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八佰》,想去旧上海走走

 

百变魔都...

电影院复工后,最火的应该就是《八佰》了,目前《八佰》的票房已经突破了20亿。
这部电影可能让很多观众看完后都鼻子发酸,为了战争,为了那些牺牲的英雄。

电影《八佰》取材于淞沪会战,发生在上海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如今已被改建成博物馆。因为《八佰》的大火,有很多观众都选择去预约参观,去祭奠那一段历史。

四行仓库的弹孔墙见证着当年战争的硝烟,每一个弹孔背后,都是一声呐喊。每个弹孔都有拳头那么大,很容易就能脑补到战争的惨烈。
图源 | 微博@俞灏明


其实在上海,还有众多见证着历史的地方,他们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经受时间的洗礼,散发着岁月的光芒。
魔都的百年沉浮
武康大楼算是上海旧建筑中引人注目的一个存在,宋庆龄故居与这里隔街相望。从1924年动工开始,它安安静静地在路口矗立了近百年。
图源 | 微博@岩苍冬森


武康路和淮海中路在这里相交成一个锐角,而建筑师邬达克(请记住这个人的名字,等一会要考)却巧妙地将大楼设计成三角形。如今这里临街开着几家咖啡馆,仍有不少的人选择在这座古老的建筑内度过美妙的午后。

公寓内依然有人居住,看门人会拦住你想要探寻内部的好奇心。但是通过能看到的走廊和带有半圆形指针的老式电梯,你依然能感受到武康大楼特有的典雅和它所经历的漫长时光。
武康大楼内景


同样出自邬达克之手的国际饭店,位于南京西路,正对着人民广场,即过去的跑马厅。这栋有24层楼,将近84米高的大厦因为高度傲视全亚洲被称为“远东第一楼”,并将这一记录保持了半个世纪之久。
从历史博物馆顶楼眺望国际饭店
图源 | 微博@Eric_zuozuo
据说,国际饭店也改变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人生轨迹。每天,他都会呆坐在上海外滩粗壮的梧桐树下,看“二十四层”楼是怎么造起来的。在看高楼兴建的同时他也树立了自己的理想。

内行吃货会选择到黄河路上的国际饭店西饼屋购买刚刚出炉的蝴蝶酥。

这里的特点就是永远都在排队,老上海的阿姨爷叔打着车也要来,可见它在老上海眼中的地位。
微博@北街 Bevins


蝴蝶酥最好要吃刚出炉的,酥皮层层分明,奶味十足,入口即化。绝对值得排一排队。
 图源 | 微博@西门鲷鱼烧


2018年,过去的哥伦比亚住宅圈摇身一变,成为了潮流街区上生·新所。这里原来是百年前居住在这里的美国侨民的“哥伦比亚俱乐部”。邬达克在此设计了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共13种风格的29幢别墅。他本人也在这里为自己建造了一个住所,后来转让给孙中山先生的独子孙科,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孙科别墅。

目前园区内最有人气的就是上海唯一一处保留英制尺寸的露天游泳池(仅作观赏用,不能下水)。
上生·新所的泳池
弄堂里的生活气息
如果你走在上海的大街上,有可能会在拐角处看到一个个区别于旁边新式建筑的“老社区”,门楣上还写着“XX里”。那它就一定是石库门里弄了,也就是上海人口中的弄堂。

石库门里弄作为上海的一种特色建筑至今仍然占据着上海城中心很大一部分的区域。它们卧虎藏龙于上海的各个角落,见证着上海的百年风华。

石库门里弄在过去也是文化名人的聚集地,无数在文学史上留下姓名的作品也都诞生于弄堂之中。
衍庆里
图源 | 小红书@kyle步履不停
在很多人心目中,这里是“最接地气”的上海。和上海留给更多人“纸醉金迷”的印象不同,这里有着最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朴实的日常味道。

这里有积着油垢的厨房后窗,地上的水里偶尔漂着鱼鳞片和老菜叶,房间内散发着老屋的气息。天气好的时候,弄堂里的住户会把衣服被子都挂上长长的晾衣杆,遮天蔽日的。
图源 | 小红书


这里的人们遵循着市井文化的观念,每个人都把握着适当的分寸感,中规中矩地过日子。

在这些地方,你可能经常会感叹“魔都”的魔幻之处:古旧的里弄外就是车水马龙的南京西路,路边晾着的衣服的背景是外滩的高层建筑……
上海瑞康里 
图源 | 小红书@kyle步履不停
秋天到了,可以约上三两好友,去上海的街头逛逛,看看满街的法国梧桐,看看“落叶不扫”的衡山路。

匆匆行人与百年老宅擦肩而过,每走一步或许都能发现一些惊喜,这就是上海,既复古又摩登。

文 | Kelly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end -


你印象中的上海是什么样子?

通过留言和评论分享给我们吧~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那就动动手指

点击右下【在看】吧~
You May Also Like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人不知道国风的魅力吧?

和安庆人吃过一次花生,再也不敢说“皮儿能补血”了

浙江人必经的一道坎:喝李子园发现没吸管





    关注 时尚旅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