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回顾 杜婉璐老师谈3-6岁孩子的自主性养成

 

觉察孩子自主意识的基础上,家长要给予恰当的保护,需要做到:克制、理解、探讨和不打扰。...







昨天晚上(12月10日),滋育儿童学能成长教练中心创始人、青少年成长心理咨询师 杜婉璐老师接受宝贝地图邀请,和来自宝贝地图的100余位爸爸妈妈们通过微信讲堂的形式,一起探讨了《3-6岁孩子的自主性养成》话题。

约1个半小时的在线聊天气氛非常热烈,很多妈妈们在活动结束后都表示,这场讲座让自己在早教方面获益匪浅,一些以往颇为苦恼的孩子教育问题也得到了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

看看妈妈们有多么激动:









应妈妈们的要求,小坐标特意将昨晚杜老师的讲座音频整理成文字,让妈妈们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杜老师分享的精彩内容。

《3到6岁孩子的自主性养成》


杜婉璐
滋育儿童学能成长教练中心创始人
10年幼少儿自主学能成长教育专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上海市注册催眠师
青少年成长心理咨询师
什么是自主性

有一句名言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说根据孩子小时候的脾气秉性就可以预测孩子长大后的行为表现甚至是一生。这句名言本身特别符合发展心理学的原理。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将儿童的个性发展分为了五个时期:其中3到6岁被称为“性器期”。
孩子到三岁左右的时候,大家会觉得孩子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时候孩子会很固执,非常的不听话。其实这是由于孩子自主行为能力渐渐成熟而决定的。自主行为能力的发展使得三岁左右的孩子出了自我意识,而且这种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烈。他可以很清晰地意识到我和别人是不一样的。

总之3到6岁的孩子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每天都在进步,他们的知识经验,认识事物的能力,语言,思维都在进步,这些都是孩子自主性形成的基础。

培养孩子自主性需家长接受和允许

接受和允许:接受孩子的自主意识;允许宝贝常常出现的不听话现象。

通常来说,我们更习惯于让孩子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听话的孩子习惯于顺从,但是这种听话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依赖,这种依赖在以后的成长岁月里会把整个家庭拖进一个怪圈。比如:孩子早上叫不起,吃饭需要喂,穿衣服需要家长搭配好,再给穿好等,这样的行为会延续到学龄前。孩子习惯了遇到问题就向家长发问而不是自己解决问题。
我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之前一直是一个听话的小姑娘,但是自从上了三年级以后学习越来越吃力,每天都得家长陪读到很晚,遇到问题后的第一时间就是问家长,尤其是语文的阅读理解和作文,没有任何思路。老师让写一篇关于公园三百字的作文,这个孩子描写公园就是很大很美有很多花。

后来我仔细观察这个孩子,发现孩子在很多时候已经没有自我感受了,他已经习惯接受家长的感受了。一旦碰到很多新的情景,新的事物,新文章,孩子有的就只有感官方面的感受比如大,香,圆等。孩子已近不习惯从自我的认知层面感受事物的深层本质。跟家长细聊之后我们发现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给予性的观点太多了,孩子的自主意识被屏蔽掉了。
在觉察孩子自主意识的基础上,家长要给予恰当的保护,需要做到:克制、理解、探讨和不打扰。

克制住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塞给孩子的冲动;

理解指的是家长尽量从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想成这样的想法,不急于去评判;

探讨跟孩子讨论,启发孩子更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以上三个问题在很多平台都讲得比较多了我们这里重点讲:不打扰

不打扰=尊重尊重孩子的探索欲望和探索行为,无论这种探索在我们的眼里是多么的幼稚。我们要首先不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塞给孩子,而是耐心地等待孩子形成自己的观点。

一个四岁左右的小女孩,妈妈喜欢画秘密花园和曼陀罗,孩子也跟着一起画,基本是乱涂一气,而且还会给自己的画起各种有创意的名字:动物城堡、月光美人等等。这个妈妈没有对孩子混乱的画作评价。很尊重孩子的创意,会把孩子的画作贴在墙上或者发在微信里,这个小女孩的注意力发展非常好,可以一个小时很专心地坐在那里。
平时我遇到更所的是被打扰的孩子。在被打扰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通常有一个明显状态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我们探究每个孩子成长发展的轨迹时,发现成长中经常伴随有亲密教养人的各种不放心,各种关注和嘘寒问暖,迫不及待地给予,甚至会在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去亲一下。这个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孩子慢慢地演变成主动寻求打扰,这才是最可怕的,这个在学龄期也会体现。主要表现为坐不住,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所有的事情都能引起孩子的注意,除了学习。所以不打扰孩子是我们特别容易忽略也是对孩子影响特别大的因素。
还有另外一种是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其实孩子的观点和感受是存在的,当你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的时候,他就会派生出其他的方式提醒你他的感受和观点是存在的,比如多动。总之,直到上小学之前,孩子的心理发展都会呈现出这样或者那样的变化,没有哪两个孩子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这个阶段需要家长对孩子密切关注。

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自主性

关键词:吃穿玩,交际,整理归纳,必要的责任

1、关于吃和穿:

3到6岁的孩子从生理上,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吃和穿的问题。

孩子从2岁到2.5岁就可以训练自己吃饭了,即使他可能在吃饭的时候会搞的一团糟,但是依然要鼓励孩子自己吃饭,这是孩子的本能,我们不能屏蔽。

要是这个时候我们帮他解决了吃饭的问题,未来就可能养成依赖的习惯。至于用勺子还是用筷子的问题,个人意见是尽量筷子,这个不仅是自主性的问题,还可以锻炼孩子手部的小肌肉。

很多孩子到了学龄,你会发现孩子写字很慢,其实不是孩子磨蹭,而是手部的肌肉协作能力跟不上,多用筷子可以加快孩子手部小肌肉的发育,对未来的写字有很大的帮助。穿衣也是一样,尽量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穿什么,也对自主性养成有很好的帮助。

2、关于玩:

我们首先要关注一下所有玩的里面孩子有没有特别喜欢的一两样,如果有就锁定一两样,如果没有我们帮他锁定一两样,重复给孩子玩。孩子可以在重复玩的过程中体会到规则,安全,快乐和成就。不要给孩子太多玩的项目和走马观花的旅游,这种会让孩子没有常性,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安全感。每天给的都是新花样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好事。
3、关于社交: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孩子有没有固定的小伙伴,孩子怎样融入一个新的圈子,孩子在圈子里出现问题怎样处理。

这里家长犯错的关键词:怕吃亏、代出头。

比如:我自己的女儿,有一次在和小伙伴玩的时候脸被抓伤了,我当时是把那个小孩子叫过来做了一些调节。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女儿总会和我说“妈妈我和谁吵架了,妈妈我今天被谁绊倒了”。一开始我是觉得他可能向我传递了一些信息,后来我意识孩子希望我理解他的感受帮助他处理。因为我曾很好的理解了他的感受并很好的帮他处理了那个场景。所以我意识到自己做的太多了。

正确的方式是:首先我们要帮孩子分辨事情的严重程度,然后接受孩子所有的情绪,给孩子一个保证,保证心理上会支持他。所以我们要交给孩子方法,鼓励他们自己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4、关于整理归纳和责任感:

当孩子有自己小空间的时候还可以教给孩子相应的责任。我们需要教给孩子自我管理方法,也就是每样东西,我们牵着他的小手告诉他,有固定位置。每天交给他要对物品进行整理和清洁工作。然后监督他自己完成这些工作。不唠叨,不打扰。这也是教给孩子有责任感,有独立意识,有边界感意思的好的日常训练法法。
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关于阅读:亲子阅读,尤其是母语,中文的亲子阅读。

坚持学习英文阅读固然很重要,但是母语的阅读也必须坚持,这样才能有底蕴,才能在学龄后自如地进行语文学习。
父母在关注孩子自主性培养的时候,应该要做到:

1、信任。也就是不无端焦虑,相信孩子可以做到,即使现在做不到通过引导和努力也一定可以做到。

2、觉察。随时觉察到孩子的困难和不良情绪,帮助孩子做调整而不是代劳。

3、评价标准一定要客观,杜绝大而空的赞扬。赏识教育的客观标准:幼儿园老师或者小学老师评判孩子的标准。因为你的标准如果和这些集体标准不同的话,当孩子进入集体后,孩子会有失落的情绪,甚至会自卑。这些自卑和负面都是不必要的。所以帮助孩子适应环境可以从给他一个准确的评价开始。

Q&A

1、问: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在大家面前大声说话,表演节目,有自信?

答:如果孩子比较胆怯,我们采取多鼓励,不评价的方式,过段时间应该会有所缓解。

2、问:自主穿衣的话,孩子不能准确的把握好冷暖?

答:我们给出孩子建议,让孩子思考,自己决定。如果孩子没有采纳家长的建议,也没有关系,当孩子感受到冷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的提醒孩子这个感觉就是冷,这个温度应该适合穿的衣服是什么,然后问孩子以后是不是要注意一下衣服的搭配。这个时候家长的建议,孩子觉得是在帮他。

3、问:两个孩子如何教养?

答:首先:公平,扁平化的管理,同时管理老大和老二,要完全的公平和公正。不要有老大应该让着老二的思路,因为老大再大也是孩子。如果不能完全的公平,那就采取金字塔的管理方式,给老大一定的责任,看护弟弟妹妹的责任。弟弟好或者妹妹好,那是因为老大做的好。弟弟或者妹妹不够好,那是因为老大做不够好。爸爸妈妈对老二不做直接的管理,只管理老大就好了。这样可以保证老大有很好的责任感。

4、问:由于奶奶的担心,一直喂饭,孩子三岁了还不会自己吃饭?怎么办?

答:因为在孩子自主吃饭的敏感期,我们错过了,所以我们不能责怪孩子。现在我们需要把吃饭这个行为作为一项任务,需要我们同时调动孩子的意志力去完成这项任务。需要不停的鼓励孩子自主吃饭的行为。但是一定不能批评,一定要以鼓励拉动为主,调动孩子的成就感,调动孩子征服吃饭这件事情的欲望。




    关注 宝贝地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