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地·飞行·见未来——国产剧集类型化的硬核思考 论坛报名

 

「幕后」发现大文化产业新价值...





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

从人类口口相传开始,故事就通过各种不同媒介触达我们的感官。随着视听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媒介被不断创造出来,媒介自身也在不断迭代,它们的出现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大大丰富了人们「看故事」的方式。

直到19世纪末,故事才真正实现可视化,被广大受众「看」到。将目光聚焦国内,1958年国内观众才开始有机会在电视机上「看」到故事。彼时,那部全长只有20多分钟的黑白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还不算真正的连续剧。

我国第一部真正的类型化连续剧直到1981年才出现,《敌营十八年》的正式开播,让国产剧走上了真正产业化探索的道路。40年来,国产剧的类型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丰富着,传统电视时代,各种家长里短的家庭剧、豪情仗义的武侠剧、引人笑意的情景喜剧等老少皆宜的类型电视剧走入千家万户, 2011年左右,网络剧也开始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不断发展,剧集市场也时移世易,与以往大有不同。作为大众精神文化产品,国剧要想在高速的市场化进程中不断突破自我,类型化生产是国剧发展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从内容建构来说,同一类题材具有不少共通的创作规律,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才能够让剧集内容不断与时俱进,成为真正贴近群众生活的精神文化产品;从市场风控层面来说,剧集作为产品在影视市场博弈,收益、风险等诸多资本层面的因素就不得不成为衡量剧集作品的关键因素,成熟的类型化剧集,无论从项目评估,还是投资性价比来看,一般情况下都是相对安全的产品。



近几年,国产剧集市场精品化趋势日益明显,无论是从平台源头,到内容品相,再到演员表现和观众审美,都在日益成熟化,已经步入以内容为竞争力,以观众反馈为商业准绳的良性轨道。

通过对近三年国产代表类型剧的梳理,我们发现,从时间维度来看,台网联动剧集中,当代剧集占比达到65%,年代剧位列中段,占比23.33%,古代剧最少,占比仅有11.67%;网络剧中,当代剧集占比依旧最高,为66.67%;不同于台网剧古装类垫底的局面,在网络视频平台古装剧占比大大提升,比例达到26.67%,年代剧则位居末位,数量占比仅有6.67%。从内容题材来看,网台联动剧以情感、爱情、职场/职业、家庭、涉案五大类型为主,且各类型差别不大;网络剧则是甜宠爱情和烧脑悬疑的天下,两类占比高达68.33%。



2020年,「类型剧」更是成为剧集市场的一大关键词,尤其是以《安家》《三十而已》《在劫难逃》《沉默的真相》《在一起》等为代表的类型剧,在圈层用户的高满意度下,形成了很好的口碑效应,并成功破圈。那么,在受众越来越细分、剧集垂类越来越多元的当下,国产类型剧如何做到「百花齐放」与「常开常新」并立?

其实,细数那些优质类型剧集作品的特征,我们会发现,它们无一不具备品质精良、人物细腻、故事丰满、逻辑合理等方面的特征,可以说,类型剧的精品化开发已经有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方法论值得大家去学习和借鉴。所以,在第27届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2020·秋季)来临之际,作为交易会重要合作媒体,聚焦大文娱产业的烹小鲜联盟,特别策划以“贴地·飞行·见未来——国产剧集类型化的硬核思考”为主题的论坛。



本次论坛由开场嘉宾主题演讲及圆桌论坛两大板块构成。届时,资深媒体影评人李星文,五元文化联合创始人马李灵珊,耀客传媒副总裁/总编审/制片人孙昊,柠萌影业副总裁兼剧本中心总监顾洁慧,资深策划人/制作人王旭东等业内重磅嘉宾,将齐聚论坛现场,为我们带来一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知识盛宴。

在此,烹小鲜联盟作为论坛承办方,诚邀影视行业平台方、制片方、版权方、创作者及对剧集行业感兴趣的各位朋友亲临现场,一起探讨国产剧集类型化的发展。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我们在现场等你呦!

- END -
「幕后」发现大文化产业新价值


长按二维码加入幕后社群

或添加微信好友(zhaochenjie1992进群)


    关注 幕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