。
黄体血肿
定义:

黄体血肿为正常排卵过程中,卵泡层破裂,引起出血,较多的血液潴留在卵泡或黄体腔内形成血肿。

症状:

正常黄体直径为15mm左右,以后转变为白体,并在下一个周期的卵泡期自然消退。若黄体内出血量较多,则形成黄体血肿,或称黄体内出血,出血性黄体。黄体血肿多为单侧,一般直径为40mm,偶可达100mm,黄体血肿被吸收后可导致黄体囊肿,较大的血肿破裂时可出现腹腔内出血,,剧烈腹痛、少量阴道流血和腹膜刺激征,不易与宫外孕区别。

超声表现:

1.黄体血肿早期,囊内出血较多时,表现为卵巢内近圆形囊肿,囊壁厚,内壁粗糙,囊内杂乱不均质低回声,回声表现多样化。(有时近不均质的实性回声)

2.黄体血肿中期,黄体血肿内血液凝固,部分吸收,囊壁变薄,而内壁光滑,囊内回声减低,呈粗网状,细网状结构。(囊内还可见密集的点状回声)

3.黄体血肿晚期,血液吸收后囊肿变小,转变为白体,内部回声呈实性稍高回声,与周围卵巢组织分界不清,仅靠彩超显示其周围环状血流判断,当血液完全吸收后形成黄体囊肿,囊壁变得光滑,囊内无回声,与卵巢其他囊肿难以区分。

4.CDFI:黄体血肿或黄体囊肿的彩超表现有特征性,在黄体囊近卵巢的髓质部可见一条供应血管,放射状发出分支到黄体囊壁,彩色多普勒或能量多普勒血液图在黄体囊的周围可显示环绕的一圈或半圈血流信号。
鉴别诊断
妊娠黄体周边血流很丰富,阻力低,壁厚而回声高,有时很像宫外孕包块的,但黄体是在卵巢内的,有时有点突出卵巢,但按压腹部可鉴别,单看血流丰富与否来鉴别宫外孕和黄体是很容易误诊的,有时仅经腹部超声难分辨外观似宫外孕的黄体。

较大的出血性黄体易被误诊为卵巢实性或混合性肿瘤,较小的出血性黄体易误诊为巧克力囊肿,鉴别要点一是出血性黄体囊壁较厚而不规则,二是其囊周有环状血液信号的特征性彩超表现,结合检查时间在月经周期的黄体帮助诊断,经阴道超声对体内出血有较大的优势。

充分认识黄体的特征是诊断的关键,部分病例诊断困难应短期内复查,若声像发生较明显改变则支持黄体血肿的诊断。
卵巢实性肿瘤与黄体血肿的区别
黄体血肿因其出血量和时间不同,声像图表现复杂多变,特别是较大的早期出血性黄体,容易被误诊为卵巢实性肿瘤。

被误诊为卵巢实性肿瘤时,黄体破裂声像图不易与宫外孕鉴别,可根据月经周期和尿HCG进行鉴别。早期出血较多时表现为卵巢内圆形囊肿,包膜较厚,内壁粗糙,囊内多呈杂乱不均质低回声或呈细网状,粗网状结构。此期的黄体血肿容易被误诊为卵巢赘生性实性肿瘤。此时可根据月经周期和血流分布特征进行鉴别。黄体血肿的彩超表现有其特征性,在黄体的周围可见环绕的一圈或半圈血流信号,容易记录到血流频谱,黄体早期血流流速较高,可达20~20cm/s。舒张成分丰富,血流阻力较低,也可以嘱患者短期内复查,如有继续出血,肿块可先增大,声像图呈粗网结构,为出血量较多,血液凝固成血块,晚期黄体血液被吸收后囊肿变小,通常直径为25~30mm,此时与卵巢囊肿不易区分。有一部分由于黄体生成素减退,黄体萎缩,腔内纤维组织增多,转变为白体,黄体血肿声像图变为边界欠清,内部回声呈实性稍高回声,在下次月经干净后复查消失。

综上所述,黄体血肿的声像图表现因其出血,机化过程不同声像图复杂多变,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对其诊断关键是充分认识黄体血肿的特征,短期内复查,声像图发生改变则支持黄体血肿的诊断。通过超声这种廉价、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重复检查,动态观察,以减少误诊率。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THE  END


    关注 泰怡康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