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版《规划》,政策利好的又一波风口已至

 

新能源汽车未来15年怎么发展?...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3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也回应了这次发布的《规划》,和以往相比有哪些新的特点?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的解决有什么新途径?科技创新环节又将有什么新的部署?
新版《规划》对目标更加务实
2019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曾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规划》内容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并未发生本质变化,但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上却有所调整。业内人士向“汽扯扒谈”表示,《规划》更加符合产业发展现状,也体现了政策的引导方向。
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发展愿景中具体指标的调整。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2012年规划》聚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两个方面,提出了5项重点任务、6项保障措施。经过近10年发展这些目标绝大多数已经顺利实现。

而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需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在《规划》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调整至20%左右,取消了对智能网联汽车的销量占比目标设置。在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也发生了调整,由征求意见稿中的100%变更为不低于80%。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也表示,对于上述指标来说,《规划》在数量上的调整更加实事求是,更加符合产业发展现状,尤其是对总体销量占比的调整,更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
政策推动充换电及公共领域发展
年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稳步回暖,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汽车产业已连续9个月同比正增长,呈现快速持续回升态势,9月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8%和67.7%,创历史新高。不过根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全国累计建设的充电站已达4.2万座,换电站525座,各类充电桩142万个,车桩比约为3.1∶1。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孙光奇指出,虽然我国的充电网络规模为全球最大,但相比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来说,现有的充电基础设施与市场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对此,辛国斌表示,此次的《规划》不仅提出要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等的统筹协调,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同时还要加快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运输服务司负责人蔡团结表示,下一步将督促示范创建城市在公交、出租、物流配送以及港口码头、枢纽场站等领域,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通过市场化手段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客运枢纽等交通设施建设配套必要的充电设施,消除新能源汽车车主的远途旅行充电忧虑。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秦勇表示,《规划》提出要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此,科技部将重点在三大领域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一是在电池的新体系、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方面进行一些超前部署,二是围绕智能化、网联化以及轻量化,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着力推动车控操作系统及计算平台、车规级芯片等自动驾驶技术和装备研制。三是加大对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着力打造国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提供支撑。

当前新能源汽车已走出补贴退坡的阵痛期,同时政策再托底,根据目前市场来看,看好新能源车长期增长趋势,目前政策主旨为推动行业平稳通过“最后100米”,全面进入充分竞争的市场化时代。


    关注 汽扯扒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