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换位思考,“换”醒亲子教育里的相互理解

 

换位思考,亲子教育!...

母亲大学

点击关注
每一个幸福快乐的妈妈
都在“母亲大学”找到了力量
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段子——

“晚上十点多,楼上传来女人的咆哮声:‘什么关系?!啊!什么关系?!说!到底什么关系?’

我那颗八卦的心扑通扑通地跳了起来,忍不住趴到窗台上支起耳朵等下文。

女人继续咆哮道:‘互为相反数啊!’……我默默地关上了窗户。”



跟这段子一样被疯传的,还有一则“五年级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急到心梗住院做两个支架”的报道,及一篇《我做错了什么,要陪孩子做作业……》的网帖。

说到陪孩子写作业,许多家长都是泪——简直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陪娃写作业气得快跳楼”。

让那些奶爸宝妈们愁的,当然不止陪写作业:他们愁不知道怎么教孩子,愁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愁自己跟孩子的代际鸿沟越来越深,愁孩子变得“不听话”,愁“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这些“愁”也可归为育儿焦虑。

育儿焦虑是一种“病”,得治。但不得不说,此病已成高发之势。

有人说,“生孩子前,无论你有多大大咧咧,生孩子后,你都会有颗‘爱心+细心+担心’的玻璃心,特别是涉及对孩子的教育时。”

育儿焦虑的本质,是对家庭教育方式、亲子关系模式是否合理的不确定。问题来了:家长该跟孩子保持怎样的关系?又该怎样教育孩子?

老实说,这两个问题注定不会有“一把尺子量所有”式的普适性答案,毕竟教无定法。可这不代表,就没有正确选项。

近段时间播出的一档节目——西瓜视频推出的全国首档代际观察答题秀《考不好,没关系?》,还有该节目于1月18日在厦门大同小学推出的一场社会实验——尝试“由爸爸参与全真模拟小学考试答题,孩子考前辅导、观察及助力爸爸现场取胜”的父子身份互换“新玩法”,就给出了可资参照的“方法论”。
其精髓就是: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
是时下家庭教育里的稀缺品


“换位思考”是很多人口头的高频词,饶是如此,这仍是很多家庭育儿教育里的稀缺品。

在不少家长那里,其家庭教育只有被“焦虑”牵着鼻子走,而没有“换位思考”的容身之地:

明明患上了“恐辅症”,却仍将孩子推向题海战术和各式培训班;孩子一考差了,就“虎妈狼爸体质”立马上线,对孩子一边破口大骂一边念叨起“别人家的孩子”;对孩子各种包办,却说着“都是为你好”;孩子接受的是“丧偶式教育”,甚至变成了“城市留守儿童”,却不肯牺牲无谓的应酬多些陪伴,还总对孩子说“爸(妈)都是为了这个家”……

此前有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显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妈妈是家庭教育主力军,“学习从娃娃抓起”,孩子不知道为何要学习,孩子自控能力滑坡,是家庭教育面临的几大痛点。几大痛点指向的正是这些问题。这些问题背后,则是育儿方式的宽严失衡。

许多家长“问题连着问题”的育儿方式,是为了实现对自身未遂心愿的替代性满足,也是为了抚慰自身的焦虑。某种意义上,他们在意的,名为孩子,实则自己。

在他们眼里,孩子就是自己的附属和私产。他们将育儿标准对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值,让孩子参加琴棋书画兴趣班、编程培训班,以期将孩子打造成“完人”。至于孩子开不开心、能不能承受,他们没那么在意。

这些家长的育儿界面上,其实写着五个大字:不理解孩子。他们只肯按下“要求孩子理解自己”的权利按钮,却不肯摁下“真正让自己理解孩子”的义务开关。

本质上,输不起的不是孩子,而是他们。乍看起来,他们在为孩子的教育买单,可实际上,他们是让孩子为他们的焦虑买单。
亲子交流中的理解与尊重
需要被“换”醒


缺乏真正的换位思考,是很多家庭教育的“硬伤”,也充分证明了一点:比起孩子,更该被“教育”的有些家长的亲子观和教育观。

美国青少年教育机构主席吉姆·博恩斯就认为,最好的家庭教育三分之二是教育父母,三分之一是教育孩子。遗憾的是,很多家长看了再多亲子类书籍、听了再多育儿类培训,都解锁不了育儿的正确姿势。

对家长来说,拿捏好亲子关系分寸和家庭教育力度,确非易事。这终究需要正确的亲子教育观作支撑。

如果说,父母的陪伴关怀才是孩子的起跑线,那设定孩子成长天花板的,往往是父母们的价值观教育观。而要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跑道上走得更远,在个性兴趣合成的界面上跃得更高,就需要在家长的教育观里嵌入几个字——“换位思考”。

多尊重孩子的人格与意愿,多理解孩子的感受和诉求,多些陪伴关怀和身体力行的示范,少依赖“蜜糖”和“棍棒”,是为人父母者该有的自我修养,其前提也是多些换位思考。

说到“换位思考”,不少人想到的是“将心比心”。但比起依托“代入感”切换视角,身临其境地换位体验,无疑能让人更充分地想他人所想,理解他人所为。

既然我们常说家长孩子要“换位思考”,那就别止于浅层次的双向交流,要“换”就换得更彻底。西瓜视频这档沉浸式亲子观察节目《考不好,没关系?》开启新玩法,最直观的诉求就在于此——将父亲和儿子角色反过来,让他们真正的“换位”。

虽然没法像电影《小爸爸大儿子》里那样上演“父子身体互换”,但《考不好,没关系?》用换位体验的方式实现了父子身份互换:不是家长陪孩子应考,而是孩子陪家长应考;不是家长点评孩子表现,而是孩子“评价”家长表现。到头来,“父亲答题,孩子观战”的反常规情节设计,带来的不只是好玩,更是对亲子互动交流的深层次“换”醒。
在人们对育儿话题敏感度极高的语境中,这档综艺节目连接了颇显微妙的父子关系、呈现了多样化的代际矛盾,还反映出部分家长教育方式的问题、展示了很多家庭育儿焦虑的强度。这些也决定了,它注定不是简单的智力闯关型或益智类答题节目,而是观照家庭教育症候群的透视镜和多棱镜。

2019年1月,《考不好,没关系?》还走进了校园,进行了一场父子互换身份答题的社会实验,既让那些爸爸们体会到了孩子考试的紧张,也让孩子体会到了家长陪读的不易。据了解,这项实验拟在全国百余所中小学逐步展开。将网上综艺节目落地,从线上走到线下,实现交互反馈与社会价值拓殖,这是综艺创新,也是“换”醒更多亲子互动的可行路径。

较之于那些鸡汤味浓郁的育儿帖,这档节目和这起试验,无异于一副“醒脑剂”。在很多家庭对孩子从“散养”变成“精养”的背景下,不少家长需要的,正是这种能对抗焦虑与迷惘的“醒脑剂”。

比起孩子,很多家长更需要被“教育”,他们的亲子教育中相互尊重与理解的意识当被唤醒。而西瓜视频《考不好,没关系?》这档综艺最大的意义,就在于用别具意味的形式,对众多家长完成了一场“唤醒”——“换位思考”,就该来真的。


    关注 母亲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