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觉发育特点

 

1、单眼视觉发育:  出生时,视力很差,差不多是一尺指数。视觉中枢发育尚不成熟。视力在生后前几个月提高迅...



1、 单眼视觉发育:

出生时,视力很差,差不多是一尺指数。视觉中枢发育尚不成熟。视力在生后前几个月提高迅速。这一视力的提高依赖于视网

膜清晰成像,视觉刺激促使视觉中枢神经间链接的发育或退化,引起组织细化并建立与黄斑中心凹区域对应的高分辨率接收区

的外侧膝状核和纹状皮层。正常的视觉发育需要适当的视觉刺激,包括清晰视网膜像,且双眼视物等清晰。

2、 双眼视觉发育

双眼视觉发育与提高单眼视力相一致。人类纹状皮层中7%的神经元是双眼神经元,少部分是单眼神经元 双眼皮层神经元与视

觉联合区一起产生双眼立体视觉。建立正常双眼视觉需要清晰等量的视网膜刺激及双 眼正位。

已经发现双眼视和融像功能出现于生后1.5个月到两个月,而立体视的建立稍晚,在3个月到6个月间。

3、 新生儿眼位

生后前几周眼位是不稳定的。多数新生儿是正位或轻度外斜位,很少有内斜位的。出生时出现的外斜可以通过先天较强的融像

性集合来控制正位。对于内斜却很难控制,因为融像性的分开能力很弱。

4、 眼运动发育及平稳追随运动不对称

婴儿典型的眼球运动由扫视运动构成,是分散不稳定的且没有平稳的追随能力。最初,扫视不准确,在婴幼儿期不断完善。平

稳的视觉追随运动在4到6周开始发育,大多数婴儿在2个月时有准确,平稳的追随能力。 水平方向平稳追随从颞侧到鼻侧移动

目标的能力比追随从鼻侧到颞侧方向 的发育早。这种鼻侧向稳定追随发育迟缓称作平稳追随不对称,且只出现于一眼遮盖单眼

视 的状态。

5、 皮层抑制

斜视或单眼模糊的视网膜像,导致不相似的物像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应区。如果两视网膜像间的差异太大而不能被融合,视觉

上的不成熟就会压抑模糊或斜视眼皮层活动。这种皮层抑制通常包括视觉区域的中枢部分被称为皮层抑制。 落入抑制区的物像

不会被感知。形成的区域叫做抑制暗点。抑制只出 现于双眼状态且主导眼主动注视或“固视”的情况下,当主导眼被遮住抑制

就消失。

儿童视力发育标志——重要的里程碑

年龄

视觉发育标志

0~2月

瞳孔对光反射

简单注视及跟随

急动性扫视运动

眼位:隐斜较常见,内斜相对少见

2~6月

中心注视及追随运动(母亲的面孔)

精确的双眼平稳追随运动

单眼平稳追随运动不对称:颞侧方向迟缓

精细的视动性眼球震颤存在

眼位:正位或伴有轻度外斜不伴内斜

出现内斜即视为异常

6月~2岁

中心注视,能触及玩具食物等

准确而平稳的追随运动

眼位正位

3~5岁

视力20/40 双眼相差不超过2行 snellen视力表

>5岁

视力20/30 双眼相差不超过2行 snellen视力表

6、 出生后视觉发育

正视化

新生儿呈远视,相对于角膜和晶体的屈光力来说其眼轴较短。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尤其是前几个月,眼轴快速增长,远视度数

随后下降。视网膜像逐渐清晰聚焦的过程称为正视化。

7、 婴儿视力的标准值取决于所使用的检查方法

选择性观看(PL)与视觉诱发电位(VEPS)是两种有效测量婴幼儿视力的方法。使用PL法检查,新生儿的视力估计约为30秒

弧(相当于snellen视力表中20/600)生后的前三个月视力迅速提高到20/120。 接下来稳步提升, 12个月时达到20/60。1.0

(20/20)的视力要到3到5岁才能达到。相反,VEP研究描述了更快速的视力发育。但VEP可能会高估婴儿视力。

8、 视野发育

出生后1年间,双眼视野迅速扩大,到1岁时,上方视野和成人相当。视野缓慢增长到10岁,此时达到成人的视野服务。

9、 立体视的发育

立体视的发育大体与视力发育平行。出生后3.5个月到6个月,使用随机点立体图本就可首次检查出立体视。

弱视诊断标准:

儿童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

年龄

参考视力

3~5岁

0.5

6岁以上

0.7

如果婴幼儿视力低于同龄儿童视力参考值下限,双眼视力相差不足两行,又未发现弱视危险因素,应密切观察不宜轻

        易下弱视诊断。




    关注 大明眼镜视光中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