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的北京话

 

“幽默”与“讽刺”的不同之处在于:“幽默”比较委婉,不像“讽刺”一样...



“ 幽默 ” 与 “ 讽刺 ” 的不同之处在于:“ 幽默 ” 比较委婉,不像 “ 讽刺 ” 一样直露、尖锐,听话的人要琢磨一下才能明白什么意思。如果不是老北京人,可能根本就听不明白话里的意思。

例如北京人把不实在、糊弄人的事称之为“汤儿事”。老舍的小说《我这一辈子》里有一段话:“在这群不够本的人们里活着,就是个对付劲儿,别讲究什么真事儿,我算看明白了。还有个好字眼儿,别忘了:‘汤儿事’。”原来老北京有句歇后语:娶媳妇熬东瓜——汤儿事,娶媳妇设婚宴招待亲友,本应上八碟八碗,不上山珍海味,起码也得上鸡鸭鱼肉,可是有那么一位吝啬鬼却上了一盆东瓜汤,你说这不是糊弄人吗?于是就有了“汤儿事”这个词。
北京话里还有一句“哩格儿楞”,恐怕会让外地人听不懂,例如“少跟我来这哩格儿楞!”“哩格儿楞”的意思是“花言巧语”,“油嘴滑舌”。过去北京人爱唱京戏,京戏唱腔开始时有京胡等乐器演奏的“板头”,唱腔中间也有“过门”,票友们练唱时以口舌代乐器,但不是唱作“哆来米法嗖拉西哆”,而是唱作“隆哩格儿楞”。这类过门往往挺长,曲调委婉,绕来绕去,所以北京人就用“哩格儿楞”比喻某些人的花言巧语。
还有一个 “五脊六兽”,也是北京方言中特有的词汇,本意是 “难受”、“烦燥不安” 的意思,常用来比喻闲的难受,得意忘形、犹豫不决。

如 “这些矛盾在他心中乱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兽的不大好过。”(《四世同堂》)

“可是,我舍不得我的活儿,一天不干活,就五脊六兽的。”(《龙须沟》)

“六兽” 是指宫殿屋脊上装饰的琉璃小兽。从戗脊下端往后数,依次是仙人骑凤凰、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走兽的数目不一定是六个,清代规定:仙人后面的走兽按七、五、三设置,建筑物等级越高,走兽数目也就越多,最低等级的建筑只设一个。太和殿最多,为十个,这些走兽个个奇形怪状,北京人以此来比喻人的各种体态。“五脊”则是指五条屋脊。
主创、主演
原著:老舍
文学顾问:舒乙
艺术顾问:斯琴高娃
 
改编、主演:方旭
导演:佘南南
制作人:鲜明、佟颜
舞台监督:吴瑕
舞美设计:王琛
灯光设计:刘钊
灯光执行:陈诗悦
音效设计:周天纵
服装设计:侯云怡
服装道具管理:刘显萍
宣传推广:柳雨彤、方漪楠
欢迎通过以下合作方订票


关注方旭工作室,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关注 方旭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