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心血管病也会“传染”!12题快速测血管年龄

 

5000多对夫妻调研证实这一点...





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因为生活方式相近、饮食习惯相同,有很多疾病会同时感染,比如:夫妻前后脚被诊断为糖尿病、口味重共同患上高血压……

近日,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在家庭成员间“传染”。

早在2002年,英国诺丁汉大学的茱莉亚·西匹斯理·考克斯教授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首篇详细阐述“夫妻病”的文章。

她发现,从糖尿病、高血压到缺血性心脏病、哮喘、肾病、抑郁,如果夫妻一方患病,另一方的患病率就会提高很多。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结合研究并采访专家,教你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把心血管病挡在门外。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郭晓蕙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三病区主任医师  唐闽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王增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刘巍
心血管病也可能“传染”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评估了5364对夫妻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行为发现:对大多数夫妻来说,两个成员要么都属于理想水平,要么都属于非理想水平。

研究人员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定义的7项危险因素和行为,包括:吸烟状况、体重指数、体力活动、健康饮食评分、总胆固醇、血压和空腹血糖,确定每个人属于理想、中等或差三个水平。

研究小组评估了每个参与者的总体心血管健康评分,最长的随访时间是5年。研究发现

在心血管健康评分中,79%的夫妻双方都处于不理想状态,这主要与不健康的饮食(94%的夫妇)和运动不足(53%的夫妇)有关。
  • 当单人检查时,超过一半的受试者在吸烟、总胆固醇和空腹血糖这三个危险因素和行为方面处于理想水平。但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在体重、体力活动和心血管健康评分方面属于差水平。
  • 当夫妻双方同时被评估时,超过一半的夫妇两个人都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研究人员发现,当一方戒烟、减肥、增加体力活动或改善饮食习惯时,另一方更有可能戒烟。

研究者表示,夫妻之间的危险因素和行为是相互关联影响的,与其考虑针对个人的干预措施,不如考虑针对夫妻或整个家庭的干预措施。
6种行为让心血管更脆弱
最新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总人数达3.3亿,心血管病死亡仍占据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

以下六种行为让血管老得更快:
No.1
长期吸烟吸烟可导致7种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心衰、腹主动脉瘤、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疾病、高血压。此外,吸烟还可能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肺栓塞的风险。
No.2
高钠饮食盐吃太多,会增加体内渗透压,使人体内血容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血容量的增加也会加重肾脏负担,从而引起血压进一步升高。
No.3
腹型肥胖这类人群往往会患有代谢性综合征。代谢性综合征有几个特点,一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二是甘油三酯偏高,三是腰围增加。

甘油三酯,就是我们摄入的食物在人体内转化成类似油脂一样的物质,甘油三酯偏高的人,血液就像增加了一层油,对心脑血管损害较大。
No.4
过量饮酒过量饮酒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速,可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导致心肌梗死。
No.5
睡眠不好睡眠是身体在进行自我修整,睡眠时间越短,越容易患高血压。

研究显示,青少年睡眠不足,会使高血压前期风险升高150%;35~55岁的人,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高血压发病风险升高56%。

睡眠不足还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人体内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多,促进炎症反应,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No.6
情绪不佳长期暴躁易怒、精神紧张,会引起血压上升,增加血栓发生风险。
12道题自测血管年龄
测评血管年龄,最可的方式是颈动脉超声靠。

建议30岁后定期检查颈动脉超声;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每年查1次;高胆固醇、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应每3~6月检测1次。

以下12道题可以帮助你快速自测血管年龄,其中符合的项目越多,你的“血管年龄”也就越高。1.最近有情绪压抑现象;

2.常常过于执拗较真;

3.喜欢吃饼干、点心等方便食品;

4.偏食肉类;

5.缺少体育锻炼;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

7.爬楼梯时胸痛;

8.手足发凉、麻痹;

9.经常丢三落四;

10.血压高;

11.胆固醇或血糖高;

12.亲属有人死于脑卒中、心脏病。

测试结果:

有1~4项者,“血管年龄”与生理年龄相当;

有5~7项者,“血管年龄”大于生理年龄10岁左右;

有8~12项者,“血管年龄”比生理年龄大20岁左右。
5招把心血管病挡在门外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病,只要有针对性地规避或改善相关行为,就有希望挽救受损的血管,避免发病。



及时喝水


机体缺水时,血液黏稠度会升高,血流阻力加大、流速变慢,形成血栓的风险增加,会间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晨起后要及时补水,建议喝100毫升左右的温白开水;晚上睡前1小时也应补水,老人最好在床边常备一杯水,起夜或半夜口渴时可以喝一小口。

白天若是因为温度高、运动等原因出汗,也应及时补水。


远离烟酒


吸烟和酗酒都会伤害血管,使血液黏稠度高于正常水平,危及心血管健康。



改善饮食


为了控制血液内脂肪含量,不能过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等。

因此要少吃煎烤、油炸食品;少吃蔗糖、果糖及含糖多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经常运动


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脂肪消耗,减少体内胆固醇等脂类物质沉积,加速血液循环,减少斑块形成。

建议根据自己年龄、性别、体力等不同情况确定运动时间和强度。

一般可多进行慢跑、快走、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每次坚持30分钟,每星期至少5次,运动后心率加年龄以不大于170为宜。



保持心情愉悦


放松心情能舒缓压力,稳定血压,保护血管内皮,让血液循环更顺畅。▲

本期编辑:刘云瑽

等等,右下角点个  再走


    关注 生命时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