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热”背后,94万研究生正在为毕业发愁

 

在考研的热度居高不下的背后,研究生或许已经成为了一道新的“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挣脱。...

毫无疑问,今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将会再创新高。

根据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截至10月21日,距离报名截至还有一个多星期的时候,四川参加2021年考研的有效报名人数已经超过20万。相较之下,去年四川省的总报名人数不过才18.6万,考研报名人数再次刷新纪录,而这一幕正在全国各地纷纷上演。

但是在考研的热度居高不下的背后,研究生或许已经成为了一座新的“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挣脱。

▎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高危群体

一位虎扑网友曾这样感慨:“研究生最开心的,只有拿到录取通知书和毕业的那天”。

一方面是依旧还在求学的学子,另一方面却到了需要承担越来越多责任的年纪。学业压力和经济、家庭、就业等压力交织叠加在一起,多重身份之间的错位与冲突使得研究生成为了心理健康问题多发的高危群体。

2018年,《NatureBiotechn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读研的人(含硕士博士)患有抑郁症的可能性比不读研的高出6倍之多。

研究人员针对来自26个国家的数千名研究生进行了心理评估,其中将近有41%的研究生被判定为中等到重度焦虑,39%的研究生被认为有中度到重度抑郁。
2020年,我国在学研究生人数已经突破了300万大关,预计毕业人数为94.6万。

作为思维活跃、竞争意识强、自尊心较高的群体,他们有着更高的抱负,但同时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冲突。

如何让研究生们能够拥有一个更良好的生活学习状态,已经是一个迫切需要被正视的问题。

▎导师,绝对的关键先生

每一则关于研究生轻生的新闻中,“导师”二字总是避不开的字眼,无论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这与当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有关。和本科及之前“多对多”的集中授课不同,从研究生阶段开始,普遍采取的是类似“师徒一对一”的培养方式。

这种培养方式上的转变,大大凸显了导师这一角色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也让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在整个研究生教育中,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是核心,而师生关系则是基础。

导师指导的频次,指导的内容和对待研究生的态度,不仅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呈现高度正相关,还会深深影响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在一份针对我国医学博士生心理状态的调查中,每学期与导师见面小于等于1次的博士生患上抑郁症的风险,要比每天与导师见面的博士生高出20%左右。

然而研究生导师挂而不导,招而不导的现象并不少见。在这份调查里,有43.2%的研究生与导师每个月只交流1~2次,甚至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一学期都没有与导师见过面。

一方面,是评价体系中对于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考核权重亟待提高,另一方面,是我国研究生导师规模还有待扩大。



从2015年至今,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增长了近100万,而导师人数增长不过在10万左右。2019年,我国有286.37万的研究生在读,全国研究生导师人数却只有46.2万,平均一位导师需要指导6人以上的研究生。

研究生导师们作为我国科研工作的主力军,本身同样承担着繁重的科研工作,需要指导的学生多了,能够分配给每个学生的时间自然就少了。

而在扩大研究生导师队伍规模的同时,研究生导师的素养提升也不能忽视。

尽管很多人会将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调侃为“老板-雇员”的关系,或者简化为产出科研成果的合作关系,但是从根本上而言,研究生导师还是一位教育者。

从事教育行业本身就是一件极其考验专业素养的事情。即使是幼儿园的教师,都需要经过相关的培训才能上岗,而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最终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研究生导师的选拔却很少会看重教育学的相关素养,这在逻辑上并不算合理。

这也导致了一部分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难以意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合理之处。



在研究生与导师的互动关系中,导师往往拥有极大的主动权。一旦与导师在相关的工作量、署名权和利益分配等方面产生矛盾和分歧时,大多数研究生只能选择自我调节或者回避,只有少部分会寻求外界的帮助。

师生关系也不过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出现矛盾在所难免。如果失去了正常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可能,只剩单方面的压抑和逃避,研究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率无疑会大大提高。

在关于医学博士生心理状态的研究中,如果与导师出现不愉快或冲突经历,博士生患上抑郁症的几率会暴涨至3.11倍。

▎拼尽全力,或许也逃不开延毕

成为一名研究生,也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大的学业压力。

在成为研究生前的近20年的求学生涯中,“录取约等于毕业”是许多人下意识的逻辑。但是在研究生阶段的求学过程中,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学术产出,顺利毕业则会变得难以企及。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终一环,对研究生毕业设置门槛以保证培养质量无可厚非,不过在“破五唯”之前,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研究生毕业条件“唯论文”的倾向。




比如浙江某高校曾明确要求,除了本身的学位论文,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应公开发表一份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广东某高校则要求博士生在校期间要达到“四个至少”:至少有一篇英文论文发表、至少一篇论文被三大索引收录、至少一篇论文署名第一作者、至少一篇论文以该校在校博士生身份。

但是科研工作本身就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想要在前人所未至的地方取得突破,三年或四年的时间,就显得捉襟见肘。

当被问及成功发表学术论文的原因,有底气归因于自身论文质量高的研究生占比仅在三成左右。



除此之外,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的研究选题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关联性并不强,这也使得从导师那里获得充分的指导变得愈加艰难。

以某工科大学为例,2016~2018年毕业的博士生中有近20%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为与导师科研项目毫不相关的自选项目、非立项或其他。而这部分学生的平均修业年限超6年,其中50%以上出现了超期毕业的现象。
2019年,我国预计毕业硕士生人数为645570人,实际毕业人数为577088人;博士研究生预计毕业人数为172824人,实际毕业人数仅为62578人。这中间,又有着多少失意的延毕学子呢?

▎30岁,月收入1200的研究生们

国务院前学位办主任、中科院院士杨玉良曾指出,我国博士生的生活过得“不体面”:“目前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补贴太低不能吸引真正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人,对博士生的培养非常不利,博士生缺乏潜心研究的环境。”

据杨玉良院士介绍,2007年中国博士生的月收入大约在1000元至1200元左右,同时期法国为每人每月800欧元、德国为每人每月1200欧元左右,是中国的8~10倍。

清华大学曾对我国超过10000名研究生所获得的科研补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研究生科研补助月均404元,其中博士研究生1020元,硕士研究生283元,研究生对科研补助的满意率仅为34.3%。
2013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

现如今,中央高校研究生生均拨款硕士生从每人每年1万元提高到2.2万元,博士生从1.2万元提高到2.8万元,研究生的待遇水平有所提升,但是距离欧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关于研究生培养,要做的还有很多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的人员组成中,在学研究生占比均超过50%,在学研究生已成为我国科研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从建国之初的629人到今天的超过300万人,我们的研究生招生培养规模用70年的时间走完了美国一个多世纪的道路。
近10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年均增幅达到6%,博士研究生增幅也在5.7%左右。

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如何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形成更加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关注 青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