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TN评论第1期] 质子重离子投资节奏已明显过热 恐半数以上拟建项目会无疾而终

 

以我们的估算,未来三到五年,真正能够动工建设和建设好的质子或重离子中心,应该不超过10家...



据CPTN(重离子质子新媒体)粗略统计,目前公开见报的中国拟在建质子或重离子项目已经超过60家,加上一部分没有披露的项目,估计总数至少有七八十家。

就算我们仅仅按卫计委收到的57家项目申请来看,中国的质子和重离子也已经明显出现了“投资节奏”过热的势头。

请注意,我们说的是投资节奏过热,而不是总量过热。因为投资总量是否过热,目前还没有标准和共识。

按照之前有些专家最保守的估算来看,中国每个省份可以建两家质子重离子中心,那么全国差不多总数就是这60家左右。

但是这60多久家是不是要一窝蜂的同时出现,是不是应该在未来20-30年间有节奏、有秩序和有长远规划的出现,才比较合理?

以CPTN的估算,未来三到五年,中国真正能够动工建设和建设好的质子或重离子中心,应该不超过10家,其余这60家中至少一半以上,可能会无疾而终。

原因如下:

第一,质子和重离子放疗的市场和观念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育期,产能短期内突然放量,可能会造成医疗能力严重过剩。

虽然质子和重离子是公认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放疗技术,但其治疗价格高昂和适应症相对狭窄,是不得不正视的两个短板。

更主要的是,质子和重离子只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而绝大部分肿瘤患者都需要一个系统的整体治疗。对于这些肿瘤患者来说,质子和重离子不是华山一条路,而是众多选择之一。而且即使不选择质子或重离子,但在其他手段上获得加分项,那总体治疗效果可能也是一样的。

当然,对于一部分追求生活质量的高端患者来说,可能质子重离子是一个“刚需”项目,例如世界上质子和重离子治疗人数最多的病种——前列腺癌。患者为了未来20-30年间获得有品质的生活,愿意付出相对高昂的治疗成本。

另外,也有一些病人只有在重离子或质子上能够获得别的手段难以企及的效果,因此而成为“准刚需”,比如脊索瘤、眼癌、脉络膜黑色素瘤、无法手术的脑部肿瘤等等。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估计有430万例癌症新发病例,这些患者中可能会有一定比例的质子或重离子“准刚需"的患者。

因为中国肿瘤患者基数庞大,这部分“准刚需”患者可能能够支撑起几十家质子重离子中心的医疗供应能力。

但是问题来了,在放疗医生、外科医生和患者本人,这三类人群中,究竟要有多长时间的知识普及和观念传输,才能让符合适应症要求的患者会首先考虑质子或重离子放疗,才能让光子放疗医生和外科医生把适合的患者转诊到质子或重离子中心?

这个时间我们无法测算,但我们觉得三五年内恐怕不能实现。这可能是个长期工程,需要10年20年的逐渐渗透。

另外,即使上述这三类人群愿意选择质子重离子,那么还有三座大山等待着质子重离子的运营方或投资方去逾越。

一、何时能够进入社保报销范围,哪怕是部分报销;

二、治疗价格何时能够降低到合理区间,比如20万人民币左右;

三、治疗效果是否比其他手段好,要经过多少时间和数量的验证对比;

这三个因素好像还都是互为因果的,不能缺少任何一个条件。

对患者需求的估算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我们无法预知中国的医疗消费潜力有多大,但至少可以横向比较一下。

目前开展质子和重离子最多的分别是美国和日本,日本质子和重离子每年治疗患者总数在6000人左右,美国质子(目前只有质子)治疗患者总数才1万多人。

中国发展质子和重离子初期的五到十年时间,估计能够赶上美国目前的水平就不错了。

按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算,中国每年质子重离子治疗人数在4万人可能就是一个小峰值了。按中国新建的质子或重离子中心每年治疗2000人算,可能有20家就足够了。

第二,现在的很多投资主体缺乏对医疗投资的基本认知与耐心,一哄而上的发展有将质子重离子做成第二个伽马刀的风险。

目前,很多质子或重离子中心拟建项目是地产商主导投资的,但中国从来没有哪家成功的医疗机构是由地产商投资的。除了有圈地、圈牌照、占个壳资源的动机之外,很多地产商和相关投资机构甚至是没有资格去签署医疗设备购买协议的。因为按照相关法规规定,只有医疗机构才有采购医疗器械的权利。

如果按照这个要求去筛选,目前浮出水面的很多项目,如果不找到正规医院来主导,那么大部分都会胎死腹中,不会有正式开工的日子出现,更不可能获得卫计委的备案与配置证了。

此外,中国也不是所谓世界先进医疗器械的试验场,很多对质子重离子一知半解的投资机构在引进所谓世界最新技术的直线质子加速器系统,但有专家指出,这些系统在国外甚至连样机都没有制造出来,还停留在概念阶段,厂商也根本就没有加速器的制造经验与能力,却在中国市场上大量签单。

据我们的认知,医疗投资本身就不是一个高利润回报的产业,顶多算一个能够熨平经济周期的、获得长期稳定回报的产业,有些甚至是长期亏损,要靠其他周边产业来弥补的,还有一些的世界著名医疗机构,本身就是慈善机构举办的,靠社会各界的巨额捐款来维持运转。

世界上目前已经有60多家质子和重离子医疗机构,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大学医院或科研院所的下属机构,有着浓重的科研色彩,根本就没有商业回报的考虑,即使最近几年在一些国家出现了商业化运营模式的质子中心,但受制于高昂的设备采购和维护成本,其经营状态总体都不太好。

在没有打下一些质子重离子的技术与人才与市场的基础下,目前中国的很多项目一开始就是奔着赚钱去,甚至是赚快钱去的。

一定按照赚钱或赚快钱的商业模式去设计质子重离子中心发展方向,就很可能会大幅放宽适应症以拉升治疗患者数量,而过度放宽适应症就无法获得中国优秀的放疗医生和物理师的支持,而失去这些专业人士的支持就无法保障医疗质量,无法保障医疗质量就不能获得患者的青睐,而最终把市场做烂,出现变成第二个伽马刀的风险。

说了这么多,我们并不是想唱衰重离子质子这个技术,只是想表达一个观点,发展重离子质子放疗,应该依托强大学术能力医院系统,社会资本理性参与,有节奏、有秩序和有规划的发展这门能够造福更多肿瘤患者的技术。



长按上面二维码关注我们



CPTN:粒子线放疗服务平台

获得就医与传播等服务请点击阅读原文注册会员


    关注 重离子质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