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提醒”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差,很多家长已中招,希望没有你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少走弯路,就急于把自己一生的经验传授给孩子,每天忍不住在孩子身边絮絮叨叨地提醒他,不厌其烦。但是,家长没有意识到,你的“语重心长”,可能出力不讨好,正在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差。



前段时间,邻居向我吐露她的苦恼,家里孩子太不自觉,做什么事情都要让她提醒。比如,每天孩子起床,她要提醒孩子,今天是什么天气,要不要穿厚衣服、拿雨伞等等;孩子写作业,她要提醒孩子,腰板坐直、别驼背、注意审题等等。邻居说,如果她没有提醒孩子到位,孩子好像就丢三落四、忘东忘西,太让人操心。



“过度提醒”:家长对孩子生活的过度干涉



虽然,邻居一直在说她家孩子不让人省心,但是我们从她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到她家孩子正在被“过度提醒”。邻居担心孩子做不好,不停地提醒孩子,别忘记做这,别忘记做那,孩子习惯了依赖家长,所以看起来不够独立、自觉。

“过度提醒”用美国知名教育工作者朱莉·李斯科特的话解释,就是对于子女的生活,家长表现出过度指导、过度保护、过度介入的倾向。家长“过度提醒”孩子,固然是因为爱孩子,希望孩子做事情提高效率、少出错。但是,家长作为孩子的人生导师,对孩子的帮助只能点到为止,过度地干涉,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差。



“过度提醒”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差

家长把自己变成孩子的“闹钟”,无时无刻地提醒孩子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看起来好像是很伟大,每天围绕着孩子团团转,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保驾护航。但是,孩子整天在父母的监督下生活,并不利于他的成长。



①孩子做事情会失去自主性

在家长眼里,孩子年龄小,很多事情需要督促。所以,孩子吃饭、穿衣、写作业,家长都忍不住提醒。但仔细想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主动做的事情也不少,孩子会探索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他也会天然对身边的东西感兴趣,拿过来当玩具。孩子自己都会研究、会探索。

家长“过度提醒孩子”,提醒孩子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家长就成为了孩子的行为准则,指导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孩子做事情就会失去自主性,事事都依赖家长。

②孩子缺乏靠实践获得经验的机会

家长活了几十年,不管是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有大把大把的经验。但是,家长实践得出来的经验,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孩子的经验。孩子还是需要自己去经历、去体验。当孩子亲身体验过人世间的冷暖和挫折,他才能长教训,将来少走弯路。家长“过度提醒”孩子,孩子缺乏实践获得经验的机会,即便他懂得很多道理,也只会纸上谈兵。

③孩子的思维会被限制

孩子就像“白纸”一样,他的可塑性很强,未来有无限的可能。家长需要做的就是,适时地给孩子帮助,给予孩子指引,不去限制孩子的成长发展。如果家长“过度提醒”孩子,告诉孩子哪条路能走,哪条路不能走,会让孩子以为人生就像试题一样,有标准答案,只需按照家长的想法,按部就班地走即可。孩子的思维被限制,人生越走越窄,可能就限制他将来的成就。



教育孩子如何避免“过度提醒”?

从人生经验上来说,家长过的桥,比孩子走过的路都多。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就是孩子的老师,可以给孩子有价值的建议,所以难免忍不住多提醒孩子两句。但是,过度提醒孩子有害无益。生活中,家长不想“过度提醒”孩子,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①教育孩子点到即止,不要重复。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的适当提醒很有必要。当孩子有困惑需要帮助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地施予援手,但是家长在给出明确的指导后,确定孩子已经了解了家长提供的想法,点到即止即可,不要一句话反反复复地唠叨。

②适当地放手,允许孩子试错。家长虽然不舍得孩子受苦,但是有的时候,孩子需要吃点苦头,承受一点挫折,才能长记性,主动纠正自己的言行。所以,家长教育孩子,要懂得放手,适当地让孩子走一点弯路,孩子成长的速度可能会更快。

【话题讨论:你对家里孩子“过度提醒”了吗?】


    关注 好孕社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