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38岁妈妈崩溃:自己从小就有的难言之隐,竟遗传给了5岁女儿!更扎心的是.......

 

6岁以上的孩子频繁尿床,家长要引起重视!...



“终于可以坐飞机了,终于可以和别的同学那样住酒店了,真的太棒了!”这个国庆长假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旅游,12岁的骁骁兴奋地大叫。

这么多年来,因为骁骁半夜经常尿床,一家人不敢出门游玩,怕住酒店,也从不在亲戚朋友家留宿。

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简称“鄞州二院”)小儿泌尿外科主任金志昌提醒:6岁以上的孩子频繁尿床,家长要引起重视!

因为尿床半夜睡不好

长不高,学习也受影响
自从儿子出生后,骁骁父母就没睡过一个好觉。小宝宝时期要喂奶、换尿不湿,等到上幼儿园了还会尿床。为了不湿床,爸爸妈妈半夜需要设闹钟,轮流叫醒孩子去厕所。要是太累了,爸妈没醒,那基本上“画地图”是逃不掉了。

“有时候明明把他叫起来了,可站在马桶上他说没有,躺到床上却马上尿了,大冬天的我半夜还在洗床单,真的是受够了!”说起来,骁骁妈妈满腹牢骚。

这样的日子,从骁骁不用尿不湿后,持续了好几年。一家三口不敢出门游玩,也从不在亲戚朋友家留宿。至于骁骁最想去的夏令营,也因为这个问题而连年搁置。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文无关)
“一开始以为他长大了会改善的。”妈妈说,因为尿床的问题,骁骁经常半夜睡不好,造成白天精神萎靡,脾气急躁,学习成绩也是“一言难尽”。整个人又瘦又小,比同班同学矮了一截。

此前,骁骁也去看过医生,但因为服药不规律、治疗不系统,一直没有多大效果。

妈妈带着女儿一起来看病

原来尿床也会遗传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像骁骁这样的小患者开始变多,在鄞州二院小儿泌尿外科主任金志昌的门诊,每天都能遇上好几个。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3~4岁开始控制排尿,以6岁为界,如果还经常性尿床,每周二次以上并持续达6个月,医学上就称为遗尿症。”金志昌说,这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男孩比女孩患此病的概率高。

尿床的发生,其实是孩子还没有具备调节夜间尿液产生、膀胱储存尿液、夜间睡眠节律的能力。睡前饮水过多或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夜间尿量增多,膀胱充盈,如果此时正好遇上中枢神经对膀胱充盈信号不敏感,就会尿床。“如果孩子白天玩得太累,睡眠过深不易醒来,也会这样。”金志昌说。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文无关)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比如遗传、心理以及特殊疾病等等,都不可忽视。金志昌曾经遇到过这样一对病例:

38岁的王女士(化名)和5岁的女儿一起来看遗尿,王女士从小会尿床,生产后更是有所加重,丈夫不堪忍受正在闹离婚。王女士发现,女儿和自己小时候一模一样,一晚上甚至尿床两三次。自己的童年是在父母的打骂声中度过,她不希望女儿再重蹈覆辙。

“有研究证明,遗尿的遗传概率达到40%,所以我们面对小患者时也会咨询他们父母有没有这样的情况,甚至整个大家族。”金志昌说,有些家长小时候发育慢一些,不去干预遗尿也会消失,他们的孩子基本也是同样的生长节奏。

“尿床”真的那么严重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超乎我们的想象。

很多孩子因为控制不了的尿床,变得内向、胆小、不合群、自卑、逆反等。同时夜间遗尿对睡眠影响很大,会影响孩子体格生长及发育。冬夜尿湿还容易导致孩子感冒,长此以往抵抗力也会下降。“我在门诊中遇到过十五六岁的孩子,甚至,1~2%儿童遗尿症症状会一直延续至成年。”金志昌说。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文无关)
中西医皆可治

家长配合更重要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治疗“遗尿症”是个长期工程。这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要有心理准备。

“如发现孩子尿床,千万不要责备孩子。”金志昌表示,要意识到尿床不是孩子的错,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共同克服困难。当然,积极治疗肯定是放在首位的。

对于大部分小患者来说,一个疗程至少在半年以上,通过药物干预的方式来扭转病情,十四五岁的孩子则需要更久。这里要强调的是治疗一定要持续,一旦停药易复发,因此更考验家长的配合度。
图片来源:
新华社(图文无关)


同时,学习并训练正确的餐饮习惯、排尿行为、睡眠行为等,对于改善孩子的症状也很有帮助。例如睡前少喝水,包括牛奶、橙汁这类容易刺激排尿的液体;白天不能太过兴奋或疲劳,否则夜晚的深睡眠会让大脑更加容易失去对膀胱的控制。

另外,不吃药、不打针的小儿推拿疗法相对容易坚持,但只对低龄儿童有明显效果。
疫情通报
10月10日0-24时,无新增确诊病例。截至10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83例(境外输入病例64例)。

来源:宁波晚报、健康浙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主编:尉洁婷

责编:隋雪



点击右下角 “在看” ,推荐给大家


    关注 浙江在线健康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