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工博会论坛】5G新基建 提速工业“智联”议题热度爆棚

 

在经历了长久的疫情影响,突袭的外部变化的确让企业倍感焦虑,在特殊情况下,采用传统管理手段与人力成本比较多的制...

在经历了长久的疫情影响,突袭的外部变化的确让企业倍感焦虑,在特殊情况下,采用传统管理手段与人力成本比较多的制造业尤为备受冲击。因此,疫情之后,中国制造正在迎来一波新趋势——5G联结万物的浪潮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的产业互联网系统正赋能工业提速,从“制造”向“智造”转变。

9月16日,由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组委会主办,DIGITIMES与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共同携手举办《赋能工业·智联万物——科技新基建带动工业物联网商机高峰论坛》。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子信息产业处副处长顾伟华出席并致欢迎辞。
图: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子信息产业处副处长顾伟华


顾伟华副处长在致辞中表示,加快推进建设以新科技为特征的新基建,既是克服当前疫情不利影响,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更是上海优化投资结构,支撑创新策源能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助推器和核能源,新科技在新基建领域将迎来无限的发展空间。

作为2020工博会多元话题分论坛之一,本次高峰论坛围绕5G、AI、大数据、工业物联网等科技新基建的技术角度,给工业制造升级赋能“加速度”,邀请znt-Richter、宝山区人民政府、英特尔物联网聚合商世平集团、英业达集团、浙江华睿科技以及DIGITIMES研究中心(按出场次序)等产学研各界精英专家带来前瞻观点,从政策分享、专题发布、行业前瞻以及圆桌研讨等环节,针对工业物联网的发展核心、转型契机、关键趋势进行剖析,呈现一场精彩的信息交流盛宴,现场座无虚席。

在疫情突袭的背景以及新一轮技术变革的驱动下,走过22个年头的上海工博会正在全面转向“智能+互联”,也代表着中国制造产业前行的速度正在加快。

打造智造之城 看宝山重塑产业新秩序
图:宝山区副区长陈尧水


在上海宝山的马路河与毗邻长江出海口的码头间,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每天10万吨钢卷周转量,一辆辆无人驾驶重载框架车在此穿梭,这是宝钢股份宝山基地产成品物流智能仓库(一期)24小时的运输效率。当新兴技术遇上制造潮流,无疑将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宝山、上海乃至全国各地有着深厚底蕴的制造业基地,将如何在新基建风潮中脱颖而出?

宝山区副区长陈尧水表示,宝山地处长江、黄浦江、东吴淞江三江交汇处,是上海重要的钢铁、物流、港口和工业基地,宝山积淀了“百年开埠、百年市政、百年工业”深厚底蕴。按照宝山战略定位,宝山将围绕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南大智慧城与吴淞创新城、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和超能新材料科创园以及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的“一区两城三园”战略,全力打造承接创新项目产业化科技创新主阵地。

作为宝山“双城战略”中“智能智造之城”,南大智慧城和吴淞创新城,二者是重要组成部分。
图:宝山区南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汤志浩


宝山区南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汤志浩表示,南大智慧城,是一个智慧城市多功能应用平台,围绕人工智能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医疗及文化创意、主题旅游及智能网联汽车、平台经济四大主导产业,以Discovery总部基地等一批龙头企业为引领,实现以总部经济为特色的多元化融合发展。
图:宝山区吴淞创新办专职副主任陆继刚


宝山区吴淞创新办专职副主任陆继刚表示,吴淞创新城功能定位是商务办公、研发总部、生产制造、创业孵化,将以“三新两创两高”的产业格局,着力打造产业耦合、环境融合、功能复合、空间叠合、机制整合的开放式、多功能、生态化、智慧型创新城区。

数字化不只是技术 核心更在人
图:znt-Richter大中华区总经理周利郎


在过去的30多年里,znt-Richter已成功开发出适用于制造行业的软件解决方案,协助客户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在这家与西门子有着紧密合作、总部位于德国的全球性的IT公司眼中,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成功要素是什么?

znt-Richter大中华区总经理周利郎表示,“数字化不只是技术,(核心)更在于人”。

周利郎认为,在当下“新常态”环境中,我们面临着数字化生存、企业和客户的数字化交互以及整个企业内部的端到端全部的数字化连接,其中存在着很大的创新空间。但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应该是认知的升级,涉及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企业文化转变,组织框架的调整和商业模式的重构等方面。“决定性的不是鱼的大小,而是生态系统的力量。”他认为。

周利郎表示,“很多工厂要导入智能制造工厂,就面临很多困扰。改变,这个牵扯到数字化人力的要求。为什么?不管是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所有人一定要能够认同智能制造的改变,让‘新常态’变成‘更好的常态’这个理念,企业任何的项目实施和执行,才会成功。”

工业转型 数据先行
图:英业达集团全球制造技术本部协理范刚


制造业如何抓住机遇,走在变革的前列?在英业达集团全球制造技术本部协理范刚的眼中,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的发展上,不仅有强调以工业应用为主的工业人工智能,怎样获取正确的工业大数据,以及在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上,也关系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败。

在工业生产中,数据是不时生成的。尤其是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电子与数学技术、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一批智能化、高精度、长时间导航、高性价比、微型传感器应运而生,数据收集量飞速扩张。工业大数据这一连串的采集、存储、分析等关键技术是一个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要考虑的关键之一。

范刚表示,“把问题背后的问题找出来,但是问题背后的问题怎么找出来,这也是来源于数据。没有数据,一切都是假的。”

“数据进入主到数据库,然后每个数据会进入到每个工艺,如何通过有机的方式把它结合起来,随后这些生产数据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就进入到一个时间进入数据处理环节,把它真正处理出来,并且用一种模型把它关系体现出来,最后再用一种可视化方式呈现出来。”这是范刚多年的思考结果。

范刚认为,“制造数据云台是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论,它是从数据资产、数据建模、数据治理增方面协力来做,任何一家企业,想再往上发展,需要从原来的流程,再往上走一步,要走到核心数据,这样企业的智能制造才能变成真正的智能,智能在于在数据上做出各样的计算和分析。”

“聚合商”应运而生 英特尔&世平共赢万物互联生态
图:世平集团中国区物联网解决方案部市场行销总监黄政钦


万物互联已不是一个新词。物联网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关键基础,但是,从发展阶段来看,物联网仍存在应用场景碎片化等问题。因此,英特尔推出“物联网解决方案聚合商”(Intel IoT Solution Aggregator)概念,借助代理商的专业力量与在地幅员,加速物联网市场推广。

其中,作为全球第一的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旗下的世平集团,深耕半导体零组件市场多年,在半导体技术与应用两方面都有深厚基础,因此扮演英特尔聚合商的新角色,覆盖产业的各环节,为用户提供整体方案,更有利于加速部署万物互联的生态体系。

聚合商这个角色最大的不同在哪里?世平集团中国区物联网解决方案部市场行销总监黄政钦表示,“我们不是传统的零组件分销商组建,我们希望把ODM客户、伙伴,加上市场上有的软件方案商,甚至云平台服务商,我们会搭建一个平台,一起做成解决方案,卖给终端客户,这是我们在物联网平台上所能发挥最大的价值,就是把所有的资源聚合在一起,让大家针对不同的领域都能够有成熟的方案去推进。”

机器视觉——智能制造的“眼睛”
图:浙江华睿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黄银春


从人脸识别、智慧交通再到工业巡检……近年来,借助人工智能的“东风”,机器视觉在工业生产与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发广泛。机器视觉,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机器替代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

“我认为,机器视觉最显著的价值就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尤其在大批量重复性生产过程中,现在社会要求工厂更柔性、更高的品质,来完成工厂提高效率的要求,机器视觉检测方法是最好的选择。”大华股份旗下机器视觉子公司浙江华睿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黄银春演讲时表示。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制造的直接结合点,机器视觉行业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黄银春介绍,例如手机屏幕,在一个质量检测环节里,手机屏幕是非常高清、容易划伤的状态,在生产过程要求精度也非常高,像类似于崩边、裂纹、水滴、划痕等等情况,通过视觉检测,可以达到采样精度在0.2毫米精读下,在每道工序里做拦截和采样,并且检测缺陷类型,优化上一道工序改进的良品。

未来,随着机器视觉在制造业进一步渗透,其在智能制造过程中将承担更加重要的角色。根据E&SC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总量为88.433 亿美元;2024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总量为140 亿美元,2019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11%。在黄银春看来,机器视觉产业未来大有可为,在智能制造行业中的地位也必将从“可选”成为“必选”。

前瞻5G科技新基建发展大势
图:DIGITIMES研究中心总监黄建智


“新基建”是2020年中国经济与行业的热词,所谓“新基建”核心为何?

“在数字转型,通过打造健全的科技基础设施来创造科技的需求和投资,让整个企业脱胎换骨,做一个价值高值化的发展。”DIGITIMES研究中心总监黄建智认为,新基建的特点和特色是强调科技。同时新基建重点在于,希望能够带动所谓传统产业转型,来培育新兴产业出来。除了有形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无形的投资,希望基础设施能推动智慧城市和新的工业发展和后续的力量。

“为什么5G是整个新基建的发展重心?”对问题,黄建智表示,未来五年,5G建设是整个新基建的重中之重。

“未来整个5G发展是相当乐观的前景。”他分析道,5G跟过去的4G、3G时代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更重视所谓的垂直领域,后者则更强调B2C市场,而5G也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5G用户方面,预估在2025年全球将达到28亿户,占整体用户数大概两成到三成之间;另一方面,未来几年4G占有非常重要的角色,毕竟它提供了基本联网需求,预估整个4G用户到2022年爬到高峰到51亿户。

黄建智总结道,不管是运营商,还是网络巨擘在5G新基建的发展,可以了解到5G不只是通信的基础设施,其实它更是整个新基建核心。也就是说,通过5G基础设施,结合了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最重要是把整个智慧应用点亮起来,协同运作效率提升之后,企业可以从提供创新服务,形成经济正向循环。

圆桌论坛:如何运用新基建所带动的商机
此外在本次会议的最后,一个“重磅”环节——圆桌讨论,为听众与业内精英带来精彩纷呈的思想碰撞。

圆桌讨论以《如何运用新基建所带动的商机——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为题,由英业达科技高级项目总监梁可翰担任主持人,znt-Richter大中华区总经理周利郎、世平集团中国区物联网解决方案部市场行销总监黄政钦、浙江华睿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黄银春以及英业达集团全球制造技术本部协理范刚参与了此次参与了圆桌讨论。

黄政钦认为,“新基建的推广只要形成5G大范围覆盖,通过数据串联与分析,物联网的商机自然而来。”物联网大概有三个主要重要的环节——“云、通、端”,5G解决通信问题,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边缘计算等技术解决平台问题,这使得“云”得到助力,“通”也有助力,端点部分自然就能够帮助各个企业在物联网行业加速去拓展。

周利郎也同样表示,“新基建中,5G绝对会是数字化转型推波助澜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不管是数字化,还是信息化,肯定要非常基础的底层,准备好了之后,才会往上去做延伸。”认为,5G能够传输更大规模数据,联接更大规模设备,并且速度更快,时延更低,为ICT基础设施提供更高效的联接能力。作为“新基建”的领头羊,5G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其他“新基建”领域的信息联接平台。

黄银春则强调新基建布建带来优势之后,企业下一步的关键点在于:第一,企业到底需要数据要完成什么样的东西,目的性是很重要的;第二,怎么实现;第三,目前企业踌躇不前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在特别的垂直领域,自己有太多的know how,担心会泄露出去而不备保护,因此一个有效的云平台亦是关键。

范刚最后补充道,当企业去规划数字化转型发展道路时,首先要找到一家有能力的合作伙伴,跟合作伙伴共同去设计。其次是要有一个很清晰的目标,这个规划路线图一定要相对准确。另外坚持自己的专业,只要这些做好了转型就会往上走,不走弯路、走回头路。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全文
下载DIGITIMES PRO
产业资讯一手掌握


    关注 DIGITIMES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