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VR迎来“最好的时光”,贝壳这次又占先

 

具有大众场景价值的VR才有“真灵魂”。...

具有大众场景价值的VR才有“真灵魂”。

全文4500字,读完约需要3分钟。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全国共接待6.37亿旅游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65.6亿元。为了增加营收,不少景区推出了线上VR宣传,比如国家5A级景区白水洋·鸳鸯溪,就通过实拍720°全景VR为景区宣传,实现拓客。除了展现景点风光之外,还为游人定制了路线引导,初次点开链接的游人,可以跟着定制的路线进行欣赏。

VR带来的新商业机遇,也让不少品牌商家看到商机,比如智能设备界翘楚——苹果。10月14日,苹果发布会,CEO蒂姆·库克终于将iPhone 12公之于众,其中iPhone 12pro和iPhone 12proMAX后置1200万像素三摄和{LiDAR}激光雷达扫描仪。激光雷达扫描仪其实已经在iPad Pro上出现,对于AR场景等方面有着更好的帮助。未来围绕三维空间重建,无疑将有更多的想象力。

如果你以为只有苹果抓住了先机,那么就大错特错。一场VR颠覆传统生产生活的“革命”正在各个领域出现——10月19日,全球VR产业大会正在南昌召开。而且,多家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VR行业投融资持续增长,行业前景趋暖,投资人和科技圈的视线重新回到VR。
01

花甲之年的VR,为什么你“不熟”?
VR是Virtual Reality的简写,即虚拟现实,指利用VR设备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的虚拟空间,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

很多人觉得这是高新科技,然而,从1968年研发出VR技术至今,已逾52年。这52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由于VR的组成元件如显示屏、处理器、显卡和跟踪器等尚未得到技术上的改进,直到2010年之前,大多数VR的应用仍停留在科研机构与军方机构的实验室中,不为公众所熟悉。



直到2012年,VR才因头显设备的改进而重获关注,以Oculus Rift为代表的头戴显示设备在成本、延迟、视域和舒适度等方面上得到了显著改善。而Google、Facebook、索尼和HTC等科技巨头公司的参与,也加速了VR进入到消费与商用领域的进程。

国内外关于VR的热潮是从2015年开始,以Facebook 在前一年以20亿美元投资了Oculus为引爆点。当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Facebook总部,马克·扎克伯格与印度尼西亚总理利用VR设备,跨越太平洋打了20分钟零重力乒乓球,从此VR热被点燃,全球资本密集投向虚拟现实这一领域。

“VR”其实可以分为VR硬件和VR内容两大类别。所谓“硬件”,包括光学镜头、显示面板、芯片(主控芯片及传感器)、VR一体机、VR 眼镜等。而VR内容,则更广泛深入到生活生产中。比如大家熟悉的影视、游戏、直播等与个人消费与娱乐相关的消费类内容,又比如营销展示类和工业生产类等与商业应用密切相关的商用类内容。

Facebook、三星、索尼、HTC、小米、暴风等均推出VR产品、VR体验店,VR游戏、VR视频全部站上了“风口”。

然而,事情后续发展并非看上去那般顺利,热闹似乎不过是昙花一现。到2017年初,国内90%的VR设备厂商宣布破产,大批VR公司纷纷落幕:HTC Vive平台的VR版Steam计划搁浅,乐视网VR解散,优酷、微鲸VR销声匿迹……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VR投入巨大,需要大量技术研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VR迟迟未能找到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的应用场景,使其始终如阳春白雪般站在高阁,令人可望不可及。根据国际权威调研IDC近日发布的《VR产业研究白皮书》显示,近年来VR在个人消费领域的表现平稳,硬件成本高和内容制作难度大是限制VR在个人消费领域发展的原因。比如,构建虚拟场景对终端设备的计算性能要求很高,尤其是VR视频类播放和VR直播,需要终端设备具备很强的音视频编解码能力;VR游戏对终端设备的显卡要求也很高,高性能的终端设备昂贵,拉高了用户的体验门槛。

但另一方面,商用VR内容,根据IDC的预测,由于更低的技术门槛与更精准的应用场景,未来企业围绕商用VR内容的资金投入会持续增加,到2024年,将达到921.8亿市场规模,未来五年,企业对VR投入的CAGR也将达到30.5%。从行业角度来看,教育、零售、制造、个人消费及服务业(包括房产中介、文旅行业)、建筑(含家装行业)以及专业服务业累积占比超过75%。
02

围绕VR重构商业场景
2019年是VR发展史上标志性的一年,也被称为VR发展的新元年。

背后的根本原因,一是新技术的发展,二就是与商用场景的结合。

2019年,以5G为代表的诸多技术的创新,让VR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5G技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VR设备显示分辨率低、时延长等技术问题,而AI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VR由消费级应用向大规模商用级应用的转换。

以文旅行业为例,VR在文旅行业中的应用包括全景景区展示、全景地图和虚拟化酒店三类。全景景区展示能从360°展现景区的自然和人文风光;全景地图能360°展现地形结构、交通路线和人流量的虚拟地图;虚拟化酒店通过3D全景成像技术和虚拟建模技术来还原酒店的真实空间,提高虚拟化酒店的临场感和互动性,树立品牌科技属性的同时,辅助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并实现一键在VR场景内订房。



再比如零售行业,零售行业目前最大的痛点就是流量越来越稀缺,越来越贵,所有的商家和平台都在想办法获取流量,挖掘流量,留存流量,进而让流量高效能的变现。VR在零售行业的应用主要聚焦在线上购物交互体验和品牌运营两个方面,基于空间三维重建的VR技术重新定义了线上购买场景,同时基于用户在VR商店中对产品的选择来了解用户的购物偏好,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产品或服务。这两年,头部平台和商家都在试水VR+零售。

还有一个应用场景,许多人可能想不到,那就是在刑侦领域。VR既可用于对事故现场进行还原,也可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模拟事故现场。目前的事故现场重建多是通过3D全景智能技术,将全景相机所拍摄而成的图片进行拼接,从而从360度全方位地还原现场细节。而借助AI的行为识别、人脸识别和物体识别技术,结合电子存档里的数据库,可以自动识别出异常行为与嫌疑人,并自动报警,极大提高了安防监督的效率。

还有一个应用场景,堪称2020年最为公众熟知的“网红级商业应用场景”,那就是线上看房。春节以来,由于新冠疫情造成线下经济生活停摆,看房、租房、买房都开始迁移线上。恒大、富力、融创、保利、世茂、新城等十多家开发商纷纷开启“线上售楼处”,开始线上卖房。

VR在房产交易领域的应用,一方面能为用户带来更精致的模型细节和优异的画面效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虚拟漫游随时随地都可进行看房,大幅提升消费者的找房效率与找房体验;另一方面,针对新房业务还可通过打造虚拟样板间,为开发商省去了以往租展厅和做沙盘等各项费用,并大幅提升去化效率。



可以说,在当下房产交易平台、中高端房地产开发商中,VR已成为一张彰显企业实力的“身份证”,其沉浸式看房体验、线上实时交互,让潜在客户快速便捷、直观深入地理解房屋,同时因其“首因效应”,成为了房产买卖这种大总资产交易从线下转向线上的催化剂。

只有具备商业价值的产品,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产品。VR亦然,具有大众场景价值的VR才有“真灵魂”。而围绕商用VR进行的各式各样的应用场景探索,无疑为VR赋予了“真灵魂”,也让大众对VR从陌生变得越来越熟悉。
03

贝壳,商用VR领军者
在商用VR领域,有一家行业代表性企业尤其值得一提,那就是前不久在美股上市的贝壳找房。

在受新冠疫情冲击最严重的2020年一季度,贝壳找房平台上的经纪人和消费者,共同发起了超过1800万次VR带看,VR带看的通话时长达到50.7万小时,相较2019年4季度增长了80倍。2020年第二季度,贝壳平均每天约发起15.9万次VR带看,而2019年同期的数字仅为1.1万次。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VR在房产交易领域的商业价值得以验证并充分体现。

贝壳VR应用的背后,是其庞大的经纪人、用户群体。截至2020年6月,贝壳找房作为全国最大的居住服务平台,进驻了全国103个城市,连接了265个新经纪品牌的超过45.6万经纪人和4.2万家经纪门店。2019年,贝壳找房GTV达成了2.13万亿元,2020年上半年,贝壳找房GTV则为1.33万亿元。

这种B+C端用户的庞大数量,让贝壳找房成为VR应用推广最好的代言人与见证者,也使商用级VR第一次取得如此大规模的实际应用场景。

规模效应在扩大VR商业应用范围的同时,也在不断精进技术。IDC在《VR产业研究白皮书》中说,VR商业应用流程是一个不断迭代的闭环,企业需要不断积累数据,提升数据精度与应用能力,从而提升三维空间的准确性与真实感,并以数据优化AI模型,让企业能以更少的输入得到更多的输出,形成正向的循环。

简单理解,就是你积累的数据越多,经验就越丰富,呈现得就越好,进而再反哺数据模型,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比如贝壳,自研整套三维数据采集方案,并找准产业侧落地场景,大幅降低了VR的准入门槛。凭借自研的VR采集设备,仅用20分钟就能将一套房源实现三维重建,日均新增的VR房源量已达近2万,让VR的产业落地速度被大大加快。同时,基于此前从链家时代就开始积累的房屋大数据,目前贝壳已累积采集超过700万套VR房源,成为全球最大VR房源数据库,并实现小米、同程艺龙、索菲亚等国内外超过100个品牌的广泛应用,成为了行业中首个真正实现三维建模技术大规模应用的企业。



毫不意外,贝壳成为当下VR商业应用的领跑者。

那么,为什么一家居住服务平台,可以实现VR大规模应用落地?

这要从贝壳的初心说起。贝壳的使命是“更美好的居住,有尊严的服务者”。其董事长自称“首席客服”,为客户提供全周期服务。因此,贝壳的产品和服务,无一不是“客户思维”。贝壳的客户,既包括在平台上买卖房屋的普通C端消费者,又包括入驻平台的经纪人、店东、品牌主。其产业互联网模式,不仅对C端实现消费体验提升,也一直致力于提高B端的作业效率和作业品质。

正因如此,此前,贝壳足足闷头干了5年。早在2015年,贝壳的前身链家网就开始关注VR技术。当时VR正火,但市场主要聚焦在消费级产品方向,试图用VR眼镜、头盔等产品取代手机,打造下一代信息展示平台。贝壳涉足VR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提升房屋展示的终端体验,希望用户不仅能在线看到房屋照片,还能直观体验到房屋的空间感和方位感,于是把VR当作了用于业务的新一代展示工具,并推出了VR看房、VR带看、AI讲房等功能,让用户足不出户也能获得媲美线下的看房体验。

基于用户思维,贝壳想到,在看房的过程中用户可能会畅想房子装修后的效果,如果能立马复原用户的构思出具装修效果图,则能大大提升房产经纪人的签单成功率。为此,贝壳在VR三位重建技术之上叠加AI算法,将房屋三维户型图与智能设计相结合,通过家具、风格的实时渲染和拼接,在短时间内将购房者脑中的装修方案具象化,用户可以数秒内看见房子的装修情况。

更低的技术门槛+更精准的应用场景,是VR的发展方向。算法、数据不断提升VR的内容产出,VR技术将与场景紧密关联,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将成为整个VR产业发展的基石。

据了解,贝壳的如视团队已在家居家装、房地产、酒店民宿、商业空间、新零售、文博等多个空间细分领域市场都有落地的VR合作项目,已经与包括万科、红星美凯龙、链家、自如、同程艺龙在内的近100个知名品牌展开了合作,并已被评为2022“科技冬奥”优秀技术产品。

而今,房产交易实现了成熟的VR应用,贝壳又逐步将技术开放赋能到餐饮、办公、会展、零售、家装等多行业。一场贝壳掀起的VR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04

结语
VR虽然52岁了,但基于商业场景的重构才刚刚让VR迎来“最好的时光”,未来场景创新的空间还有无穷的想象。

未来已来,VR就是上车的门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IDC完整报告
与我们交流
加微信号:zhaojicheng110
稿件同时发布于:
微博、头条号、一点号、百度号、搜狐号、网易号、
ZAKER号、新浪看点号、雪球专栏、大鱼号、趣头条号、
商业新知号、同花顺号、创头条号、招商银行社区号


    关注 赵继成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