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谈谈信念这桩子事儿  江花胜火(01)

 

我把AmyCuddy的演讲放在我的桌面上,隔段时间就打开看看,她用真实的故事告诉我,真的是一切皆有可能。...



相信自己,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比如我们常说的,相信自己成功你才能成功。但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并没有太大指导意义——很多问题不在于对于不对,而在于我们有没有把问题真正细化后详细的讨论。任何的泛泛而谈其实都挺假大空的,只能暴露出我们无力细致分析的无知罢了。

比如相信自己这个信念,可以细化为「相信以自己现在的能力能搞定」和「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最终肯定能行」,而两个不同的信念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动机心理学上就有类似的结论。

我们在「轻装上阵」里提到的霍尔沃森教授提出人的智力分「实体论」和「渐进论」,就是关于对自己的信念的一个例子。实体论者相信一个人的智力是个不变的实体,没什么方式可以改变它,你或者聪明,或者不聪明是已经注定或确定的。渐进论者则相信聪明度是可塑的——人们在任何人生时期都能变得更聪明。

轻装上阵 | 七年(03)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信念,相信自己的智力能提升,或者不能提升。但就这样一个简单的信念,却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实体论者相信智力无法提高,那么自己现在拥有多少就会非常重要,所以他们会努力的表现出聪明的样子,从而获取别人的肯定,确定自己是聪明的。但想要表现的聪明,就必然会努力去做自己觉得可能成功的事情,尽量回避困难、失败和挫折;而回避的意思是,当感觉自己可能失败的时候,或者干脆在一开始就放弃,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或者会在稍遇问题的时候就心生怯意,早早地打退堂鼓。

而但凡做过些事情的人都会知道,成功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和坎坷。拒绝可能的失败,也就拒绝了可能的成功,把自己绑在过去的辉煌上,用漫长的岁月去反复的回味——如果曾经有过辉煌的话。

渐进论者则恰好相反。他们相信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在努力下边的好一点,更好一点;即使现在做的不好,甚至很滑稽很丑陋,但经着自己慢慢地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就算最后拼了全力还是失败了,至少在这个拼命的过程中,也会获益颇多——那些失败的教训,往往比成功的经验更宝贵一些,更何况路上已经有很多的收益了。而这一切,都可以成为下一次努力的基石。所以他们不会花什么心思去证明自己聪明,反而更注重培养自己的技能,以及在每次努力过程中的收获。

所以,完美主义其实都是脆弱的。因着追求完美,他们是不敢冒任何失败的风险的——万一失败了就不完美了。而更具讽刺的是,这种胆怯和懦弱本身其实就毫不完美,只是这个事实被完美主义者们有意无意的忽视掉了。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很滑稽的人物,最美圣斗士美斯狄,他最得意的就是其身经百战而未被敌人损其肌肤——其实想想,他应该一直在挑战比他弱的多人罢,要不和黄金圣斗士比试一下,也能不损肌肤?

所以,当我们在说「相信自己」的时候要仔细区分一下,自己所说的相信到底是相信哪种。差之毫厘却可以谬以千里。这倒让我不禁警觉起来,我们刚从过去所谓「父不夸子」、「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理念里逃脱出来,每个家长都尽其所能夸奖自己的孩子,给予无条件的赞美,就像李开复当年在给中国家长的公开信里面曾经说过

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
认可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自己。
http://dwz.cn/33z35X

其实当我们反复的夸奖自己的孩子聪明的时候,是在把他限定在「智力是实体」的信念上啊。信念一事,多得是成长过程中的耳濡目染形成的未经特意或谨慎思考过的观点,也即所谓「间接理论」。而这些间接理论,直接构成了我们潜意识的一部分,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影响我们的各种决策。

那么,在我们意识到了这种问题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大道无门,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告诉我们应该做。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警觉,时时提醒自己。每当发现自己有实体论的念头冒出来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其实这不是真的,现代心理学早已证明,人是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的。只要经过刻意练习,人在任何方面有提高的可能——体魄、个性、智力、承压能力……也即,人在几乎所有方面都可以是渐进的。

那先天因素真的就一点用处没有吗?也不尽然,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比特写道:“智商的遗传度完全不会限制到其可变度的可能性。”换言之,即便你的基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你的智力起点(或初始性格),它却不见得能预示你最终如何。找到正确的方法,持之以恒的不断练习,人终究是能改变自己的。这时候我们要论道,也要论术,还有有耐心与时间为伴。在基因已经是不可改变的时候,为什么不向着那些能改变的方面努力呢?哪怕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给孩子做个榜样,为了她能不成为一个实体论者,我们也得努力让自己加油啊。

社会心理学家 Amy Cuddy 在 TED 上分享了一个自己的小故事。19岁的时候,她发生一场车祸,头部严重受伤,智商下降了两个标准差。所有人都告诉她她不可能大学毕业,让她退学。Amy Cuddy 拒绝接受,拼命的学习和工作,多花了4年的时间,最终大学毕业。毕业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硕士,期间各种曲折心酸历经艰辛,最终毕业后到哈佛大学教心理学。所以,作为脑壳从来没有被撞击过的我们,有什么理由说自己便是这样,没有继续努力提高的可能?

我把 Amy Cuddy 的演讲放在我的桌面上,隔段时间就打开看看,她用真实的故事告诉我,真的是一切皆有可能。

点击原文链接,观看 Amy Cuddy 的演讲。

今日题图:Boxing。

那野性的美!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东哥夜谈」:Dongtalks。欢迎关注东哥夜谈,让我们一起聊聊个人成长、职场、电影、音乐、运动等话题。
本帐号所有文章均为原创,禁止纸媒,即印刷于纸张之上的一切组织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的任何应用和衍生,同时禁止任何和纸媒体有转载协议的网媒转载和摘编。
关于本声明:http://t.cn/Rq2BqUo


    关注 东哥夜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