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领域为什么不会诞生下一个BAT?

 

下个五年,20万亿邀约,让国内大健康产业一下子成为了香饽饽,甚至被很多人称为下一个BAT诞生地。然而,现实似...





下个五年,20万亿邀约,让国内大健康产业一下子成为了香饽饽,甚至被很多人称为下一个BAT诞生地。然而,现实似乎并不乐观?



行业政策:发展相对滞后 环境仍不完善

在我国,医疗是一个高度受政策管制的行业,资本介入并不意味着就能成功。我国支持医疗行业的政策环境并不完善,卫计委在去年发布了“肿瘤高通量测序试点”名单虽然体现了相对的开放政策。但为了支持行业发展,政策的步子还可以迈的更大一些,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在政策的引导下,建立市场竞争的技术标准。

另外,我国的医疗政策对标发达国家来看至少晚两年时间,医疗政策的桎梏,导致我国的医疗行业发展相对落后,目前甚至越来越多的国民开始考虑出国看病。以美国为例,相对宽松适宜的行业政策,使得美国医院在技术水平、医疗环境,以及管理制度等各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

所以从行业政策来看,近年来,尽管我国医疗政策不断放行,但距离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所以,医疗行业的发展显得束手束脚。行业政策的外部环境桎梏,注定了我国医疗领域不会出现下一个BAT。

国情:医疗供给结构扭曲

近年来,我国民营医院的数量虽然在飞速增加,但是相对公立医院来说,相差仍旧太远。这与医疗行业的发达国家美国相比恰好相反。在我国医疗资源并不集中,三四线小城市尤为落后,如此一来,社区医院、乡镇医院甚至赤脚医生反而更能深入群众。但是,医疗行业门槛高,这些基层医生能力相对较弱,很难得到认可。

目前我国的医生缺口非常大,在巨大的供给短缺下,医疗行业的发展想加快速度是非常困难的。中国医疗供给结构相当扭曲,高质量医生以及医疗设备集中在大城市三甲医院,而小城市则相对落后,但是,三甲大医院的医生数量有限,这就进一步加大了供给的短缺。

和BAT所在的互联网行业相比,我国的医疗行业资源的分配不均,供给结构扭曲,使得我国医疗行业发展的内在环境受限,发展不成BAT显然理所当然。

行业特性:负反性与非抗周期性

其实医疗行业与BAT这种互联网企业不同,例如,某宝的促销活动,用户原本只想买一件商品,但是折扣优惠可能会使得用户再买很多其他商品,而在用户体验良好的情况下,接下来会在该平台买越来越多的商品。但是医疗行业不同,用户只想通过医院等机构将病治好,而治好病之后,即使体验良好,用户也不再希望当然也没有必要再回到该医院消费。

而且医疗行业并非一个常青的、抗周期的行业,虽然目前来看,我国医疗健康行业在持续快速增长,但并非一直在增长。2012年由于经济形势特别不好,政府控费,医保也随之控费,我国医疗行业就出现了负增长。

互联网的特性是轻资产的可复制性,并可在短期内筑起核心护城河,打造出赢家通吃的局面,而医疗行业不同,自身的负反性以及非抗周期性和重资产性使其发展不可快速复制,也就是说医疗领域的发展并不能如BAT一般快速扩张并形成领先优势。

如此看来,虽然医疗健康行业被大众广泛看好,但是受国家政策、国情以及行业特性的桎梏,医疗健康另领域并不能像互联网企业一样,有某家企业成为BAT般的行业独角兽。


    关注 健康产业调查员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