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自主品牌市场会是怎样的景象?

 

更进一步的中国品牌...





经历了一季度的艰难,又迎来了二、三季度的反弹,中国汽车市场遭遇了近年来最大的动荡。特别是对于自主品牌来讲,2020年就像是一个分水岭,百花齐放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可以说是强者恒强,而弱者只能黯然离场。

这点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今年唯一一个重量级国际车展,北京车展的成功举办自然也被视为今年汽车行业的风向标,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话题,同时也对未来自主品牌的市场格局有了更新的认识。
01


进入平台化竞争阶段

相信不少经常浏览新车资讯的朋友都对“该车基于XX平台打造”这句话很熟悉,比如大众的MQB、丰田的TNGA等等。不过,这样开场白此前基本只会出现在介绍一款合资品牌新车时候,自主品牌中却很少提及。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绝大多数自主品牌在起步之处,产品走得都是逆向开发的路线。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成本低、周期短,市场风险也相对较小,但坏处便是一方面是可能会招来抄袭的质疑,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在技术、性能等方面做出妥协。
事实上,经过近些年的发展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市场和消费者对于正向开发的认可度变得越来越高,也只有正向开发的产品才能真正引领市场需求。

不难发现,如今在逆势之中依旧能稳步前行的自主品牌,无一不是在几年前就开始致力于研发自己的原创技术和产品,甚至一些更早进入正向研发的品牌,在旗下产品经过市场打磨之后,均已迈入了平台化造车的新阶段。
而从此次北京车展来看,平台化、模块化造车已经是自主品牌想要获得更强竞争力、打入国际市场的大势所趋。像长城在本届车展上推出的WEY坦克300和哈弗大狗,就分别出自长城自主研发的坦克、柠檬两大平台,各项性能参数在同级车型中都非常抢眼;还有像吉利的全新家轿星瑞,作为吉利CMA架构下的首款轿车,但从产品竞争力和完成度来说,也已经超越了很多合资车型。

其实无论是长城还是吉利,曾经也都走过逆向开发的路线,然而通过本届车展带来的全新产品,不仅代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新高度,同时也标志着他们完成了从逆向到正向开发的成功转型。
02


彻底打破价格“天花板”

毫无疑问,自主品牌在过去几年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我们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着与国际一线车企之间的差距。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随着当下增换购需求逐渐增加,横在自主与合资品牌之间的价格“天花板”再次显现出威力。
然而,“天花板”就是用来被打破的。在这一年来,就有不少打破这层“天花板”的自主车型问世,之前有领克05、传祺GA8,到了本届北京车展中我们又见到了荣威iMAX8等,最高售价都超过了22万,甚至高合HiPhi X已经将自主品牌的价格抬到了80万,连特斯拉都不放在眼里。
当然,价格的“天花板”背后暗含的就是产品的“天花板”。说白了,如果没有过硬的产品力和品牌力,即便有价格更高的产品最终也可能是自讨苦吃。因此为什么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自主车型敢于把价格打到合资品牌腹地,说到底还是归功于技术上的进步和影响力的提升。

从这些车型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自主品牌究竟应该如何走好品牌向上之路。一款车,不是仅仅定一个高端的价格,就能够成为高端车型的。只有产品力与价格相匹配,甚至做到物超所值,才能让消费者真正从内心去认可产品以及品牌不断向上的定位与形象。

同样不难想象,未来自主品牌市场两极分化的现象还会更加明显,那些具备自主研发技术实力,以及对市场能够做出迅速反应的品牌将进一步发展壮大,而那些仍然依赖抄袭、产品更迭跟不上市场节奏的品牌,恐怕最终只能被这场新的变革浪潮淹没了。


    关注 汽扯扒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