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挫再挫最终功成的BMW offer

 

编者按:帖子的作者就读于北京非常普通的学校,这篇文章记录下了他拿到BMWoffer之前的求职季历程。他的学...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编者按:帖子的作者就读于北京非常普通的学校,这篇文章记录下了他拿到BMW offer之前的求职季历程。他的学校平台不好,跟许多名校的小伙伴们相比少了很多资源和机会,但他从一个较低的起点开始,一样做到了他们做到的事情,甚至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没有做到的事情。为他点赞!

大三的时候,我曾经问过一个前辈:你的经历可以复制吗?他说: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可复制的,但一定有可以借鉴的部分。这也是在大家看此文前(如果你们愿意看完的话,呵呵),我想说的。

写下这篇文章,一是为了记录,二是为了和应届生很多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分享我的经历。

(PS:我的职位并不是校招的职位。业务部门,HR这边都已经全部通过面试了,只等我毕业就可以入职,入职前需要实习。因为我没毕业,offer还没交到我手上,但是已经为我保留了。我在文中说的BMW offer,是为了表达的方便。)

正文:

大四的主题就是求职

这一过程诸多不顺,也没有在年内完成。工作没落定的时候,干什么都兴味索然,空悬着一颗心,以至于到2014年12月31号下午,朋友问我晚上准备怎么跨年,我只能悻悻地回答“我的2015年还没到”。

好在现在工作已经基本尘埃落定,只等毕业入职,BMW,身处一个让我觉得一拍即合的行业,业界标杆的品牌,以及这也是我实习过一年感情深厚的组织。把北京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我立刻买了回家的机票。想要回家休整身心的心情刻不容缓;想要记录下这对我而言非常challenging又rewarding的半年的渴望同样迫不及待。

在BMW的这次面试,从2015年一月上旬开始,到一月底部门正式给了我confirmation。其中包含两次高级经理面,一次部门总监面试。得到确认的时候,心情高兴且复杂,无数短短的情绪在我脑海里划过,欣喜、释然、解脱……最终留下一句“I deserve it”。

我很满意这份工作:既和Marketing相关,又和Sales密不可分,而且研究的是customer这个永恒的主题,兼具专业度与转换性。并且,BMW的待遇、雇主品牌都还算不错。3次面试,各有特点,组成了完整的面试系列。

第一次是聊天式的面试,40分钟互相了解,把握大概;最后一次是部门总监把关式的面试,类似四大的par面;第二次面试倒是特别荡气回肠,非常过瘾。面试官是一个有咨询背景的高级经理(称他为H吧),H面试的一大特点是对我简历上的内容作了很深的挖掘,并且根据与我的交谈问了许多看似奇怪的问题:“新东方游学的价值观是什么?”, “长城干红和张裕解百纳有什么区别?” ,“雕爷牛腩一年的cost是多少?多久会盈利” ,“边际成本是什么?” ,“对咨询公司的看法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一个个抛过来,事先也根本没法准备。有些问题我可以马上给出不错的答案,有些问题只能直接回答不会,有些问题我需要思考和计算才能给出答案。

面试完之后,回想自己的表现,我想说:尽力了。我觉得也许这就是一个压力面试,H不期待我能有完美的答案,甚至一些问题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H要考察的大概是一个人在面对压力和挑战的时候,是否会尽力而为,是否还能保持逻辑。不久后得知,H那一轮面试,也是关键性的一面,我过了,我身上有他想要的特质。

如果总结一下这半年最大的感受,如我前文所讲,就是:challenging & rewarding。

challenging的是在确定了我的offer之前,我遇到了很多挫折。究其原因,一是少有系统的指导和提醒,以致于没有充分的准备;二是大四是一个面临人生阶段性巨变的时段,无数的变数存在,各种复杂的心情交织,难以有特别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第二点,我认为无论前人怎么传授经验,作用都是杯水车薪,那种心情一定要到了这个节点才能体会。

我相信事物总是辩证的,challenging和rewarding总是相伴相生的,我在求职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应证了这一观点。那么,我的rewarding是什么?在最后会有提到。

我知道自己,如果选择我不喜欢的事业一定味同嚼蜡毫无激情,所以,求职初期我就把自己的选择主要限定在了几个感兴趣的行业:咨询、汽车、商业地产。同样的,我也深信如果不待在北京这一片适合我生长的土壤,也一定会无所适从。因此,我求职的重点也放在了北京的上述领域我觉得合适的公司。但是随着求职进程的深入和各种困难的接踵而至,才明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喜欢不喜欢并不是不可打破的标准,到后14年12月,求职已经变成了“赶快找到一份凑合的工作结束这种长时间的不确定状态”。好在,15年初,我还是有了一个合适的、且非常喜欢的offer。

(所谓合适的公司,我主要是指“气场相投”、“能力胜任”、“雇主有可能会选择我”这三点。比如说现代汽车有校园招聘,但是我没投简历,因为“气场不合”;再比如McKinsey的校园招聘,我没有投简历,因为“能力不胜任”并且“雇主不可能选择我”。)

我来自北京一个二本学校文科专业。自己的背景,和很多牛人相比当然是渣渣,但也不是一无是处。

英文和office软件这样的职场基本通用技能自然不在话下。大三有空的时候,去考了TOEIC,940/990,顺便把微软三个办公室软件的专业级认证给过了。

在华晨宝马有过一年的实习经历,这一年像正式员工一样的工作经历让我参加了很多普通大学生不会有机会参与的工作,提前掌握了诸多职场能力,比如沟通能力、执行能力、项目管理;连形象也因为这段实习变的更professional;当然所收获还少不了对汽车行业的了解和对国际化工作环境的适应。

此前,大二暑假,经过长时间的选拔、培训、考核,我作为新东方美国游学领队,和一名老师搭档,带着30名全国各地的中学生,去美国来了一场游学。这一实习经历来之不易,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最让我骄傲的是,被选中的大部分是来自北京各个名校的学生,且大多年级长于我,我能成为这中间排名第5人,是相当长自信的事情。

我觉得以我自己的能力,正常的不需要专业背景的校招职位我应该都能胜任;再加上BMW给我的基础,人往高处走的心态和之前给自己限定的求职范围,就开始了我跌跌撞撞的求职。

并没有海投简历,投了简历之后有进展的公司也在正常比率中,导致我其实去笔试、面试的机会特别少。

先说咨询业。大三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参加了一个为期两天的咨询求职网络课程以期对它有更深入的了解。不知怎么的,当时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便是这事一个对背景要求极高的行业。因为对自己背景的不自信,同时也看到了自己能力上和top firm所要求的相差挺大,因此我不抱希望,也全无准备。求职的时候,只想着多增加一些接触的机会便满足了。耳熟能详的那几个firm我根本没投简历,只是试探性的投给了Big 4的consulting。后来,同一天晚上,KPMG和德勤都给我发了笔试通知,当时还挺惊喜,像是来了个bonus。笔试的时间是两天后,内容就是SHL上的那些,我以前从没准备过,只能在实习间隙做一些练习,结果自然fail。与consulting情深缘浅,到此为止。

大众、路虎捷豹的校招我也投了简历。大众的是市场部的岗位,路虎捷豹是经销商发展部。因为有过一年BMW前台部门的实习经验,我觉得这两个和我的匹配度很高。但是连简历关都没有过……其实在投递简历的时候我也就有预感到这种局面,不是因为我的简历真的不好,而可能是因为一些筛选条件,HR根本没机会看到我的简历;也可能是因为僧多粥少,公司的名校情结等原因,我没能得以进展。

房地产领域我投了两家,太古和仲量联行。我心里一直认为太古是行业哪最具有老钱气质的企业,对它家的几个地产项目也深感敬佩。在校招网站上很用心地申请了,连open question都打了几遍草稿。校园宣讲会上,我问HR,去年这个项目招了多少人?HR告诉我:20+ golbally。我知道自己没多少机会,但面对这样一个让我心生敬畏的企业,能多领略一些它的风采就足够了。

仲量联行是房地产专业服务公司五大行之首,业界名声如雷贯耳,但在学生群体里知名度很小。投了网申,被邀请参加了公开日活动,接着是电面和群面。群面的时候,候选人已经很少了根据求职意向部门,我们被分成了两天。我参加的那天最后一共大概能有4个offer,15个candidate被分成两组。我确实没有任何群面经验,已经努力表现到了最好,但大家确实都水平不错,现场不乏北清人大的研究生,最后我们小组8进3,我不在晋级之列。我觉得这次群面让我收获不少,并且晋级的几位确实实至名归,并无遗憾。仲量联行HR总监的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人才是摔打磨练出来的,不是捧出来的”。这句话,在求职不顺的时候曾被我反复想起用以激励自己。



在工作方面,我跟BMW确实有洋洋洒洒的故事要写。BMW集团旗下在中国有四家公司: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简称宝马中国或NSC)、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这四家公司和下属的一些区域办公室、培训中心等机构共同构成了BMW在中国的业务。BMW的经销店属于各个投资人的产业,跟BMW并无直接关系。

我从13年11月开始在华晨宝马实习。同事们对我青睐有加,因为无论是工作还是人人际上,我都做得不错。14年年中,我的line manager曾经告诉我再申请一个full time headcount给我。我天真地以为只要她申请了,也是十有八九能搞定的,所以我把它当成一个backup。为此,一度我在求职刚开始开始的时候觉得很从容,直到11月份得知这个申请的headcount没有被VP批下来。当时心里一下子没底了,慌了,手足无措了,第一次强烈地感觉到了求职季的危机,同时也混杂着毕业的伤感,对未来的不确定,心里百转千回。这是我在BMW遇到的第一个挫折,一晚上调整好了心情,之后又重振旗鼓重新踏上求职路,否则,又能如何呢?

华晨宝马的英才发展计划招聘时,实习生也要走所有的程序,并无特殊照顾。经过了简历筛选、英文笔试、SHL测试、电话面试、HR面试、部门高级经理面,我最后败在了部门二面,这也是final round。部门二面又是电面,当时因为在上课,看到两个未接来电,课间顺便回了过去。本来对电话面试已经驾轻就熟的我,这次不知怎么了,发挥极其不好,说话没有逻辑,英文结结巴巴,语气也很不适当,对方和我交谈了十分钟之后,面试结束。几天之后得知,那个岗位招到了一个其他合适的人选。我前面几轮表现一直挺好,并且得知各方对我的反馈和评价都不错,我一度觉得这个offer十拿九稳,没想到却铩羽而归。木已成舟,只能错过。这是我求职过程中的第二个挫折。

之后在BMW还有更多的挫折等着。

Line Manager帮我在同一个部门找了一个空缺职位,那位同事刚刚离职。他的工作内容我了解,我也觉得自己可以胜任。面试我的是那个team的经理,同部门的,有过接触,但不熟。面试开始,就能感觉到气场不对,没有chemistry。而且他似乎不太想了解我,跟我说了一堆职业发展相关的话,话意里写满了“拒绝”。20分钟不到,他已经快想结束面试了。但是我不想就这么放弃,开始拿出了我准备的一些问题和话题,和他开始聊,也想向他展示我的优势,面试因此延长到了40分钟。面试完之后,我有猜测过结果。一方面我觉得自己能胜任这个职位,并且这是我实习的部门,各方面都熟悉,以后工作起来很顺手;另一方面,我觉得那个经理对我的态度又不让人乐观。因此,我只能抱着顺其自然、尊重它的选择的心态。最后等来的结果是一个拒绝。

被拒绝了几次之后,这一次是我主动拒绝。一位同事在市场部帮我又打听到了一个职位,把我的简历给了过去,得到了一个面试的机会。整个面试属于聊天形式,把我简历上大大小小的内容很愉快的过了一遍,我已经能感觉到了对方对我的肯定。我心里已经开始窃喜了,直到最后对方告诉我,这不是一个BMW的headcount,是FESCO的。综合考虑了一下,我拒绝了。这工作本身,会涉及到很多市场活动的执行,挺能锻炼人的执行力,但是它也太局限在执行层面了,更高地思维层面的东西很少,转换性也不强。何况,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想签FESCO。

时间逐渐推向年底,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有了好消息,我却还没有offer,心情越来越煎熬。

有一天,有个同事来让我去客串了一下公司的形象宣传片。和我搭档的同事告诉我新成立的一个部门有十几个headcount。这是一个特别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意义的部门,我一直特别关注。得知这一消息,我似乎又看到了一些曙光。而且就在最近,这个部门总监的临时办公室刚好搬到了我的工位附近。我觉得冥冥中似乎式好的预兆。这一次,我特别认真得给部门总监写了一封邮件,向她毛遂自荐。忐忑的等了两天,在周末收到了她的一封不短的回复,告诉我她们部门只有少数的几个headcount,并非十多个,而且没有适合应届生的职位。对于还在满怀期望等到的我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可是,这一次,没有太久的难过,没一会儿我就又开始向同事四处打听职位,因为难过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有行动能带给我希望。

我没有在2014年拿到offer。我一直觉得新年该是带着满满的计划和新的气象上路的,可我的2015确依然要活在2014年的阴霾里,2015来得有些无奈。

又有同事给我带来了希望。她告诉我,我实习的部门其他team有一个合适的headcount。这个team的高级经理我1年前就认识(暂且称他为Z吧)。2015年1月5号,我主动去找了Z,向他表达我想加入他们team的渴望。简单的聊了几句,正要向他介绍我的简历内容,他就让我不必说了。Z说:“我同意了,我为你把这个offer留到你毕业”。幸福来的太突然了,欣喜若狂无以言表。他说他知道我,我的为人和工作能力他很清楚,并且正好手里有一些在江浙一带的项目希望我去做。之后他还跟我介绍了一下team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工作分配,以及针对这几个项目我会有如何如何的优势。Z还说感谢我选择他们team,选择BMW作为我职业生涯的开端。

之后,他立刻回去跟team的其他人宣布我要加入这个team了!我以为,这事儿已经成了。这是我求职以来最开心的一天,觉得无比解脱,解脱到想把保存在浏览器内的应届生求职网快捷方式都给删了!有句话叫“too good to be true”,没想到,这事儿却毫无防备地发生在了我的身上。第二天,他来告诉我,那个offer不能给我。他昨天没有考虑清楚。综合了我的能力、工作职责、如何平衡组织内成员关系以及领导可能的意见之后,他收回了他的许诺。这是我求职以来最沮丧的一天。像是坐了一场过山车,在车上的不仅仅是我,还有我不确定的,任何一个可能都会带来巨大改变的我的未来。他给我许诺的那一天真的太美好了,美好到我几乎没有理由去相信会有什么意外出现。

可之后马上出现的转变也让我百思不得其解,Z是个稳重且经验丰富的team leader,是什么让他做了这么戏剧化的决定?Z的转变对我影响剧烈,但持续时间不过几天而已。因为马上,我就得到了现在落定的这个部门的面试机会,并且在几轮面试的过程中,每周都有良好的进展。我曾经想过,我会怨恨Z吗?不会,因为我知道他是想帮我的,并且他对我的肯定也是真的,只是他也许真的有他的难处,我只需心怀感激得去理解,去接受。

至此,加上最开始的面试经历,我在BMW的求职过程,曲折不断,但也总算是圆满告终了。这也是我整个大四求职季的告终。

下面来说说我的rewarding。

有一次,实在是觉得离自己理想的offer无望了,我很迷信地去了雍和宫。在庙里,我把每一尊佛像都拜了过去,向他们表达我的愿望,祈求保佑。我本质上觉得这些做法很荒谬,但是无路可走的时候却也束手无策。释迦摩尼大殿的柱子上有一幅牌匾,让我觉得被一击即中,上面写着:渡百千万亿劫难之中,超二十七重天之上。我想我明白佛祖要告诉我的:并没有什么可以保佑你,除了你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当经历过无数的挫败之后,自然会有高深的境界。从那时起,我经常把“感谢生活”挂在嘴边。感谢生活给我的各种经历和体验,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我相信没有人会渴望挫折,但又无可避免。感谢无可避免的挫折,让我有更深厚的积淀。这便是我的rewarding的其一。

其二, 在不断的和同龄人以及企业接触的过程中,对自己该有的位置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不容易妄自菲薄,也不会妄自尊大。其三,在求职季,居然意外地明晰了对于自己未来十年职业发展的规划。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我依然想在若干年去consulting。我去了McKinsey在清华的宣讲会,那些从McKinsey大中华区各个office飞过来的consultant,甚至是HR,一个个妙语连珠,自信睿智,神采飞扬,给我留下了不小的震撼,我知道这就是我想成为的那种人。这次,不仅仅是要领略风采这么简单,而是要加入。这不是我的终极目标,但是我渴望的人生经历。

每个人都会探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经过这半年,我也有了一个对自己人生意义相对成型的观点:在每个阶段都有目标,然后为此奋斗。换个流行一点的概念再来阐述一下,就是:任性。

对于未来,我希望在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脚踏实地;希望能参加一些课程多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希望认识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希望继续多多看书,多多旅行,感悟大千世界;希望能做完全的准备来实现我未来10年的人生规划,同时也随机应变,不断接受改变和挑战!
◆◆◆ ◆◆◆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车企人APP


文/来源于这1步网


    关注 车企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