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脏话要区别对待,这7条对策每个爸妈都应该知道

 

你做对了吗?...

置顶
 
儿童心理课堂
,伴你探索解读儿童心理,阅读、看见


作者:石霖

回老家小住,2岁9个月的小侄子经常说脏话,稍有不如意开口就是:

“打死你小瘪子儿!”

“姑姑笨蛋!”

“臭姑姑,讨厌!”

说时带着愤怒的语气,偶尔还伴随打人的动作。

孩子的妈妈这时总难免尴尬,低声解释:

姐,他这都是跟大人学的。我看网上说这时不要理他,慢慢就不说了。

孩子奶奶也同样无奈:“嗯嗯,咱不理他,长大就好了。

不可否认,“不理他”是对孩子说脏话的处理方法之一,但绝对不是全部。要引导说脏话的行为,我们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才能对症下药。

下面是我近十年教育工作中的总结,也是自己养娃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1 
诅咒敏感期的“屎尿屁”,不必刻意强调它们是“脏话”

“诅咒敏感期”,又叫污言秽语敏感期,通常开始于3岁左右。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基本能表达自己,然后他发现有些词具有特别的“魔力”:能够快速引起爸妈或家人的反应,生气,瞪他,笑他,或者吵他。

他觉得很有意思。

比较典型的就是“屎尿屁”,放屁,屁股,臭粑粑,尿尿……

比如说:“这碗粥就像臭臭”,“你是个大屁股”,“便便饼干”,“屁——”,甚至会让你闻一闻屁的味道。

这些大人觉得“脏”的词或行为,他觉得好玩。

大人越不让说,他越觉得有趣。

其实,他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觉得不洁,也不觉得是脏话,更没有要骂人的意思。

他是通过这种方式在认知世界,体验运用语言的魅力。

通常来说,对“屎尿屁”话题的热衷,会在5岁左右结束。

这个时期不必刻意强调屎尿屁是“脏话”,等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后,孩子自然就不说了。
 2 
热衷“屎尿屁”的敏感期,可以借助绘本认知我们的身体

当孩子把“屎尿屁”挂在嘴边时,我们可以借助绘本进行科普和讨论。

绘本里有很多这个重口味话题的佳作,用不尴尬的方式讨论屎尿屁,非常好玩。

比如《嗯嗯太郎》、《嗯嗯太郎大侦探》、《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借助好玩的故事,了解各种动物大便知识;

比如《我们都便便!》、《呀!屁股》、《一路顺风,便便!》,用有趣的图画科普身体和消化系统,还有助于孩子养成自主入厕的习惯;

还有好玩的《憋不住,憋不住,快要憋不住了》、《便便恐龙》、《屁屁侦探》系列,天马行空的故事,爆笑的画面,总能让家里充满欢乐。

只是提醒一点:千万别在吃饭前看这些(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任何一个敏感期,正确的引导都会事半功倍,屎尿屁也一样。
 3 
非“屎尿屁”类脏话,可以当场冷处理,事后做游戏

除了屎尿屁类,孩子还会说些其他脏话,比如说“笨蛋”“蠢货”“打死你”等等。

针对这类脏话,我们切忌当场责骂或规劝。

因为越骂他越来劲,他会觉得说脏话有效果,能表达出愤怒的情绪,又能引人关注。

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他”,漠视他,让他觉得脏话没什么用。

但冷处理不代表不处理。

等孩子情绪好的时候,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他知道说这些话是不好的。

在《游戏力》里,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提到过“大胡子小矮人”游戏。

找一个放松的环境,大人给孩子说:“现在你随便说什么都可以,但如果敢叫我大胡子小矮人的话,你就自找麻烦了。”

依照逆反心理,大多孩子这时会叫“大胡子小矮人。”

大人就可以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说:“嘿,你麻烦大了!”

案例中的“大胡子小矮人”可以替换成“笨蛋”或者“蠢货”,后续可以追着孩子玩“抓到一个说笨蛋的孩子”。

用游戏的方式,温和而坚决地告诉孩子,说这些词是不好的,不礼貌的。
 4 
大人要以身作则,尽量净化孩子的语言环境

孩子说脏话,通常是在模仿其他人的行为。

大人在烦躁时说的脏话,会被孩子记住,同时记住的还有附带的那些激烈情绪。伴随脏话的语气和情绪,是大人发出警告的高高在上的信号旗。

当孩子感到被威胁或不安时,那些脏话就会像他听到时那样脱口而出。

让孩子不说脏话,就要从根源上找问题,观察并发现孩子说脏话的模仿对象。

如果是家中老人,一定要交代他们以身作则,不可以对孩子说脏话;如果是外人,可以选择远离他们。
 5 
采用“沙发会议”,倾听孩子说脏话背后的委屈

孩子说脏话时,有时也是在求助。

潜在心理是“你看我多生气,这种情况简直太糟糕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等孩子情绪稳定时,可以进行家庭“沙发会议”。

“沙发会议”是《游戏力》里提到的蛮实用的沟通方式,大致是大家找个舒适的地方,坐下来一起讨论问题。

家庭中的任何人都有权召开沙发会议,而且其他人必须参加。

你可以态度温和地问孩子为什么要说那个词,为什么会生气。用同理心来理解孩子的委屈,然后再一起讨论怎样可以更好地表达。

沙发会议时,大人和孩子之间是平等对话,可以带些幽默地讨论,而不是刻意教训。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更好地处理说脏话的行为。
 6 
运用“专门时间”,巧妙引导孩子不讲脏话

如何更好地倾听孩子,美国心理学家帕蒂·惠芙乐提出过“专门时间”。

大致是观察孩子需要纠正的行为发生的时间,然后在发生之前或之后,家长安排一段不长但有保证的时间,除了和孩子待在一起,不做其他任何事。

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引导孩子不讲脏话。

我们要先观察孩子说脏话的时间,并据此来安排“专门时间”:如果孩子一般下午说脏话,那可以晚上回家后安排10分钟的“专门时间”;

如果倾向于周六上午某个时间说脏话,就在那天早上留20分钟的“专门时间”;

如果没有特别规律,可以每天进行几次,一次5分钟。

在“专门时间”里,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针对说脏话的游戏,温和地倾听孩子的情绪,沟通能够替代脏话的词汇,还可以告诉孩子情绪管理的技巧,帮助孩子正确疏导情绪。
 7 
5岁以上的孩子经常说脏话,必须进行严格管束

如果以上方法你都试过了,而孩子在5岁后依然有严重的说脏话行为,那就必须进行更为严格的管束。

家长必须要让孩子明白,错误本身是要改正的,我们对此不宽容、不妥协。

必要的惩罚,有助于帮孩子建立规矩。我们可以采用温和的惩罚措施,比如罚扣零食、去处罚区反省、减少娱乐时间等。

当然,惩罚后也要及时安抚孩子的情绪,即使犯了错,我们依然深爱他。
- END -
喜欢这篇文章,别忘记分享到朋友圈哦!


* 作者简介:石霖,文字客,绘本控,执着写字,简单生活。

欢迎投稿,邮箱:tg@yrbaby.c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关注 儿童心理课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