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疼,老师不爱,刘星那样的“倒霉孩子”是如何炼成的

 

难道调皮心大、懂事不爱计较的孩子就理应被忽视,理应作为大家调侃欺负的对象吗?...





关注我,做朋友圈最懂教育的父母


在大多数人眼中,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是乖巧懂事的,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就是调皮捣蛋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撰文:林倩

朋友家有两个女儿,大的12岁,小的9岁,姐妹俩经常因为小事闹矛盾,但遭批评的几乎都是小女儿。

大女儿学习成绩比较好,遇到矛盾常常也是先哭的那一个,而小女儿平时就比较调皮。所以朋友的刻板印象几乎都是:又是小女儿在挑事。

哪怕有时发现自己批评错了,朋友也不觉得亏欠小女儿,因为在她眼里:小女儿皮实且心大,是不会将这些“小事”放在心上的。

其实,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的班集体,几乎都能找出这样的“倒霉孩子”,他们从小到大都特别招黑,父母不爱,老师不关注,同学也喜欢拿他们开玩笑,最容易遭人误解的必定是他们。

而当遇到事情的时候,老师和家长也都会偏向平时优秀的或者弱势的一方,难道真的是会哭、会来事的孩子才有糖吃,那不哭的孩子呢?

在写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我的孩子也嬉皮笑脸,性格“皮实”,他会不会也成为集体中被“针对”的那一个的?
1

3类孩子

3种不同的境遇
14年前,《家有儿女》的开播,成了无数人的童年回忆。

当年看的时候只觉得是一个喜剧,现在因为近期《鹿鼎记》的热播,因为刘星频频上热搜,突然让我回忆起当年《家有儿女》里的刘星,他似乎就是某一类“倒霉孩子”的代表。

《家有儿女》中小雪、刘星和小雨来自一对重组家庭,他们3人其实也代表着大多数家庭中最常见的三类孩子:

小雪:“别人家的孩子”,做什么都是对的;

刘星:捣蛋鬼的化身,做什么都要受到质疑;

小雨:受宠的幺儿,做什么都可以被包容。

连刘星自己都曾对小雪说:“在妈心目中啊,你们两(小雪和小雨)永远是最好的孩子。我呀,我就是给你们垫背的。”
因为在遇到同样的事件时,父母对待3个孩子的态度总是不同的,更多的不是看事件本身,而是根据孩子平时的表现下结论。

比如有一次,小雪和刘星一起闹独立离家出走,刘星肚子实在太饿而向弟弟小雨求助,希望他能带点钱来支援他们时,小雨就直接跟妈妈刘梅说了。

结果刘梅和夏东海去的时候,还特意交代:到那绝对不可以跟小雪发火,刘星无所谓,你随便骂,那孩子脸皮厚。
再有一次,刘梅为庆祝小雪得第一名,准备了孩子们都爱吃的螃蟹,而当天刘星的历史考试成绩也是第一,本该也是值得庆祝的。

结果全家人却怀疑他作弊、改分数。
即便在3个孩子同时犯错的时候,他们选择的也是通过惩罚刘星来杀鸡儆猴。
这样事情太多了,有一次刘星反抗了。

当时他去革命老区体验生活,带了很多纪念品给家人,但是每个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你犯了什么错,你的东西我可不要”。刘星伤心地回到自己房间。

直到这时,家人才开始反思了自己对刘星的不好与偏见。后来为了补偿刘星,准备带他一起出去玩。

然而最后出发的时候,他们什么物品都带齐了,唯独把刘星落下了。

为什么只有刘星会频频遭遇家人的质疑和忽视呢?
2

越懂事越容易被忽略

背后是刻板印象
剧中有一集是小雪和刘星为了查明妈妈刘梅是否存在偏心的情况,展开的两个实验。

实验场景一:小雪和刘星都趴在桌上睡觉。

看到这一幕,刘梅从座位上拽起了刘星,质问道:看看表,刚几点?怎么做着做着功课又睡着了啊?昨天晚上干嘛来着?你不是挺早就回屋了吗?又玩游戏来着吧?上网玩电脑了?

而对小雪刘梅则是:“肯定是昨天学得太累了,我呀,怕你在这儿睡觉感冒,回屋歇着吧,听见没有啊?”

实验场景二:小雪和刘星故意缺席补习班。

刘梅责骂刘星:“不是你说你像话吗?看看人家别的同学,放了学,人家这补习班那补习班。忙成什么样了?你呢,一礼拜就这么一堂补习课,你还旷课。”

对待同样逃课的小雪,刘梅则会耐心地听小雪解释,小雪觉得补习课没意思,自己看书就能懂,所以还不如拿这个时间玩耍。刘梅竟然觉得小雪说得有道理。刘星反驳时,刘梅更是直言刘星和小雪没得比。

这简直就是大型的双标现场,即便有时候刘星只是单纯的想要得到妈妈刘梅的表扬,刘梅也会误解刘星。
韩剧《请回答1988》中的德善,往上有一个学习优异的姐姐宝拉,往下则有一个弟弟,身为老二的她,一直都是家中的透明人。

早上吃鸡蛋的时候只有她没有;晚上吃烤鸡的时候,鸡腿也没她的份;连过生日都被迫要提前和姐姐一起过,这样就只要买一个蛋糕就可以。
甚至家里煤气泄漏,爸爸妈妈也只记得解救姐姐和弟弟。德善只能自己想办法爬出来。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刻板印象”,指的是:

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点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

这也是为什么刘星和德善都容易被人忽视或者质疑的原因。

因为刘星调皮且皮实,所以他“理应”成为杀鸡儆猴中的鸡,一切坏事的罪魁祸首。而德善懂事、不计较,所以她“理应”被忽视,什么好东西都要让给别人。

这都是人们对他们的刻板印象。
3

帮孩子撕掉标签

他们都值得被爱
跟刘星和德善相同的,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人们因为孩子之前的行为,就给孩子贴标签:

之前我就看到这个孩子乱扔东西,这肯定也是他干的。

这孩子平时就很调皮,我看这东西也是他弄坏的。

从来没见他考得这么好,八成是作弊的。

试想一下,原本孩子是想要向上、改变的,结果却遭遇这些,他们会作何感想呢?

估计就只能放弃抵抗,继续逆来顺受了。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对号入座,接受他人强安在自己身上的标签。

而一旦被禁锢在某个不良的标签下,他们就会不自觉地、持续地去饰演标签中的角色,就如同破窗效应一样:

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

即便我们知道贴标签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但难以避免的是孩子有可能会在外面被他人贴标签。那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如何去阻止破窗效应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影响孩子呢?
主要有两种途径:观察——正面评价和创造机会——正面评价。

不要拘泥于孩子一时的表现,要善于观察他们,然后给予他们正面的评价。比如当他们被贴上“不靠谱”的标签时,我们可以说:你答应我的要做好这件事,你真的做到了,而且完成得非常好。

或者当他们被贴上“笨”的标签时,我们可以说:这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我都没有想到过,你真有想法。

假设一时没有观察到可以给予正面评价的事件,我们也可以自己给孩子创造机会。比如同样的当他们被贴上“不靠谱”的标签时,我们可以说:你可以帮我把这个书柜里的书,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来排列吗?

之后等孩子完成后,再给予他们正面的评价。
通过这样的途径有利于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撕掉身上的不良标签。当然,家长的以身作则也很重要。

要知道不管孩子懂事不计较也好、调皮心大也罢,他们也会有情绪,同样也该有被爱、被尊重的权利。
- The End -
— 好物推荐 —
【比双11更划算】宝宝皮肤不再皴
“点赞”“在看”和我一起成长


    关注 父母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