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匯┃今日小滿

 

物致於此小得盈滿...



腔調 設計
《文格酒店空間設計第179期》
步屧隨兒輩 臨池得憑欄
久陰東虹斷 小滿北風寒
點水荷三疊 依牆竹數竿
乍晴何所喜 雲際遠山攢


花事
凌霄花石
(別名紫葳、女藏花、凌霄花、中國凌霄、凌苕)
茶韻
太平猴魁
小滿,夏熟穀物籽粒開始飽滿。時至於此,降雨增多變大,要避免過量進食生冷食物,送上大杯的太平猴魁,雨季里添一份快慰。
物賞
瓷枕
炎炎夏夜,煩躁不安,令人無法入睡。幸好現代科技給我們帶來了空調電扇,幫我們消夏納涼,那麼古人又是如何消夏納涼的?古人講究“心靜自然涼”,又發明了扇子、竹席、瓷枕等消夏設備,加上沒有溫室效應,古人的夏天,也過得清爽宜人。

瓷枕是床上用品,一般內部中空,下端又有孔穴可以透風,四周又可透氣,加上瓷有透涼的優點,因此瓷枕是古人夏季首選的寢具,它一開始不是消夏納涼的,發展到後來卻是以納涼之用居多。瓷枕最早出現於隋代,同其他日用陶瓷一樣,伴隨着制瓷工藝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唐朝的大量生產,兩宋及金元時期的鼎盛,至明清時期優異制枕材料出現而退出歷史舞台。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醉花陰》寫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的詞句,玉枕便是青白釉枕,因其清白如玉,所以比喻作“玉枕”。印證了瓷枕已是人們納涼的寢具。

在造型上,瓷枕有長方形、腰圓形、半月形、雞心形、四方形、六角形、八方形、橢圓形、銀錠形等,也有塑成嬰孩、卧女等人物形,卧虎、卧龍、雙獅、壽龜等寫實形以及雕鏤成宮殿、戲台等建築形。其造型精巧,製作細膩,令人嘆為觀止。比如說宋朝就有“張家造”、“趙家造”、“王家造”等等很多做瓷枕的。現如今看來千餘年前宋人生產的瓷枕仍可謂之“美不勝收”,比如一鷺鷥置身蘆葦之中,雙腿岔開,回首相望,用筆寥寥,一派生機;一孩童持竿垂釣,神情專註,幾條小魚欲咬欲溜,意趣盎然;兩束萱草,豐滿柔韌,舒展大方……無不流露出送人的情趣,安逸,不尚浮華。

瓷枕的造型與紋飾無不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中文化、習俗、時尚、追求等方面。這一點尤其以帶有文字紋飾的瓷枕所表達出的最為明顯,再沒有比文字裝飾更能直接反映時尚的了。唐代的銅官窯,也就是長沙窯中,常有書寫詩歌的,許多詩還可以在《全唐詩》中查到,顯然,這與唐代詩歌興盛有直接聯繫。而宋枕,卻大量書寫詞曲,如磁縣出土個瓷枕上寫着“左難右難,枉把功名干。煙波名利不如閑,到頭來無憂患。積玉堆金無邊岸,限來時,悔後晚,病患過關,誰救得貪心漢。”你們聽聽:“煙波名利不如閑”,可見宋人有點兒看破紅塵了。於是,大宋江山就成全了趙佶這位國政庸碌無為,藝術卻頗有造詣的皇帝。

然而,隨時間更迭,瓷枕被柔軟舒適的枕頭替代,完整品極為少見,若有,那也是極其珍貴的傳世品了。
金  磁州窯綠釉詩文枕  山東省博物館館藏


閒情雅事
宗教遠足
宗教的產生是人類精神活動的產物。早期人類對風雨雷電、江河湖海、高山巨川、日月星辰等理解不深,從而產生敬畏,繼而開始膜拜、祈禱活動。人類自從脫離動物界變成理性動物後,就開始了對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自身的來龍去脈的思考。宗教遠足是以取經拜佛、尋仙求福、佈道施法為目的的一種古老的旅行方式。它歷史久遠,即使是今天,也是一種影響深廣的旅遊方式。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朝廷的提倡,佛教逐漸興盛起來。例如在南北朝,僅建康一帶就有寺廟500餘所。唐代詩人杜牧有一首《江南春》云:“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詩中所記,便是當時時尚的真實寫照。當時曾把官賜者稱為“寺”,私造的叫“招提”。後來通稱佛寺為“剎”,故寺院也有梵剎、禪剎、古剎之稱。剎是梵文音譯,意為土田、國。

佛教寺廟大多建在名山之中,故有“天下名山僧佔多”之說。葛洪在《抱朴子•金丹篇》中所描述的道教中的“仙境”:華山、泰山、霍山、恆山、嵩山、少室山、長山、太白山、終南山、女兒山、地肺山、王屋山、抱犢山、安丘山、潛山、青城山、峨眉山、經山、天台山、羅浮山等等,也大多為中國的風景勝地。

為求風調雨順,免受災禍襲擾,古人很早就開始了祭祀山神的活動。據史籍記載,當時,有451座山被奉為山神祭祀,貧民和統治者都不例外。據《史記•封禪書》載:“天子祭天下名川大山,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其疆內名山大川。”各種寺廟古剎依附於名山,形成“天下名山僧佔多”的客觀現象。反過來,名山之所以有名,則大多因為其擁有眾多的古剎名寺。自古民眾遊覽名山,大多也是因為他們要朝山進香。即使到了如今,情況依然如此。這也應驗了古人之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魏晉時期,廟主和寺廟擁有許多特權,如土地、薪俸、商貿、高利貸等。一時間,寺院經濟發展迅速,這樣就為宗教旅遊提供了經濟和物質條件。取經、傳經和修行活動日益頻繁,許多僧人和信徒都加入到求法修行的旅行者隊伍中來。

魏晉時期佛教旅行活動,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為傳經、取經而從事的旅行活動。這個時期,因為海陸路比較發達,所以不少國外僧人來華傳經。最早從陸路來華傳經的是大月氏(今阿富汗)使者伊存,他於西漢末年到達中國。隨後苧法蘭、攝摩騰兩人由敦煌東遊長安、洛陽,他們死後安葬在今河南白馬寺。三國孫權時代,陸續有僧人從越南等南亞地區漂泊而來。其中天竺(今印度)人菩提達摩,來到中國後,對中國文化影響較深。史書記載,他先後到過廣州,建康(今南京)等地的寺廟,最後落腳河南嵩山。在嵩山,他開創了靜坐修行的佛教禪宗派,並創立了享譽世界的少林武術。

這一時期的外來傳經者,促進和繁榮了我國佛教文化,同時也推動了我國僧人西行求法旅行的步伐。據考證,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位西行求法者是曹魏時代的朱士行。他是潁川(今河南)人,平日在誦經念法中深感有些讀本上下缺乏連貫,每每看到外來傳經者的身影,便動了出國求法、尋本溯源的念頭。繼他之後,又有康法郎等數十位僧人分別去了西域、印度等地求法,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山西平遠郡武陽名僧法顯,他根據自己所見所聞撰寫的《佛國記》,對當今研究南亞古代史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魏晉時期外來僧人傳經和中國僧人西行求法,標誌着中國首具規模的國際旅遊是從宗教開始的。為促進中國佛教的發展和中外文化的交流開了先河。

除了僧人的西行,佛教旅行的另一種形式就是本土僧人在自然山水中修身養性、清談佛理的旅遊。當時有名的僧人旅遊家分別有於法蘭、支道林、釋道安、慧遠等人。他們認為,“山水可以休閑”,可以養性,在自然中品味山水,切磋禪理,是高僧的一種風度。

慧遠是釋道安的高徒,四十五歲時,為弘揚佛理,他告別師傅隻身南下。慧遠路過廬山時,“見廬山間曠,可以息心”,於是就在西林寺築龍泉精舍,後又遷東林寺。在長達36年時間裏,慧遠“跡不入俗,影不出山”,闡揚佛理,遂成遠近聞名的南方佛教中一重要派別的代表人物。

道教是中國本土教。在秦漢時期,為求長生不老,秦始皇、漢武帝就曾派高士走訪奇山異水,人們將這些高士的活動稱為仙游。魏晉時期,隨着道教的興盛,參加者不僅有道士,文人墨客、宦海官吏、普通百姓都加入到這一行列中來。

葛洪是東晉時期著名的道教領袖,擅丹道,習醫術,研精道儒,學貫百家,思想淵深,著作弘富。他不僅對道教理論的發展卓有建樹,而且於治術、醫學、音樂、文學等方面亦多成就。

為了搜集道教的神術仙方,葛洪“不遠數千里崎嶇冒涉”,廣游天下名山,廣結天下朋友,終於得到不少仙養典籍。據說,在他八十一歲高齡去世時,眾人仍觀“其顏色如生,體亦柔軟”。

由於宗教的興盛,各地寺廟、道觀不斷湧現,普通信徒也日漸眾多。這些信徒雖然不能像教長方師那樣去雲遊四方,但一旦農閑之時,尤其是節假祭祀之日,去宗教聖地參觀朝拜甚眾,使得宗教旅行的規模日漸擴大。但宗教旅遊真正盛行起來,還是經濟文化都興旺發達的隋唐時期。

到了唐代,禪宗開始興盛,禪僧尋師訪道之風蔓延。行腳成為當時的一種特殊的修行方式。禪僧的行腳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遊山玩水,他們四處遊歷,往來於各宗師名派之間,切磋佛理,增長見識,開闊心智。

禪宗行腳的這一獨特的修行方式,是禪宗根本思想的體現。禪宗強調“無住者人之本性”,所以在修行上“貴自求不貴他求”、“貴行解不貴知解”、“貴超聖不貴住聖”。

所謂“住”即意念定住在某一點上。禪宗認為,人若擁有什麼,“心”就會被什麼所縛住,人所擁有的東西越多,“心”被系絆的東西也越多,只有把所擁有的東西減少到最低點,人的心才會無過多雜念,才能真正做到六根清凈。因此,行腳僧通常是通過雲遊方式,去體驗那種閑雲野鶴、無牽無掛的禪的境界。因禪僧的此一行為沒有任何功利目的,所以他們得以與山水做伴,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禪僧們日日漫遊于山山水水之間,日常月久,吸取大地精華,煉就非凡修養,對山水草木的感受自然與普通人不一樣。這種不同,反映在他們所寫的詩歌當中,能看到與傳統的文人山水詩歌的區別,為我國古代詩壇增添了新的內涵。

他們往往以佛寺為題,選擇的意象電總是幽谷深山、荒寺白雲、月夜寒松之類,以從中體會到禪悅和禪趣。如黨建有一首《題破山寺後禪院》,詩曰:“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唯聞鐘磬聲。”此詩極言山寺之寂、之靜、以突出禪機禪味,實為寫山寺的名篇。其他還有:《贈琴僧》“太古清音髮指端,月當松頂夜堂寒,悲風流水多嗚咽,不聽希聲不用彈”;《忘惶》“方春不覺來朱夏,秋色蟬鳴翠影斜。夜來風急柴扉破,滿地霜鋪落葉花”;《半窗松影半窗月》“半窗松影半窗月,一個蒲團一個僧,盤膝坐來中夜後,飛蛾撲滅佛前燈”等,都是描繪虛靈縹緲禪的意境之佳作。

因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發達,唐朝佛教僧人西行求法出現新的高潮。一批佛教旅行家將自己的游跡延伸得更遠,行腳行到國外。這類旅遊當中,往往因路途遙遠艱險,使其披上一層神奇色彩。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唐僧的原型玄奘,就是這種旅行的首倡者。

玄奘(600-645),俗姓陳,名褘,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人,生於儒學家庭,自幼聰慧過人。據說他八歲時,父親給他講《孝經》時,講到“曾子避席”,玄奘忽然整理好衣服,站起來立在一邊。父親問他:“怎麼啦?”玄奘說:“曾子聞師命避席,吾今奉慈訓,豈敢安坐?”玄奘遍學了傳入中國的各家經論,看到其間諸多相異之處、不同之說,便立志要解決這些分歧。他選擇西行求法的道路,希望在印度能找到統一國內佛教異說的經典。

公元629年,玄奘離京西進,在高昌王和西突厥可汗等西域首領的協助下,穿越西域十六國,越大雪山,又歷十餘國,進入北印度的濫波國。公元633年,玄奘到達印度當時的佛學的中心那爛陀寺,該寺常住僧就有數萬人。玄奘在該寺學習哲學、佛學、邏輯、醫學、工藝、音韻等多方面知識,過了五年,成為精通五十部經論的十大德之一。繼而,玄奘離開那爛陀寺,先後去東印度、南印度和西印度遊歷,最後又回到爛陀寺。在那爛陀寺內,他有機會跟主持戒賢學習了《瑜伽師地論》和其他大小乘經,實現了玄奘在國內時的願望。

經過這一番學習,玄奘對瑜伽和中觀達到融會貫通的地步,並著有《會宗論》。由此,玄奘在印度的名聲很大。後又寫了《制惡見論》,被戒賢讚歎為“天下無人能敵”。玄奘在印度時,曾經有一位外道順世論者將四十條論點掛在寺門口,邀人辯論,稱若辯不贏,將以斬首相謝。一般人都不敢去應對,只有玄奘去了。幾番來回,順世論者敗北,要求履約斬首,玄奘不允許,只要求他稟事佛法就行了。

玄奘回國之前,戒日王為他在曲女城舉行告別大會。會上,玄奘提出了他在《會宗論》和《制惡見論》中的觀點,十八天內,沒有一人提出疑問,大家便一致推薦並授予他“大乘天”、“解脫天”的榮譽稱號。

公元645年中國農曆正月二十四日,玄奘到達京師西郊,相迎者數十萬,人群擁擠,道路阻塞,玄奘等幾乎進不了城。當時唐太宗在洛陽,與太宗見面後,唐太宗要其把西域所見所聞寫出來,又勸他還俗從政,玄奘只答應了太宗提出的前一條。

玄奘回國時,帶回六百五十七部梵本經。玄奘回國後的近二十年內,共譯經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五十卷,另外還著有《大唐西域記》等作品,一些表、啟、書等則收入《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

玄奘的事迹,在唐代僧人中引起了很大反響,此後以玄奘為榜樣西去求法者前赴後繼,至死不渝。僅《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就記載有此類高僧六十人。他們面對艱難險阻,不畏懼,不退縮,不聽天命,以一種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虔誠胸懷,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成為後世代代相傳的歷史佳話。

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在唐代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因道教創始人為李耳,與唐皇同姓,所以道教在唐朝享有與佛教同等的特權。全國各地興建了許多道教祠院,尤其是“三官(天官、地官和水官)”廟遍布全國。“送子張仙”、“鍾馗捉鬼”、“八仙過海”等在今天都有影響的民間故事,都是起源於唐朝。受“道在山林”影響,許多著名道人如元丹丘、李治、皇甫松等人,或隱居山中或遨遊江湖,陶醉在大自然的神韻之中。從某種程度來說,與佛家相比,道家更領會山水之精華,更貼近旅遊之本真


南宋佛畫 唐玄奘取經圖
宜時宜室
炎炎夏日 茗茶消暑


美食
麻醬涼粉海參



民俗趣事
祭蠶
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因此江浙一帶在小滿節氣期間有一個祈蠶節。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蠶理為主。蠶絲需靠養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蠶極為興盛,尤其是江浙一帶。

蠶是嬌養的“寵物”,很難養活。氣沮、濕度,桑葉的冷、熟、干、濕等均影響蠶的生存。由於蠶難養,古代把蠶視作“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怒和養蠶有個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在四月放蠶時節舉行祈蠶節。
溫馨提示
文格小編提醒您:
此時氣溫明顯升高,降水以開始增多,已進入運氣學中的“三之氣”,主氣是少陽相火,客氣是厥陰風木,屬風屬火,宜清淡利濕熱養陰食物為主,少劇烈運動,建議順應夏季陽消陰長的則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證睡眠時間,以保持精力充沛。同時,多按壓勞宮穴、中沖穴、三足里以緩解疲勞、去熱清心火以及養陽。

圖文源於網絡、文格酒店空間設計,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格酒店空間設計將建築、室內、陳設、照明、禪學、生活與您分享,搜羅一切有關設計與生活的話題。

更多資訊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公眾微信號:wgspace

聯繫方式:0755-26666880 0755-26666289

網址:www.wg-space.com
以空間營造的方式傳承文化


    关注 文格空间设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