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没有忘记你们”,听抗美援朝亲历者口述那段不曾被忘却的历史

 

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英雄!...



1950年起,200多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从此,他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英雄!

1964年12月,一部名叫《英雄儿女》的电影上映,万人空巷。影片中,战士王成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随后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的经典情节,直至今日仍然直抵人心。

《英雄儿女》改编自巴金先生的小说《团圆》,在这部展现抗美援朝的经典文艺作品中,王成的故事不是某一位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而是由无数个志愿军战士的真实故事汇聚而成。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英雄儿女”来到了《故事里的中国》节目现场,为我们口述那段不曾被忘却的历史······

97岁志愿军老战士齐金炳

回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真实故事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200多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有10多万人牺牲,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里。所幸有经典作品《英雄儿女》,有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能给我们讲述真实的故事。

《故事里的中国》连线97岁的英雄团长齐金炳,当年在朝鲜战场上,他曾经带领65军195师583团立下了赫赫战功,他所在的部队也是巴金先生到朝鲜战场后采访的第一支部队。





当年我奔赴朝鲜战场的时候27岁,印象最深刻的是楸村战斗。当时这场战斗是我指挥的,我带着一个连侦察、了解情况。我们瞅准机会,把敌人架设的铁丝网给剪了。

敌人发现了我们,然后我就负伤了。我带着伤,带着一个连,一个连打一个连,我们最后打胜仗了,除了打死的20多个,其他还有将近60个敌人被俘虏了。







当时巴金先生到朝鲜战场采访,第一个来的就是我们这。我陪着巴金先生并对他说,“我非常高兴带你去,但是你得听话,这个炮弹过去了或者不过去,(是不是会)落到我附近,我都能判断出来,这都是经验。”

巴金先生来到前线以后,看到一下雨,土都是湿的,战士穿的鞋,潮湿不是一天两天的,一个礼拜换一次,巴金很理解。他说心疼你们,战士真不容易。







我们在朝鲜战场上那几年,就住在朝鲜的老百姓家里,深刻感受到了当地军民对于咱们志愿军的深厚情感。他们知道我们不吃凉的,他们知道志愿军喜欢吃热的,所以送来的都是热饭、热水。

后来我们走的时候,他们排着队,几家小孩在欢送。我们有个翻译,他说你们中国人援助我们这么好,我们感谢。



三位志愿军老战士讲述真实的抗美援朝故事

《英雄儿女》中“王成”这个人物形象是无数志愿军战士的集合体,是200多万保家卫国、有血有肉的中华儿女的群像。《故事里的中国》也请到了亲历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三位长者,请他们分享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的所见所闻。


我叫刘杰,1951年6月入朝作战,是67军200师文工队的队员,做的是文艺宣传工作,参加了金城战役。在那次战斗中,弯弯曲曲的坑道坐满了出征的战士,我就把我所学的抗美援朝的歌曲一遍一遍地唱给他们听,我代表师首长给他们献花。

战士们跟我表示,说一定带着这个红花回来庆功。信号弹出现之后,他们一个一个地冲向了阵地。我在那个洞口一看,一片火海,分不清是炮弹还是火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战士无所畏惧,冲锋出去。







我叫曹家麟,1950年参军,入朝时间是1951年的6月22号。我当时在199师(担任)文工队队员,师首长给我们一个任务,让我们组织一个小分队去送这些出征的战士。我们当时每一个干部、战士一人两套军装、两套衬衣,大家总是可着一身穿,破了补补也就穿那件。

有一个场景永远难忘,就是我突然发现,所有的战士,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了,我觉得他们没准备回来。几天之后,我们去慰问这次战斗撤下来的部队。还是在那个山坡上,当时一个连里满员是180人,两个连队站那儿不过几十个人,很多熟悉的面孔没有见到







我是邓其昌,在1953年的7月13号参加了金城战役。炮手就位以后,都静静地等待发起总攻。就在总攻发起的前五分钟,突然一发八英寸炮弹打到我们刘德祥班长的这门炮的炮床上了,把全班的人全打牺牲了。刘德祥炮车长他在炮床后边的战壕里头指挥位置,他胳膊被打伤了,用绷带缠好了以后,用三角巾挂到脖子上,带伤指挥战斗。

将这么多烈士抬下来以后,检查火炮,火炮没有损坏,刘德祥又抓紧组织了一批预备炮手上来参加战斗。9点钟总攻开始发起的时候,我们是1000多门火炮,这枪炮声激烈得都听不见了。最后,我们取得了胜利。



三代人跨越时空的团圆

赵先有烈士之孙赵新民讲述爷爷牺牲的故事

电影《英雄儿女》当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里,有千千万万个王成。1991年,巴金先生为一位志愿军战士写下这样一句话:
这位特等功臣赵先有烈士曾任65军194师582团二营六连副指导员,他曾发出“向我开炮”这样的呐喊,用24岁的年轻生命换来了67高地攻防战的胜利。





我爷爷出生在1928年,在1947年加入了人民解放军冀东军区第48团。我爷爷入伍的时候19岁,当时他和我奶奶刚结婚六个月,我奶奶正怀着我父亲。我奶奶在我爷爷入伍的时候跟我爷爷说:“你就走吧,家里有我,早日立功受奖,我们等着你回来。” 

我爷爷的团长张振川曾经亲口对我讲述过爷爷在战场上的经历。在1952年10月,67高地的攻防战由582团的二营全权负责。敌人用飞机、大炮、坦克向67高地进攻,这场战斗非常激烈,也非常惨烈,敌我双方伤亡都很大。

当时我爷爷任六连副指导员,他带领六连在阵地上已经坚守了三天两夜,打退了敌人的17次进攻。最后,阵地上只剩下了我爷爷和通信员刘顺武同志。当时团指挥所就在67高地的后方,张团长用望远镜看到敌人一批一批地涌上67高地。紧急关头,我爷爷用步话机向团指挥所发出了“向我开炮”这样的呐喊。当战士们冲上阵地之后,发现刘顺武同志和我爷爷已经牺牲了。可以说,他们用实际行动实现了“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誓言。







爷爷生前所在的连队后来被称作“王成连”。我父亲受我爷爷的影响,后来到了“王成连”(当兵)。1992年我父亲参加团里王成雕像的落成仪式,仪式完毕之后,人们都走了,我父亲却留下来在雕像的周围转了几圈,我当时问父亲,这是在干什么,他说我陪你爷爷多待一会儿,临走的时候他敬了个礼。

后来,我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也来到了“王成连”。可能我和父亲是一种默契吧,也站在当年父亲曾经站过的那个位置,向爷爷的烈士雕像敬了一个礼。现在把这两张照片放在一起,我感觉更像是我们三代人超越时空的一种团圆。



“王成”是艺术创作改编而来的典型人物形象,是无数英雄事迹的真实再现,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
“我们没有忘记你们,你们的家人没有忘记你们,祖国没有忘记你们!”70年后的今天,我们聆听着亲历者的口述,用重新演绎的方式,再次回望那段历史,是为了铭记与缅怀人民英雄,也是为了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这正是艺术创作不断诠释的意义。

(来源:《故事里的中国》微信公众号)


    关注 央视一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