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森林旅游到生态旅游,难难难!

 

“民营资本的逐利本质对保护地的管理有负面影响,对社区利益或尊重不够,或力不从心。...





据8月1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消息,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进展顺利,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在组织第三方对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三江源、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神农架、普达措、钱江源、南山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任务完成情况和自然资源禀赋开展评估验收,预计10月底前完成。

三江源试点区


如今成果初显:各试点区在全力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的同时,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实现途径,建立社区协调发展和生态补偿制度。三江源试点区创新设置“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17211名放牧员转变为管护员,户均年收入增加2.16万元;东北虎豹试点区实施“黄牛下山”项目,推动黄牛养殖产业转型发展;钱江源试点区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地役权改革,制定实施了集体林地补偿政策;武夷山试点区实行景观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引导园区居民参与资源保护,创造就业岗位1200多个。

市场需求亦高速增长: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从1992年的2400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18亿人次,增长75倍。2019年森林旅游游客量占国内旅游人数的30%左右,创造社会综合产值达1.75万亿元。
成功转变关键在公共政策不能缺位


高速增长的背后,森林旅游整体挑战不小。“森林旅游推进了这么多年,确实遇到了瓶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司长、生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程红感觉到森林旅游跟不上人们对于高品质、多样化旅游的需求和热度。

程红指出,发展森林旅游亟需大力推进“四大转变”,即森林旅游形态从“看风景”向“过生活”转变,森林旅游开发从“工业化模式”向“生态化模式”转变,森林旅游经济从“单一门票”向“综合产业”转变,森林旅游管理从“粗犷型”向“精细型”转变。
然而即便是历史悠久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目前还停留在收门票阶段,无法提供合格的环境教育类公共品。在张家界做亲子游的旅行社老板覃双发对新旅界表示,“亲子游以小孩儿为主,在做行程时把张家界博物馆作为第一个景点,是希望通过先游览博物馆来了解石英砂岩峰林这种‘张家界地貌’,这对他们以后游览张家界有更大帮助。”但覃双发在联络博物馆工作人员时却吃了闭门羹,“‘人员不足,你们导游自己去讲解吧’,但我认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现在感觉张家界博物馆就是一个摆设。”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四大转变既是生态保护的需要,也是顺应森林旅游者需求的导向。要真正实现这种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绝不能只依赖社会资本,公共资金应该从提供公共产品的角度有更多作为,通过生态旅游公共产品促进旅游消费。国际上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和公益性森林旅游发展带来的保护和经济效益已经有很多可借鉴案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永德教授对新旅界强调,“实现四大转变的最大挑战是公共政策不能缺位。”

钟永德在其论文《典型国家公园体制比较分析》中将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日本、韩国共10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对其国家公园体制进行了系统总结。

结果表明:在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上,1、法律上各国均形成了国家公园管理专项法规等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 2、管理机制上以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体制为主; 3、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拨款; 4、经营机制上,管理与经营相分离的制度、较低的门票收费制度、强化社区参与以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各国国家公园经营管理的主要特色。
(图片来源:中国知网)


钟永德强调,把森林公园看作单一的经济实体是误区,将之整体租赁也不合适,特别是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背景下,早期的森林公园发展模式需要调整。“我并不支持自然保护地纯景区化,民营资本的逐利本质对保护地的管理有负面影响,对社区利益或尊重不够,或力不从心。”

对于部分地方政府发展森林旅游压力大,感觉随时有触碰红线风险而不知如何办的焦虑,钟的答案“一是人才,二是制度。这两个问题解决了,自然就能管好。”

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指出,《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制度。统筹包括中央基建投资在内的各级财政资金,保障国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运行和管理。”事实上,国家林草局已经在行动,自2017年开始的大尺度国家森林步道建设成绩初显。截至去年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公布三批共12条国家森林步道,总长度超过22000公里。
武夷山试点区


2020年3月19日召开的国家林草局第3次局务会更是决定,今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采用“生态旅游”提法统领林草旅游工作,依托各类自然生态资源、向社会提供生态产品的各项工作都将一并纳入“生态旅游”大旗下,“森林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生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

“这是目前森林旅游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事件,表明国家林草局真正担起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公民福祉和旅游发展重任,把以森林、湿地、荒漠、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发展作为一项重要职能来发挥。”钟永德非常期待正在组建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推动生态旅游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祁连山试点区


然亦有业内人士指出,生态旅游尤要警惕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搞运动式发展,甚至“监守自盗”,所谓“都有责任就是都没责任,法不责众。只有都责任到人,责任才得以实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曾表示,中国还应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利用好现代信息和卫星技术,提升监管效率。至今,仅东北虎豹试点区实现“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体系覆盖5000平方公里。
生态旅游挑战重重


从事多年生态旅游研究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旅游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玉钧早在2014年曾撰文《可持续生态旅游得以实现的三个条件》,指出为使生态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 需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自然保护是前提;第二,环境教育是责任;第三,社区参与是保障。这三个条件各有深意,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图片来源:中国知网)


虽然“自然保护”和“社区参与”渐有改善,然而环境教育这一关键短板在全国范围内非常普遍。覃双发的自然教育需求遭遇闭门羹是生态旅游目的端努力追赶消费者步伐。“生态旅游的确是趋势所在,是国民必须要也是最需要的产品。未来山水只是顺带,更重要是包括自然教育在内的文化产品来引领,使得游客在故事中游玩,带着流连二次游玩景区。”湖北佳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应朝对新旅界表示,未来将加强文化教育产品研发。崔应朝于2010投资建设5000万元打造恩施地心谷景区,2015年该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收获“最佳避暑景区”等荣誉。
恩施地心谷景区


“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国际上公认的生态旅游应该具备自然性、教育性和可持续性。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在教育性和可持续性方面有待加强。像张家界这类世界级森林公园应把自然教育作为公共品来提供,由此带来的公众形象和因此产生的经济利益将远远超过直接经济利益。” 钟永德坦诚,目前中国非常缺乏自然教育专业人才,国家林草局在促进自然教育、规范生态旅游发展方式上正在行动,比如中国林业教育学会、中国林学会已成立自然教育的分支机构,不少自然公园也都在抓紧建设自然教育设施和研发自然教育课程。

事实上,生态旅游在可持续发展上亦堪忧。张玉钧在对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河北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王家寨社区、仙居国家公园公盂园区的案例研究中发现,旅游建设需要大量投入,充足的资金是森林旅游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证。然而很多自然公园经济发展水平低,地方财力有限,招商引资难度大,景区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难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呈普遍现象,严重限制了生态旅游的发展。据了解,资金不足直接导致自然公园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设施简陋,档次低。旅游配套设施的数量、质量和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自然风光的质量水平以及森林旅游本身的发展速度,严重限制了生态旅游发展。
(图片来源:中国知网)


此外,门票高定价和自然教育不足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态旅游经营者收益甚微。湖南省常德市德行天下自驾游俱乐部总经理江沂对新旅界表示要打持久战,森林度假产品的价值尚待市场进一步认可,对于二三线城市退休人群而言虽有钱有闲但普遍环保意识不足,而对于80、90后人群既有时间,又有支付能力的人群有限,难以对森林度假产品进行重复消费。深圳中画文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CEO吕伟兵则指出,森林公园产品雷同严重,除了核心特色资源及常规观光外,就是步道、索道、更刺激的栈道、沉浸式灯光游乐和主题剧场。

位于孙子故里森林公园的白鹭的森林精品民宿主王商对新旅界表示,其民宿项目由当地政府委托给北京大地乡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规划、策划、设计和运营,“单纯的住宿产品,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需要更多地从内容上做研发,挖掘在地有主题的风物、被遗忘的技艺、难寻的风景,这需要人力、时间与资金的投入,实现盈利需要一段时间。”
游憩者需求亟需满足,回归自然,融入山水林田湖草不仅关乎国民快乐,更是关乎生命健康,张玉钧告诉新旅界,“只有在自然中,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健康与安宁。所有生命都源于大自然——山、水、林、田、湖、草和人,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远离自然,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将变得迟钝和麻木。重新建立与自然的联系,会为我们打开一扇崭新的,通向健康、创造力和神奇力量的大门。”

汇集中国大江南北头部文旅投资企业家
着眼山东, 布局北方
精心策划考察路线
政策+资源双驱动
“一对一”重点对接文旅优质资源
扫描图中二维码,咨询详情



    关注 新旅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