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定才: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我们生命中的一切所愿,其实不应该用“追求”,而应该用“吸引”。“追求”,是从自我的角度考虑,忽视了事物内在的基本规律,常常事与愿违;“吸引”,则是从完善自我、奉献自我出发,顺应天理,实至名归,因而皆大欢喜。...

「文艺·思想·记忆·前沿」

天天原动力 · 自在土著民
文| 刘定才
1955年,有一位25岁的姑娘,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此时,疟疾正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全球百余国家年约三亿多人感染疟疾。在我国,疟疾也流行严重,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40年代我国每年至少有3千万以上疟疾患者,病死率约为1%;50年代初期,全国有疟疾流行的县(市)计1829个,占当时县(市)总数的70%~80%。1960年代,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时值越南战争,促使国际上迫切寻找新结构类型抗疟药。

1967年5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和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抗药性恶性疟疾防治全国协作会议,组织60多家科研单位协力攻关,制定了三年科研规划,称为“523任务(523项目)”。“523”办组织全国七大省市筛选中草药3200多种,亦有人做过青蒿,认为无效而放弃。
“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1969年,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药研究任务;这位已经在此默默无闻工作了14年的女研究员迎来了事业的春天,担任科技组组长。

接受任务后,她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

当她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使她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

七十年代中国的科研条件比较差,为供应足够的青蒿有效部位用于临床,她们曾用水缸作为提取容器。由于缺乏通风设备,又接触大量有机溶剂,导致一些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为了尽快上临床,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她和科研团队成员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确保临床病人的安全。当青蒿素片剂临床试用效果不理想时,经过努力坚持,深入探究原因,最终查明是崩解度的问题。改用青蒿素单体胶囊,从而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她和同事终于在1972年从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157℃的活性成份,她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这年3月8日,全国523办公室在南京召开抗疟药物专业会议,她代表中药所在会上报告了青蒿No.191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结果,受到会议极大关注。同年11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会议上,她报告了30例临床全部显效的结果。从此,拉开了青蒿抗疟研究全国大协作的序幕。青蒿素的发现不仅找到了一个能解决抗性疟疾的新药,而且为寻找新的抗疟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经全国协作,验证病例达二千多,确证为“高效、速效、低毒”的抗疟新药。
在研究青蒿素化学结构中,她于1973年首创其还原衍生物——双氢青蒿素,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由双氢青蒿素结构中的羟基得以制备各类青蒿素衍生物,增效并扩大生物活性,促使当今国内、外对青蒿素类药物研究不断深入,更好为人类保健作贡献。经过七年努力,创制出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又复燃率低至1.95%的新一代抗疟药,其片剂具有更突出的“高效、速效、安全、剂量小、口服方便、复燃率低、研制简廉”等优点,特别是经药效学及临床研究,证实最便于病人口服的片剂,在“安全、有效”上,胜于当前注射给药的同类衍生物,被认为是当前青蒿素类药物之优选者!该药于1992年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已大批生产,经销国际市场,反映良好,被认为是“国际上治疗各型疟疾的较理想口服治疗药”。

她仍是“三无”科学家——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洋背景,没有院士头衔。但不影响她唯一的追求:抗疟、治病。

“板凳甘坐十年冷,一朝闻名天下知”。2011年9月,国际医学大奖——诺贝尔奖的风向标——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颁发给她,以表彰她为挽救数百万疟疾患者所作的巨大贡献。这是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授予中国科学家。2015年10月,她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她,名叫屠呦呦,今年85岁了。
佛说: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其实,人不可能完全无欲无求,关键在于追求的应该是“本源”,不能舍本求末——科学以服务人类为本,做人以修养品德为本。如曾国藩的“八本论”(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曾经,有一个人为了得到美丽的蝴蝶,便买来一双跑鞋、一只网子,穿上运动服,追逐奔跑了很久很久,终于在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中抓到几只。可是蝴蝶在网子里恐惧挣扎,丝毫没有美丽可言。一有机会,蝴蝶就会飞走。这就叫“追求”。
另一个人也很喜欢蝴蝶,他买来几盆鲜花放在窗台,然后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品着香茗,望着蝴蝶翩翩而来,心情犹如吸蜜的蝴蝶。这就叫“吸引”。

我们生命中的一切所愿,其实不应该用“追求”,而应该用“吸引”。“追求”,是从自我的角度考虑,忽视了事物内在的基本规律,常常事与愿违;“吸引”,则是从完善自我、奉献自我出发,顺应天理,实至名归,因而皆大欢喜。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作者:刘定才。土著民经作者授权发表本文,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其它平台转载,需经作者本人授权。

【告示】
土著民粉丝微信系列群火爆组建中。如果您想加入微信群,请回复“加群”,扫描弹出的小蜜蜂二维码,加好友后,小蜜蜂将会拉您进对应的群。

土著民微信群家族(持续壮大中):〖天天原动力〗〖文史读书〗〖教育天地〗〖运动休闲〗〖创作空间〗〖语言与沟通〗〖志愿者联盟〗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有惊喜


    关注 土著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