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土:荒落的饶平客家土楼

 

看到小时候跟玩伴共同玩耍生活的土楼,倒塌了,荒落了,只留下断壁残墙,甚至有些地方已经长了野草,甚是感慨万端!有记忆、有酸楚、也有说不出淡淡的欢喜。想想,若干年后,土楼估计就没了,就用手上的相机尽量多的留下土楼的影子,留住那些曾今的故事吧!...

点击上方篮字“饶平客家人”直接关注!

专注饶平客家历史人文,欢迎投稿。

来源:饶客网 作者:杨明光 编辑:詹思敏
  作品概括

春节携家人一起回到家乡,看到小时候跟玩伴共同玩耍生活的土楼,倒塌了,荒落了,只留下断壁残墙,甚至有些地方已经长了野草,甚是感慨万端!有记忆、有酸楚、也有说不出淡淡的欢喜。土楼走到历史的边缘,说明时代在进步了,乡亲们已经不愿意住在土楼里面了。想想,若干年后,土楼估计就没了,记忆长河中那些小时候的故事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再呈现。过去了就过去吧,就用手上的相机尽量多的留下土楼的影子,留住那些曾今的故事吧!
县境北部山区的上善、上饶、饶洋、新丰、建饶、九村、三饶、新塘;中部丘陵的汤溪、浮滨、坪溪、浮山、东山、渔村、新圩、樟溪、钱东、高堂、联饶等19个乡镇,都建造有这种大小有分、高低有别、错落有致、环形相接、造型多样、结构精巧、规模宏伟的古堡式土楼。居住在这些土圆楼内的村民,绝大多数是客家人,据说其祖先来自中原黄河流域汉民族支系的后裔,于元代或明初先后由闽迁徒入饶定居后。他们初到这闽粤交界的崇山峻岭之间,搭草寮为居,单户独舍,常遭兵匪之祸,又受狼虎为害,难以安生。为求生存繁衍,勤劳智慧的客家人不得不从分散独居的方式,汇集聚居筑造这种土墙高筑的连层堡寨———土圆楼.几十上百人,一村一族聚居于一座坚固安全的土楼,有利于感情和睦,团结协力共求发展,是饶平地区客家人的一大特色。
客家土楼“道南楼”,是我小时候曾今生活起居的地方。土楼大门门牌上刻录的“雍正”字样意味着这间土楼历史悠久,可惜由于年久失修,加上时代变迁,土楼已经荒落了。春节了终于回到这里,伫立在土楼下面,拍下这些画面,回想那段生命的摇篮,让我百感交集,情不自已阿!
记得这间房子是我记忆中最早荒落的,听老妈讲是当年房子着火了,随后主人就搬迁了,再也没回来过。经过几十年的日晒风吹雨打,现在只剩下一点点墙体了,上面已然长满了荒草,我努力地仰起头默默地看着这些荒败的墙体,心里想下次回来估计就再也见不到了吧!
土楼共有四层,每层用树梯链接,可以看出房间每一层的框架结构,不过镜头下这些房子只剩下后厅了,前厅那部分墙体基本都光秃了,这场景让老婆很是慨叹岁月时光的无情,恍惚间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与伙伴们一起在土楼里抓迷藏的情景,“抓到了,抓到了”,童稚无暇的音色缭绕心间。
土楼的历史悠久,从这个画面看,基本是由木头、石头、泥巴构造而成,可能后面补了一些砖块,看起来技术含量不高,但是墙体厚,一间连着一间、听前辈们说:当年国家解放之后,有些村民想在后厅后墙破墙建窗户,以便能让房间通风换气,结果发现墙体的厚度居然有1.5米以上。
小心翼翼拿着相机爬上楼梯,近距离感受下土楼的岁月沧桑。满眼是柴火和空置的房间,村民们基本上不再光临这片荒落的土楼了,只是到了需要柴火时,会回到这里看一下,随手拿一把,然后匆匆而去......
仰望下,土楼这间房子外观是最好的,应该是我外婆的房子,我曾经在这里面睡觉玩耍,妈妈说外婆跟着舅舅住在城里,非常不习惯,吵了好多次要回来住,后来舅舅拗不过,只能让外婆回来住了,80岁的外婆一直住到了90几岁,前几年才搬走的。
土楼房子最后两层,依稀还记得当年阿妈阿婶们在上面晾衣服的场景,大家在上面边做事,边聊天,说到有趣的事儿偶尔会发出肆无忌惮的笑声。现在看着这些木材,大部份已经腐化了,不牢靠了,女儿一直在边上大叫“老爸小心”!
土楼每一间房子后厅墙体里,有好多这样的台面!有些大点的是放祭祖神位的地方,每到祭日大人们会带着我们烧香拜佛!而有些更小的平台,是在灶头边上放些火柴盒等些小物件用的,所以有些经过灶台火熏后显得更加黑了,因为没有电灯,所以,“黑”的感觉在我印象中尤其深刻。
进入房子里面,出现在面前的大都是荒草和破旧的木屏风等杂物,上面好多蜘蛛网!说明土楼已经很久没人踏进里面了。看见这些小时候熟悉的画面,跟旁边的女儿不厌其烦的讲当年的故事,女儿很安静,但眼睛睁得大大的,有点不相信那时候的我居然就是从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出来的。
在另外的一间房子里,还完整地保留着前厅,房子的门看起来锈迹斑斑,熟悉的门环已经脱落了。门锁用的是农村六、七十年代那种直通常见的铁锁,而右上角是低矮而非常小的窗户,反而大门的两边青石柱上面插香的位置还有横梁上刻着的两个“喜”字,还是那么清晰!
土楼里面最典型的就是那口井了,据说任何一座客家土楼,里面中间基本上都有一口水井,听老人当年述说:把土楼的唯一大门一关,在里面客家人可以个把星期都不用出来,有水有粮食自给,有效防止外面山贼烧杀抢掠。记得当年那口水井,很深很深,水非常多而且清澈甘甜,现在已经是枯井了!
临走的时候,见到两位村民的小孩跑进土楼里面来,姐姐很害羞,而弟弟却是大胆的盯着我,很是好奇我手上拿着的相机,随即我走过去,用家乡话部他在干吗?他们说抓迷藏,玩游戏,非常天真,还问我为啥平时没见过我,我是谁,当时我苦笑着却忘记了回答。
这座土楼的历史即将过去,在历史长河的舞台上,悄无声息,而我却能用手上的相机镜头留下她的残痕断壁,心里也不知啥味道,离开的时候忽然间只感觉心里深处好像少了些什么,鼻子酸酸的,再见了,我的客家土楼,我生命中的摇篮!再见了,土楼!一路走好!

推荐阅读

  1. 寻找故乡深处的美丽,图文并茂的上饶
  2. 妹屁传——中国第一篇乡村乞丐传
  3. 土楼十年间,人世千般化。
  4. 河南省全洪刚赴饶平调研古代中原文化
  5. 中国第一神井——上饶枫树下金鲤鱼井

一个只谈饶平客家人文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作者不易,认可价值,动手指点
并转发,就是最好的支持与肯定。


    关注 饶平客家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