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座“好色”的城市

 

如果让孩子创造一幅关于城市的图画,他们会拿起什么颜色的彩笔?...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

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领域的具体承载形式,是建筑领域科学发展的深刻体现。绿色建筑正确处理了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人与建筑的关系问题,代表建筑未来发展方向,在可预见的将来,尚未有更为合适的理念可替代它。

绿色建筑有助解决城市病


绿色建筑的实施将带给世界美好的未来。人类所建造的建筑将与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和谐共存,共同进化。

建筑能源体系所消耗的不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少,而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来提供建筑能源供应。在被动式建筑里,供暖空调能耗已急剧下降,建筑零能耗目标的实现已近在眼前。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物质循环体系正在构建。除了废旧混凝土材料尚不能实现循环利用外,其他建筑材料都已进入社会物质循环利用体系。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实现城市水生态环境的低冲击开发,减少地表径流,就地涵养雨水,减轻城市防洪强度,实现雨水、灰水的再利用。通过场地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自然生态,减少土地占用,控制热岛效应,对接城市绿色交通体系。绿色建筑还能大幅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创造健康宜居的室内生活工作环境。南方地区的冬季供暖问题,PM2.5、甲醛等室内污染物控制等问题都将有效解决。这些目标与功能的实现,将使得建筑能够按照自然界的生态法则生存与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进步。



绿色建筑的技术进步发展快速。江苏省已全面执行65%节能设计标准,正在开展被动房应用的试点;可再生能源已要求全面普及应用;建筑工业化、海绵城市也在多地开展建设。江苏省还颁布了《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要求从2015起城镇民用建筑均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如果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认真落实,可以预见,困扰我们的城市大气污染、交通拥挤、室内空气污染等问题将大大缓解。
反思主流问题
1


绿色理念尚未牢固建立

绿色建筑的理念尚未牢固建立表现在各个方面一是建筑行业内,参与人少;建筑行业外,知道人少。绿色是建筑工程的基本理念,是行业内每个人的责任,需要各专业、各工种、技术与管理的共同参与。但在实际执行中,在建筑行业内,参与绿色建筑较多的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绿色建筑工作的主管部门、科室;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能源、环境等专业及有关咨询机构。
行业内部条块分割,业务分割,似乎绿色建筑只是业务主管部门的事情。特别作为设计龙头的建筑设计师参与少,绿色建筑还不是建筑设计的兴趣点,还没有成为建筑价值的评价点。建筑业内对绿色建筑的认识、绿色建筑执行十分不平衡。建筑行业外,知道人更少。居民在购置房屋时,对绿色建筑了解不多,关注不够。尚未形成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整体社会氛围。
二是被动参与多,主动作为少。许多设计师认为绿色设计只增加设计工作量,不能增加设计费,故绿色设计积极性不高,以应付为主。绿色设计模式尚未形成,绿色设计与建筑设计分割进行,不能有机结合,使得各设计专业只是被动参与,机械地对照绿色建筑评价条文选取有关技术措施。一些行政管理部门的懒政思想依然存在,认为绿色建筑是分外工作,对绿色建筑工作响应迟缓,不能主动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支持。
2
管理机制尚未有效建立

根据《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绿色建筑现在已成为常规性要求,但是绿色建筑分为三个星级,明确按照几星级进行建设仍然十分必要。这样要求国土、规划、发改、住建等部门协同工作,共同管理,在项目建设伊始,特别是在土地出让前就对绿色建筑提出目标要求。但是这一协同机制大多数地方尚未建立,政府各部门各自为政现象十分普遍。绿色建筑往往要在进入方案设计阶段甚至施工图设计阶段才提出明确要求,由于绿色建筑的目标提出太迟,给绿色建筑的落实带来许多困难和阻力。
现在绿色生态建设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除绿色建筑外,海绵城市、建筑工业化、住宅全装修、区域能源供应都进入全面推广应用阶段。没有政府各部门的联合办公制度与协同管理,这些绿色生态工作就难以有效开展。在江苏省设立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区中,探索建立政府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是示范区绿色发展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来看,目前,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阶段成为绿色建筑管理的最薄弱环节。一些项目绿色建筑技术不能落地,为节约投资擅自删减技术措施,经过评审的技术方案随意变更等。由于竣工验收环节缺乏有效监管,使得一些绿色建筑空有其名,而无其实,影响到了绿色建筑的良好声誉。
 重建设轻管理是我国一直普遍存在的问题。多数绿色建筑建成仍然沿用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能源管理、环境管理制度。对于建筑能耗、室内外环境指标等未纳入管理体系。能源随意使用,建筑设备运行缺乏调节,垃圾不分类回收、雨水只收集不利用等问题较为普遍,建筑运行管理极其粗放。同时现有物业管理企业多数只能完成安保、清洁卫生等任务,能够从事绿色管理的技术人才缺乏,与绿色物业管理的要求严重不适应,绿色建筑的综合生态效益在实际运行中还未充分表现出来。
3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困难甚多

对于面广量大的既有建筑,通过节能改造、绿色化改造、适老化改造,提升建筑功能、改善建筑性能,以不断改善居住环境,适应社会的变化与进步。
现在既有建筑改造的难点已不是技术问题,主要困难在于改造资金的来源以及既有建筑的相关政策法规的矛盾上。特别是居住建筑,产权分散,各业主情况差异甚大,改造工作协调难度极大。一个改造方案要取得每个产权人的同意几乎不太可能,这严重阻碍了既有建筑改造的推进,也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同时既有建筑改造的质量监管体系如何建设、改造资金如何筹措、使用与管理等问题都是全新的课题。
城市生态系统的活力
绿色建筑在我国发展已有十年左右的历史,以前如果还属于预热阶段,现在则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旧建筑的“绿色改造”
推进绿色建筑应坚持以实际效果为导向的原则,抓好绿色建筑的落实。坚持能效与能耗双控,坚持建设与运行管理并重,坚持新建建筑绿色化与既有建筑改造并重,坚持技术创新与协同管理并重。目前应以建筑能耗总量控制为突破口,抓好能耗限额管理,激发广大业主、居住者的内在节能动力。改革城市建设管理模式,消除既有技术体系、管理体系与绿色建筑发展的适应性,带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健康快速发展。

       建筑作为城市的细胞,它的自我绿色将会为城市生态体系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作者:龚延风,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文章选自《凤凰品城市》2016年5月刊

你会喜欢

▶如果城市中只留一种交通工具,你会选什么?

▶领你到爱情圣地,体验爱情终极状态!

▶你真的了解“学区房”吗?

▶如何拥有一场“干货无数”的旅程?

▶过去三十年,中国为什么没有“工匠精神”?

|凤凰品城市|ID:fhpcszz



长按后识别图中二维码

立即订阅,终身免费!

本公众号以城市为主题,立足科学与民主,传递中国城市资讯,报道中国城市动态,关注中国城市规划与发展,倡导先进城市生活方式,追求中国城市文明进步,弘扬中华文化,助推中国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欢迎分享和点赞!↓↓↓


    关注 凤凰品城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