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百问必答(为什么幼儿不喜欢黑色?)

 

孩子绘画的秘密:幼儿绘画百问必答...

点击上方“凡豆未来书院”即可关注

凡豆未来书院




图书感应 / 二维码 / 图像识别 / 交互式语音陪读体验


♥点击上方,听文章

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

和正确辨认的颜色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他们在颜色视觉上有所发展,

能够认识更多的颜色,

如深浅颜色等。

幼儿绘画百问必答

 为什么幼儿不喜欢黑色?案例回放:老师请小朋友自选颜色纸进行绘画,有选红色的,有选黄色的,也有选蓝色的,就是没有选黑色的。当老师问为什么时,有一个小朋友说:“黑色多可怕呀!我害怕!”

原因分析

幼儿情感发展越来越丰富和深刻,逐渐产生了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情感,他们对颜色有各自的喜好,“不喜欢黑色”正是这方面发展的体现。幼儿“有选红色的,有选黄色的,就是没有选黑色的”,原因是什么呢?这还要从幼儿的意志行动发展上来分析。由于幼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所以,他们很容易受到环境和教育方式的暗示。在我国,由于传统的审美观念,黑色总是作为邪恶的象征,有些大人吓唬小孩子时都会说:“再不听话,天就黑了,大妖怪就来了。”这样一来,黑色就被幼儿看作了“大妖怪”。此外黑色还是黑夜的象征,在黑暗的时候容易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容易让人产生恐惧的心情,如案例中“有一个小朋友说,黑色多可怕呀!我害怕!”所以孩子们都不选黑色。

策略建议:

(1)精神氛围:幼儿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教师就要尊重他们对颜色的喜好,并提供欣赏和大胆表达的机会。

(2)感知经验:让幼儿感受颜色,不要局限在涂颜色上,要让孩子充分与颜色互动,在“玩”颜色中,感受每种颜色的“情感”。

(3)活动内容:针对幼儿“不喜欢黑色”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幼儿正确认识黑色,和幼儿一起欣赏在黑色纸上创作的作品,如剪纸作品、大班幼儿在黑色卡纸上的绘画,可以观望一些黑白动画片、皮影戏等。

(4)与各领域整合:可以组织一些科学探究活动或系列主题活动,探索感受黑色的魅力,消除对黑色的恐惧。

(5)家园共育:教师建议家长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黑色,例如和孩子一起欣赏在黑色纸上创作的作品,使幼儿感受黑色的魅力,消除对黑色的恐惧。有些家长喜欢说:“不听话,就把你关在小黑屋里”,“天黑了,好好睡觉,要不大怪物就要来了”。所以,教师要特别提醒家长不要用恐吓的语言、故事等强化孩子对黑色的恐惧。

 为什么幼儿想自己调颜色?

案例回放:“老师,我们想自己调颜色!”孩子向老师申请。“好的!”老师马上为孩子准备了新的调色盘和笔。

原因分析:

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和正确辨认的颜色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他们在颜色视觉上有所发展,能够认识更多的颜色,如深浅颜色等。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认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正处于“主动对内疚阶段,他们有“向前行动,揭露新东西的倾向”,因此案例中的幼儿说:“老师,我们想自己调颜色”。案例中的教师“马上为幼儿准备了新的调色盘和笔”,体现出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支持,幼儿才会对颜色有更加主动的探索。

 策略建议:

(1)精神氛围:首先,教师要从态度上支持幼儿的行为,不要认为幼儿是在给老师找麻烦,而强硬地对他们说“有什么就用什么吧!,没时间给你找”。其次,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距离过近地关注幼儿,使他们精神紧张。再次,教师不要过分重视幼儿操作活动的结果,不要用“学到了什么”,“都有什么进步”来衡量,要知道,有些进步对幼儿长远发展具有意义,而在短时间内是无法用量来计算的,如主动探索的品质。

(2)活动形式:注重幼儿个体、小组的活动形式。

(3)活动材料:从活动材料的提供上打破“人手一份”的限制,为幼儿准备充足、安全、适宜的可操作材料及尽量大的空间,满足幼儿探索、实践的需要。注意引导幼儿把剩余的材料,如颜料进行充分利用,防止浪费。

(4)家园共育:教师要特别向家长说明不要过分重视孩子操作活动的结果,不要用“学到了什么”,“都有什么进步”来衡量,要注重培养对孩子长远发展具有意义的品质,如主动探索的品质。教师建议家长给孩子提供比较丰富的活动材料,为孩子准备安全、适宜的可操作材料及尽量大的空间,满足孩子探索、实践的需要。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家长不要距离过近地关注孩子,使他们精神紧张,给孩子多次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充分享受实践的过程。

 为什么幼儿会为自己的画巧妙地辩解?案例回放:“设计我的小汽车”活动中,有几名幼儿绘画的都是小人、老虎等造型,当老师问他们的时候,画小人的小朋友说:“我设计的是小人小汽车,两条腿就是汽车的轱辘。”

原因分析:

幼儿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生命,他们把汽车“绘画的都是小人、老虎等造型”有这方面的原因。“当老师问到的时候,画小人的小朋友说:‘我设计的是小人小汽车,两条腿就是汽车的轱辘。’”,这段情景描述向我们展示出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他们的情感出现内隐性,他们不愿意表示出自己的真是想法,他们希望获得自尊心的满足。

此时幼儿绘画发展水平正处于形象期,他们在造型方面能基本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然而“设计我的小汽车”这个既需要想象,又需要技能支持的活动,显然超出了幼儿的能力范畴,所以,幼儿要用“我设计的是小人小汽车,两条腿就是汽车的轱辘”这样的语言来补充不能画出来的情节。

 策略建议:

(1)精神氛围:针对幼儿为自己的画巧辩这一现象,教师不要认为幼儿是在找理由,不要剥夺幼儿语言表达的机会,要耐心倾听,分析幼儿巧辩的原因。教师应针对幼儿情绪情感内隐性的表现,在平时多关注幼儿的细微行为,适当给予支持和帮助,保护幼儿的自尊心。

(2)活动内容:针对幼儿现有绘画水平,活动内容最好是建立在事物主体特征基础上的想象画,如“有本领的大猫”、“有趣的大鞋”等。

(3)活动形式:采用绘画与手工、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方法,如各种图形的拼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制作或者降低幼儿绘画的难度,使其自信心有所提高。

(4)家园共育:建议家长学会倾听幼儿说话,让幼儿说明自己的想法,不要一味地否认幼儿。当幼儿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时,先要了解幼儿给自己找理由的原因,如果幼儿遇到能力方面的问题,请家长一定不要过于着急而训斥幼儿笨、傻等。家长应与教师携手发现幼儿的困难,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多用鼓励的话语和行动,不要拔苗助长,也不要放任不管。

 为什么幼儿会把胳膊画得特别长?

案例回放:娜娜的画纸上画着一个小女孩,她的一只胳膊长长的,都伸到了天上,她讲作品时,说:“我的这个小人有魔力,她的长胳膊能摸着天空中的小鸟,能和小鸟玩!”

 原因分析:

幼儿想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喜欢夸张,这也是幼儿非常喜欢听童话故事的重要原因。幼儿的夸张性还表现在绘画活动中,他们在想象中常常把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加以夸大,如把人的头画得很大,而案例中的小女孩就是把胳膊画得“长长的,都伸到了天上”。

幼儿想象的夸张性是其心理发展特点的一种反映。首先,由于认知水平尚处于感性认识占优势的阶段,因此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比如,幼儿的绘画有很大的夸张性,但这种夸张与漫画艺术的夸张有质的不同。漫画的夸张是在抓住事物本质的基础上的夸张,往往具有深刻的意义。幼儿的夸张往往显得可笑,因为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要特征,他们在绘画中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在感知过程中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事物。如上述事例中的小女孩的长长的胳膊。其次是情绪对想象过程的影响。幼儿的一个显著的心理特点是情绪性强。幼儿干兴趣的东西、喜欢的东西,往往在其意识中占据主要地位。对蝴蝶有兴趣,画画上就会留给它以中心位置,希望自己家的东西比别人强,就拼命地去夸大,甚至自己有时也信以为真。幼儿希望“小人有魔力,他的胳膊能摸着天空中的小鸟,能和小鸟玩”,所以,就把小女孩的一只胳膊画得长长的。

 策略建议:

(1)过程指导:看到幼儿夸张的表现后,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以“比例”指导幼儿进行改正。对待幼儿的夸张表现,不要用“像”与“不像”来简单、粗暴地衡量,要认真倾听幼儿的讲述,表示对幼儿的尊重和肯定,尽量体察幼儿的情绪,可以试着问问幼儿为什么要这样画,以便对其实施教育。

(2)家园共育:如果一个小朋友在他的画面上把妈妈画得很大很大,而自己就像一只蚂蚁一样小,“站”在画纸的一个角落,我们就要思考“这个幼儿与家长的关系,妈妈在教育幼儿中的角色等”,并寻找合适的时机,采用合适的话题与幼儿的妈妈沟通,逐渐消除她的强势带给幼儿的压迫感。

以上内容摘自《孩子绘画的秘密:幼儿绘画百问必答》
书籍推荐

名称        :《孩子绘画的秘密:幼儿绘画百问必答》

作者        :王秀丽   安平

出版社    :农村读物出版社

内容推荐这本凝聚着和平街幼儿园教师教育智慧的《孩子绘画的秘密——幼儿绘画百问必答》,真实、具体而实用,它犹如知己,宛若亲人。希望它在帮助大家解决困惑的同时,能唤起生活在幼儿身边的每一个人对幼儿的珍视与接纳之情,能够激发大家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能够促使大家具有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教科研精神。
 强大的儿童资源整理库(必须收藏)
关注“凡豆未来书院”
数千种中文绘本故事等着您孩子来听
精选海外英文绘本的陪读
成为会员
孩子成长需要的绘本
凡豆未来书院都为您孩子提供借阅
智能机器人陪读
独特的英文学习法
是孩子成长最宝贝的财库



    关注 凡豆未来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