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实现创业梦想  传承民族精粹

 

在科尔沁区东郊街道曙光社区有这样一间小屋,里面展示着各种蒙古服饰,这间小屋的主人叫娜仁格日乐,她8岁就和姑姑...





在科尔沁区东郊街道曙光社区有这样一间小屋,里面展示着各种蒙古服饰,这间小屋的主人叫娜仁格日乐,她8岁就和姑姑、奶奶学习缝制蒙古袍, 12岁格日乐就成为了手制蒙古袍的成手。她用针线实现了自己创业的梦想,用勤劳的双手传承了民族文化。



娜仁格日勒全家福

生活困苦,逆境中艰难起步

格日乐一家四口人于2003年搬到通辽市,1999年格日乐的丈夫乌日吐吉日嘎拉下岗了,身体又不太好,他说:“夫唱妻和是完美的家。可我们的格日乐家正相反,是妻唱夫和。”为了支持格日乐的梦想,他一个人默默的承担起了家里家外的所有家务活。为了让一对儿女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为供孩子上学,她一天要打三份工。格日乐经常因为睡眠不足而累的吃不下饭,每当她想放弃的时候,一想想非常出色的孩子和一直默默支持自己的丈夫,就觉得自己做这些都是值得的。即使是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格日乐每天下班回家后不管多累,她都要在蒙古袍上缝几针。生活的重任并没有把格日乐压倒,反而让她越战越勇。2008年,格日乐在一次民族文化的活动中发现手工缝制蒙古袍的手艺正在渐渐地消逝,从小就喜欢这项工艺的格日乐决心要继承下去,决定自己创业。格日乐来到她所在曙光社区,把自己创业的想法与社区负责就业的同志进行沟通,社区就业同志帮助她招聘了下岗失业人员,她负责培训下岗失业人员手工制作蒙古族服饰,但是制作依然面临着做好的成品无人购买,销售面窄等诸多问题,但是她依然没有放弃,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更加坚定了信心。社区帮扶,谋求新发展

2010年,格日乐在女儿的帮助下开起了自己的网店,由于她诚信厚道,服饰制作精美,款式独特而赢得顾客青睐,效益越来越好,格日乐给自己定的目标也越来越大,经过几年的发展,网店成了她销售蒙古族服饰的主要渠道。现在格日乐在太平洋广场拥有自己的店铺,在东方明珠社区的帮助下,由社区为她提供了一间房屋,做为她蒙古族服饰成品的展示间,本地的顾客可以到成品展示间里细心选择。

为了让传统蒙古族服装服饰继续传承, 2013年7月26日格日乐在社区的帮助下举办了她的专场蒙古族服饰成品展示会。展示的服装有:传统男士长袍、女士长袍、老年长袍、中年长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长袍、蒙古帽子、蒙古靴子、蒙古烟口袋还有2008年奥运会刺绣的吉祥三宝等多种服饰,这次展示还有她结婚时穿的盘绣和刺绣一体的靴子,在这些民族服装的制作上她付出了很多辛苦,手都磨出了茧子,但当她看到她的这些成功的作品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她感到很欣慰。

经过她的不断努力,她缝制的蒙古袍、蒙古靴、蒙古帽、蒙古烟口袋等作品流光异彩,手艺出众。她将现代的缝制手法和传统的手法相结合,使蒙古袍等作品更具现代感。通过描摹生活中的图案、花形,使蒙古袍等作品更具民族特色。

苦尽甘来,创建工作团队

如今格日乐可以算是苦尽甘来, 2009年举办的第六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暨蒙古族服装服饰大赛上,她的服装还斩获多个奖项;格日乐最好的一件成品被包头博物馆收藏了,这件蒙古袍全身都是手工刺绣,当时为了做这件衣服花费了她5年的时间。她在社区的帮助下还组建了自己的艺术团队,带领艺术团队参加了街道、社区文化艺术节,服装服饰大赛上,自己的团队穿着自己缝制的蒙古袍,走各种T台,展各种舞姿。

现在格日乐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制作蒙古族服饰的技能将两个孩子养大成人,经过她的辛勤培育大女儿在内蒙古大学毕业,现准备到赤峰当老师。儿子,在辽宁师范大学毕业。2012年公派日本出国留学。两个孩子都非常出色,没有辜负母亲的培养。

在今年的科区三八表彰大会上,娜仁格日乐一家荣获了科尔沁区最美家庭的荣誉,她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手艺,让草原文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草原文化,传承草原文化,特别是喜爱和传承蒙古族服饰的缝制手艺。”




    关注 科尔沁区妇女联合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