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于工”移不动的“山”

 

讲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小胜家联合装置车间技术员于江涛的故事。...



江涛,男, 39岁,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联合装置车间第四常减压装置工艺员,炼油专业工程师。曾连续3年被评为“齐鲁石化劳动模范”,前不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的故事在齐鲁年轻人中广为传播,很多青年职工更是把他奉为偶像,他的专业和敬业精神更是被大家推崇,做为受劳模光环影响下的亲密“战友”,小编笔下的于江涛又会是怎样的呢?


在开始之前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于江涛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证书吧。顺便科普一下。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和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光荣称号,是中国工人阶级最高奖项之一。
这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不是金光闪闪呢?
再看看证书,同样的装裱,不一样的内涵哦。


如此荣誉的背后,是于江涛多少年来,日日夜夜的付出,要有何等的努力,才能换来如此的佳绩。而我们的于劳模只轻描淡写的说了句,“荣誉是大家给的,他只代表了我的过去,现在奖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在今后要做更多的事情才能对得起企业的培养和信任~!”
看看于劳模,领奖所在地的场景吧!是不是也非常高大上呢?
让我们进去看看里面的情景吧!
1


年立志,不废时间,不负青春
大家一定很感兴趣,于劳模年轻时候的样子吧





看那时候的青葱少年,17岁下厂,都还未成年。于劳模那时候真的好年轻,就像现在的我们。不过劳模就是劳模,六年过后,于江涛已经是身经百战的班长了。
年轻时候的于江涛都做了啥?于劳模的哥哥于波涌也是联合装置车间的职工,他跟小编说,弟弟每天就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学习,成为最年轻的常减压技师;再学习,把兴趣融入实践中,让电脑成为工作帮手。多干多琢磨,勤学勤动手,有跑烂的鞋,没有跑断的腿。保持手脚的麻利,保证大脑的活力。
2


朝再看,稳打稳扎,百炼已成钢


现在的于劳模,更加的成熟干练,处理问题,沉着冷静,指挥生产,有条不紊。


认真,是于江涛最大的优点。哪怕只是写交接班日志。他会把当班发生的问题,问题处置过程,都详细的列出,未能解决的问题处置建议都一一记录,方便其他值班人员了解情况。


每一次异常情况的出现,于江涛都不会放过,几经琢磨,反复论证,直到将问题解决。工艺组安排的流程动改,他几乎都是亲力亲为,用他的话说,我从班组里出来,跟班组同事一起干活很享受。而于江涛就是一个很享受工作的人。







于江涛几乎每天都要爬到40多米的平台进行检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不放过任何潜在的风险。
用劳模的哥哥于波涌的话说,”我弟弟每天都闲不住,劳保鞋、工作服根本就不够穿的,我的衣服、鞋子都给了他。“是啊,天天泡在现场的人,哪能不费鞋,不糟衣服的。
3


为匠心?执着热爱,追求极致,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作为生产技术骨干,于江涛参与了多项优化攻关技术项目,先后提出参与20余项技术改造和生产优化项目


担任副组长的劳模创新创效工作室两年来通过一系列技术攻关,累计为企业创效近2000万元;齐鲁石化实施炼化一体化优化的一个项目,在于江涛的积极努力努力下,历时4个月圆满完成,受到公司表扬。


于江涛与工作室成员一起探讨四常电脱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下一步攻关重点要从完善和优化电脱盐注水、切水及反冲洗流程入手,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电脱盐罐的界位,从而实现降低含盐污水带油的目标。
          现如今,凭借
自己的努力成为工程师的于江涛,又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变得更加敬业,更加专业,独具匠心,不断前行!
于江涛的成功很难复制,但是劳模精神值得学习,而根据小编多年共事观察所得,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下面三点,不展开。供各位青年朋友理解。
经验
热爱企业,热爱工作
不断思考,解决难题
不断学习,提升水平




千万别眼高手低,坚持不懈才会成功哦!


    关注 齐鲁胜炼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