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中产女孩日程表曝光: 十几个兴趣班全副武装, 却最终输在起跑线……

 

壹牛家长圈

不仅是牛爸·牛妈·牛娃的圈子
关注


家长社群



学业指导



升学规划



留学咨询



志愿填报



课程推荐



试卷资料



研学活动

电话

028-86691808

网址

www.16jzq.com

地址

成都市青羊区小南街123号
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父母盯习惯、抓态度、带孩子接触各类兴趣班也并不无可。

但凡事过犹不及。如果对孩子控制得太多,孩子就无法完成真正的成长。

把握好“度”,才能事半功倍。

作者:小树妈妈;来源:小树妈妈(ID: tree2050)。


当妈以后,最心碎痛苦的是什么?我想,莫过于我们掏心掏肺,却变成了孩子讨厌的人。

纪录片《告诉世界我可以》中,6岁的女孩甜心,对“树洞”悄悄说过这样的心里话:

你觉得爸爸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不好的人。

为什么总说妈妈是假妈妈呢,真妈妈去哪里了?

——真妈妈丢了。



你喜欢妈妈在家吗?

——不喜欢,因为妈妈不在家,我还可以玩一会儿。



孩子的几句悄悄话,却让妈妈瞬间情绪崩溃,泪如雨下。
设身处地地想想,哪个妈妈听到孩子这么说,都会伤心难过上好几天吧。

甜心妈还是个全职妈妈,全身心投入在孩子身上,24小时的陪伴,换来的却是孩子的不理解,甚至疏远。

儿童教育专家钱志亮曾说:“亲子关系大于教育,父母若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把亲子关系建立好。”

当孩子口出“伤人”,和我们日渐疏远的时候,不妨停下来,找一找我们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01 
父母的包办式养育
充满了控制和压迫
每个爹妈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甜心妈也一样。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她一口气给6岁的女儿报了10个辅导班:主播、模特、英语、滑冰、画画、中国舞……



把孩子的一天安排得密密麻麻。



从早上9点出门,到晚上7点多回家,孩子不是在上课,就是去辅导班的路上,连吃饭都是在车上解决。

上了一天兴趣班,还有没做完的数学题等着她完成。

在这样的高强度规划下,和旁边的小女孩一比,甜心虽然人在课堂,眉头却总是皱得很紧,有些心不在焉。



而孩子上课的同时,妈妈又会紧锣密鼓地把明天的课程安排起来,看得魏坤琳都有些吃惊。
当然,除了学业和兴趣班,甜心妈妈对孩子的控制并不止于此。

她还包办了孩子的朋友圈,“希望孩子能交上优质的朋友。”



甜心的生日party上,妈妈精心挑选了她认为“值得交往的朋友”。

过生日,不应该是开心吗?但甜心又被安排了主持人的任务,不仅要提前串词,还要当小导游接待其他小朋友。

Party开始,甜心有些怯懦胆小,不想主持。

妈妈很快就不耐烦了,不停在旁边提示、催促,孩子只能像个小机器人一样,按照既定的安排背词。







甚至连孩子对着摄像机说悄悄话,因为没听见甜心说话,妈妈就开始吼:“你是不是不认真,是不是没按要求做?!”



孩子被吓了一跳,只能委屈地解释:我很认真啊……
甜心妈妈,就好像一只直升机一样,在女儿的头顶盘旋打转,时时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以“为她好”的名义,强制孩子按照自己制定出的道路走下去。



李雪曾经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人天生渴望自由,哪里有控制,哪里就有一颗想要逃离的心。

6岁的小甜心,虽然还无力反抗,但对父母的疏远和躲避,早就写在了脸上。
 02 
过度养育的背后
是焦虑的父母
我们都知道过度控制、管教孩子不好,但为什么自己还是不想撒手呢?

事实上,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控制,往往源于自己内心的焦虑。

因为爱孩子,我们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不让他吃自己吃过的苦,走自己走过的弯路。

甜心妈妈就是这样的想法,她在镜头前直言不讳:“希望我的孩子、儿女以后可以不用像我和她爸爸那样的辛苦,为此,我们想努力给她创造好一点的条件。”



加上现在的教育竞争压力又越来越大,一群孩子都在憋着劲儿地奔跑,生怕自己的孩子跑偏了,跑慢了。

另一方面,我们又总怕孩子的能力不够,难以应付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

这种焦虑的无限放大,就有了一个事事想控制的父母。

心理专家曾奇峰说过:“一定程度的担心如果饱含爱意的话,那么过度的担心就等于诅咒。因为过度的担心,随之而来的就是过度的控制。”

甜心在连轴转的兴趣班中,大脑已经转得非常疲乏了,很难吸收进新的东西,甚至产生了应付、抗拒的心态。

就像她对着镜头偷偷说的那样:妈妈给她报的很多兴趣班,她都不喜欢,她喜欢画画,妈妈总是说她画得不好。



焦虑,会让父母忘记孩子的需求和兴趣,忽视了孩子的成长规律,控制着孩子按自己规划的路线,严丝合缝地走下去,演变成了控制和高压。

而这种违背成长规律的教养,注定是出力不见功,吃力不讨好。
 03 
你越是控制,孩子越受伤


其实在我们身边,像甜心妈妈这样的父母并不少见:

孩子做作业,守在旁边盯着,哪里做得不对,第一时间就要指出来纠正;

当孩子和朋友吵架后,替孩子出头、解决问题;

隔三差五要给老师发微信、打电话,恨不得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举一动。

但父母越是做得面面俱到,对孩子将来的成长就越不利。

俄罗斯女摄影师Anna Radchenko曾拍过一组《母爱的反面》,将这种“过度养育”,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别把自己活成刺猬,想保护孩子,却用爱扎伤了孩子。
过度的爱,是一种沉重的枷锁,让孩子喘不过气来。
以爱之名的操控,会让孩子变成“提线木偶”,失去了自我和灵魂。
一方面,孩子一旦失去自主选择权,自我价值感就会低下,容易变得自卑、敏感、做事谨小慎微,缺乏冒险精神。

另一方面,因为总有父母第一时间跳出来告诉孩子“正确选项”。孩子也因此跳过了尝试、思考、犯错,积累经验的过程,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一直得不到锻炼。

但我们不可能永远陪着孩子,当他脱离了“无菌”的温室,娇弱的花朵,真的能经受风雨吗?
 04 
当孩子的拐杖,不如当一盏灯
说实话,这世界很难找到一个不焦虑的父母。我们每个人身上,也多多少少都有点过度控制的影子。

将别人当做一面镜子,照照自己,也许我们就能规避掉养育不必要走的弯路。

作为父母应该明白,孩子不仅仅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更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在养育中,应该赋予的,是让他独立前行的能力和精神。

好的父母,应该做孩子前进道路上的光,而不是拐杖。

一个孩子的快乐和美好未来,其实并不冲突,关键就在于我们是怎么做。

在纪录片《中国少年故事》中,10岁的椒椒,每个周末也穿梭在各个课外班间:架子鼓、管乐、合唱团、击剑、书法、编程……并且还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和甜心不同的是,当椒椒被问到给妈妈打几分的时候,他非常爽快地给妈妈打了10分。
同样是满满的兴趣班,为什么两个孩子对妈妈的态度差别这么大?

在椒椒妈妈对孩子说的这段话里,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爸爸妈妈希望在未来,你能成为一个快乐的普通人,做一个即使生活平凡,也能活得出彩的人。”



而这些课外兴趣班,也都尊重了孩子的爱好,椒椒才能坚持下来。

都说最顶级的鸡饲料,不过是孩子自鸡。孩子的成长,必然少不了父母的督促、引导,以及适当的“逼一把”。但归根结底,父母最好的身份不过是“领航员”,而不是24小时的“监工”。

父母需要不断地观察孩子,根据孩子的天赋和能力,帮助孩子找到他的兴趣所在。然后站在孩子背后,在他怕苦怕累时候推一把,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拉一把。

只有跟孩子站在一起,激发出孩子自己发自心底的喜爱,才是他进步源源不断的动力。

凡事过犹不及,太多的控制和管教,反而会适得其反。

为人父母,希望孩子好,就更要放下手中的“遥控器”,让他们自己长出钢筋铁骨,沐爱飞翔。


END


来源:小树妈妈,最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微信号:tree2050。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丨壹牛家长圈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关注 壹牛家长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