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记忆,备份中...

 

桂子山上的伙食。...



学校有东一食堂、学子食堂、东二食堂、桂香园、沁园春和博雅园等几家食堂,就学校这点小面积,食堂的分布还是比较密集的。吃了四年,是时候好好写一篇关于食堂的记忆了。



记得大一新生开学时,老妈,我,L,L她妈第一次来到武汉华师,办完各种入学手续后,S第一次带我们去的是学子食堂,那时候我点的好像是二楼的港式烧鹅饭,后来几次还点了热干面,沙县小吃里面的馄钝。当时的感觉就是,这就是热干面吗,好干啊,感觉没啥好吃的,武汉人怎么会喜欢吃这种东西呢。还有学子的桌椅和装修很豪华。我妈也觉得并不好吃。好后悔啊,都没有带妈妈去吃正宗一点的热干面。这就是我第一次用校园卡吃饭的记忆。当时路过东一食堂的时候,觉得这建筑怎么这样奇怪啊,二楼像一楼,如果发大水不会淹了吗,原来在山上建房子都是这样。对东一食堂的第一印象就是这食堂好简陋啊...然而,后来我才发现,就是这么一个第一次看觉得破的食堂,确是我大学来胃最主要的归宿。

然后就是军训了,华师虽然小,一开始觉得很大,很路痴,每次都是宿舍集体去吃饭,一解散,队伍人好多啊,黑压压的,还要占位子,一次找到四个空位子真不容易。就近原则,我们军训时期基本都选择吃东一,那时候食欲不振,水土不服,每天好像就吃些当时还在右边窗口的粥,豆浆,酱香饼之类的,馒头包子,还有面,简直像个阿巴一样。但第一次看到食堂有很多各个地方风味的菜,虽然不正宗,但是感觉还是会为来自各个地方的学生考虑,很神奇。但是,渐渐地我发现武汉根本找不到我最爱的沙茶面啊,沙县小吃怎么能代表福建呢!!!沙茶面啊!我日思夜想的沙茶面.....

军训结束后,新的生活开始步入正轨,好多话想写,但是这篇是专门写食堂,所以就只谈吃的了。

【东一食堂】

大一课不多,开始有时间选择食堂,慢慢磨。对我来说,东一食堂二楼只有一个窗口,那就是自选菜。第一次看到时,远远看见一群人挤在一起不知道在干嘛,上面还有灯光,后来我才知道是自选称重。厦门这边好像并没有这种快餐方式,所以感觉好神奇啊,果然是见识少哈哈。然后我也去吃了,第一次吃觉得好开心,夹的都是自己喜欢吃的,我选择,我喜欢啊,又很便宜,那时候应该只需要七八块吧。大学四年,我不知道吃了多少东一食堂的自助,几乎每天都吃一次,或者两次。因为吃来吃去,我的胃还是比较习惯它的菜。藕做得好好吃,豆芽,小鸡腿,新鲜的炒木耳,花生,半个咸蛋,玉米,花椰菜,甜食,蘑菇,韭菜炒鸡蛋....还有一开始不敢吃的粉蒸肉和粉丝,刚开始觉得很恶心,但是自从去新洲实习,那里的人经常吃,我看他们吃好像还不错,就试试看,竟然蛮好吃!但是粉丝要那种细点的才好吃,很有弹性。啊,每次夹的都差不多,重量每次也都差不多,特能吃,太不好意思了。边吃东一自选边看动画片真是大学里幸福的美好回忆了,也导致我越来越肥。不过,吃东一自选要时间充裕才行,上课做实验都吃不了,一晚去人就很多,菜也剩不多,太挤太累了。



对了,大一时候刚来武汉的感觉就是这里的菜怎么又辣又咸,很重口味,什么菜都要放辣椒花椒,加上水土不服整个脸长满痘,想当年我是常年不长痘的啊。不过幸好我这个人本来就吃得比较重口味,也比较喜欢重口味一点,然后导致回家后,总是觉得家里的菜太淡,被一脸嫌弃是阿巴的口味哈哈哈...接着说,东一我最常去的还有那个买粥的窗口咯,那是以前大一大二比较常去那边吃早餐,那时候还是很乖的,每天早上常常是打包粥,还有大门走进去的窗口两个鲜肉包,或者花卷,有一次想吃吃新的包子,买了一个一咬,天,里面竟然包着那种金黄色的粉丝,我觉得好恐怖啊,像长线虫一样,但是后来发现这里的人都喜欢吃这种粉丝,不过把它当做陷简直难以承受,黑暗料理。包子有时候好吃,有时候好难吃,绝大多数是面没发酵好,硬邦邦的,或者冷冷的。记得那段啃着包子去上课的日子,虽然包子不怎么好吃,还是觉得是一段有长度和分量的日子。因为很便宜,那家包子也很受欢迎,每次都觉得像是在孙少平那个年代,我吃的还是欧洲级的。那时候我的原创励志名言就是——晚起的人别怪包子太凉。哈哈,很酷吧!

包子窗口晚上卖的是饼类,我常吃番茄鸡蛋饼,还有一种有一整个蛋加在上面的饼,真的好吃,不过,装修后,这好吃实惠的窗口也找不到了。我觉得在路上边走边吃不太卫生也不太雅观,但是后来看大家都是这样,加之带进教室吃有味道会不好意思,还有时间太赶,我也学了她们边走边吃哈哈。但是也仅限赶时间时,吃包子,粥,面包,其他东西我可不好意思边走边吃,太不好看了。粥的话,最常喝的是黑米粥,豆腐脑,没有皮蛋的皮蛋粥,麦仁粥,那个卖粥的大叔有点黄秋生的大叔痞,那个卖粥的阿姨,每次都很急很凶的样子,害我每次排队快到我的时候都很紧张,要在心里多练习几遍我要的粥,好赶快讲出来。那个阿姨和大叔都很小气,每次粥都只有八分满。经常配着粥吃的是粥旁边的酱香饼,虽然那里有很多种饼,我最常买的是那里的酱香饼,吃习惯后,我不喜欢做出改变。我喜欢吃上面的酱,大一偶尔会买油条,那里的油条很小,但不会很油,味道一般。对了,大一大二也常在那个窗口买地瓜饼,我告诉她要地瓜饼她好像听不懂,这里人都叫红薯饼?那个饼好吃,吃了一段时间,后来有一次红薯好像不新鲜,皮没有削干净,我就再也没吃过了。也偶尔吃那里的红豆饼,味道一般。

未装修前的东一食堂,还很常去吃的就是靠左的天津狗不理包子,最佩服那个窗口的女的,每个0.35元,同时还要记住点的各种不同口味要几个,还要计算多少钱,我每次都觉得她口算能力很不错。我最常吃的口味是鸡汁味和牛肉味,整个食肉动物,最不喜欢的是包白萝卜的,但是我在人多的时候,常常不想增加她的负担,也觉得什么口味都差不多,就说“我要八个,随便口味的。”她就会随便拿,这样吃的时候还带着期待感,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口味,就像阿甘的巧克力。但是也有失望的时候,那就是如果吃到包萝卜的。小幸运的事就是当快排到你时,刚好端出新的一炉,什么口味都有,这样的情况还是有好几次的。小包子两口一个,皮薄,新鲜,确实很不错,这么好吃狗为什么不理呢?可惜后来东一装修后,这个窗口就消失了,她家的狗不理也成为了回忆中的味道。另外,我也经常到她家买蒸饺,一般是买份面,配一份蒸饺,虽然大家都评价她家的蒸饺都是皮,但是正中我下怀,因为我就喜欢吃皮啊,皮干干的,每次我都加一堆的醋然后打包回宿舍吃。

狗不理旁边就是我最喜欢的豆皮窗口了,因为豆皮真的好吃,最爱吃那个米,还有小豆干块,有点烤焦的皮。我觉得那个米是大一大二在食堂吃过的最接近家里的米了,第一次去食堂吃,就是觉得这里的米怎么个个又矮又胖,一坨一坨的,实在难以下咽!还好后来食堂基本都用东北大米了。我也很喜欢吃那里的芝麻汤圆,每年冬至或者心血来潮时都会吃,还有蛋花米酒就是我吃热干面时的标配。



还有他家的炒豆丝,来武汉之前都不知道豆丝是什么。虽然每次都要等很久,有一段时间我食欲不振,因为比较咸,就去吃那个,每次还要加一点辣椒,他家的辣椒很好吃。但是现在觉得有点油。最开心的就是碰到刚好在炒鸡蛋瘦肉豆丝,可以一起炒,就不用等很久啦。还有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他家后来推出的大盘饺!!有一段时间一有空就去吃,很好吃,混合口味,也感觉比较干净,不过同样要等比较久,十几分钟的样子。每次我都要加一堆的醋,心满意足地吃,连醋都快喝光了,估计后来我牙齿坏掉和这个也有关。

最重要的是,老通城豆皮窗口的叔叔人很好,不知道为什么觉得他的气质和梁朝伟好像啊,注意我说的是气质,尤其是眼睛....每次都是很有耐心,面带微笑。他的助手前后换了好几个,每个都干不长,我刚入学的那个女助手,人也很好,每次打包还会热心地帮你装好,微笑提醒你小心拿好,后来就换了一个中等的,再后来换了一个面无血色的女,后来又换了一个壮壮的很憨厚的男的,到现在这个女的...幸好老板没换啊。有趣的是,我好像大二的时候,有段时间很恋花生酱,因为学校南门的沙县小吃里面的蒸饺附带的花生酱好好吃,经常和Z去吃,那老板好抠,每次都只给一点点,吃不过瘾,所以总是念念不忘。

于是姐姐就买了一大罐四季宝花生酱让我带到学校,但是那个酱比较干,不适合干吃,我就每次都去他家的饺子,每次他都会问“香菜要不要,葱要不要?”我都会回“不要,什么都不要,汤也不要。”然后他就觉得很奇怪,就说“那边有醋和辣椒自己加噢”,我说好,但我什么都没加,因为要配花生酱,有一次放了生菜加花生酱,那味道好奇怪,和醋也不行。这样下来,他就认得我,那个每次都不加汤不加生菜不加醋的怪人,哈哈,后来我要强调时,他直接示意说他认得我,我觉得好开心,像个VIP一样哈哈哈真幼稚。豆皮虽然好吃,但是一份吃不饱,所以还要买些别的。





在豆皮的左边就是王氏自选了,那家的小哥长得是典型的饭店小二的模样,让人看着对他家的饭很有食欲。可以选两素两荤,但是分量好少,也不是很好吃,所以我不常吃,但是我喜欢吃他家的卤肉饭,鸡腿饭,鸭腿饭,还有酸酸的糖醋里脊饭,肉多,关键是米是东北大米,我喜欢。但是鸭腿饭肉不好吃,糖醋里脊我倒是吃不腻,酸酸的比较有食欲。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刚打包好的糖醋里脊饭打翻到地上了,窗口的大叔很慈祥的免费帮我再打了一份,实在很感动,我无奈任由打翻的菜在地上就走了。这样更加强了我对那家饭的好感,有段时间几乎天天吃,确实他家的糖醋里脊是所有食堂中做得最好的。但是同样很遗憾,东一装修之后那家卤肉饭也不复存在了,再也吃不到我喜欢的卤肉饭了。



王氏自选旁边就是川南牛肉面了,那家的阿姨和卖粥的阿姨一样的急性子,每次都很急的样子。那是一对夫妻,男的样子比较憨厚吧,长得好像唱歌仔戏的。我以前常吃那里的牛杂面,一般在夏天没食欲的时候,来个比较重口味的,但后来看到牛杂那些碎碎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就不太吃了,偶尔突然想吃还是忍不住。汤是绝对的重口味,咸死了,又很油。但吃了说下次再也不吃,然而过段时间又会想吃了。还有常吃他家的热干面,牛肉面,牛肉就几片,但汤很辣很爽口。还有榨菜肉丝面,香菇鸡丝面。现在比较常吃原汤宽粉加鸡蛋or干子,简直像个阿巴的吃法了,加很多醋,味道不错。食堂装修之后,改在二楼了,虽然卖面的多了,但还是觉得他家比较好吃和实惠。

面还有食堂中间的鸡丝过桥米线的,大一的时候很喜欢吃,感觉汤好喝,鸡肉也很多,但是后来越来越差,还一直涨价,真是亏我一直光顾,后来就彻底失望了。常吃鸡丝担担面,同样来武汉才知道担担面这种东西,感觉就是泡面。

东一右边是三样菜五块的套餐,比较实惠,但我比较少吃,有段时间倒蛮常吃,因为可以快速解决吃饭的问题,而且味道和分量都不错。

套餐的右边就是不得不提的胖阿姨的汤煲了,生病没胃口,冬天很冷的时候都喜欢吃她家的汤煲,几乎把每种口味都吃遍了。最初的时候选择性很多,口味那么多种,阿姨都能记住,而且手脚很快,虽然她家窗口总是挤满人,但是从来不用等很久,因为阿姨动作实在太麻利了,就像千与千寻里面长着好多双手臂的锅炉爷爷,一个人顶三个人。人多还是喜欢排阿姨那边的队伍,因为她丈夫的手艺很粗糙。我最常吃的是藕汤粉加鸡蛋,藕汤熬得实在太好喝了,甜甜的又不腻,藕吃起来很酥松,翻着热气,冬天吃超温暖。来武汉真是疯狂爱上藕,他们对藕的做法有好几十种,我觉得另一种好吃的做法就是自选的卤藕。藕汤年糕也不错,也是来武汉才知道年糕还可以这样吃,太神奇了。



幸福就是这样。

还有最经典的平菇鸡蛋面,火腿鸡蛋面,她的手工面很嫩和顺滑。有段时间比较重口,常吃麻辣肺片粉,有点辣,很酸爽。老妈说吃那个不好,但每次我都忍不住。后来炎热的夏天推出凉面,感觉也不错,很清爽。她家还有煲汤,不过我觉得不好喝,太油了,米饭也不好吃。看到有人吃煲饭,有几次也尝试吃吃看,结果还是觉得不好吃。有个冬天常去,阿姨竟然认得我。虽然吃了无数次,但是也只是吃面、粉这两类。再后来装修后去吃,感觉阿姨动作没以前快,而且常常记不住那么多人点的菜,我就问她“阿姨,记性怎么变差啦?”她笑笑,叹了口气说“哎,老了呀!”听得我很难受啊。武汉夏天那么热,每天那么忙,她那胖胖的身体不知要流多少汗。

看她做这个真是很辛苦,小孩子常去食堂写作业,她丈夫也很胖,夫妻相,两人时常大声拌嘴,武汉人讲话有时候很大声,我也不知道是真吵架还是讲话本来就那样。在新洲实习时,有一次我听办公室老师聊天,因为听不懂,只知道他们聊着聊着,声音渐渐打起来,我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她们是在吵架,吓死我了。不过胖阿姨现在是退休了?现在的汤煲窗口不知为何突然有一天这对胖夫妇不见了,换成两女一男,看三个人速度还那么慢,要等很久,还不如阿姨一个人呢。虽然食材还是一样,但是不是胖阿姨做的,味道却不一样了,没有以前那个味道了,鸡蛋也打得乱七八糟,是缺了什么呢。我还想毕业时和阿姨合影呢!

一楼中间有家西北拉面,偶尔去吃那里的刀削面和辣子鸡烩面,并不好吃。

东一二楼自选旁边就是经典的麻辣烫啦,来大学之前我几乎没吃过麻辣烫。这家味道还好,就是速度超级慢,要等很久。但实在想吃还是要等的。麻辣烫这种东西,知道吃了不好,还是会去吃啊。每次的标配,各种绿色蔬菜,两个水晶包or两个肉丸,一个油条or麻花(第一次这样尝试时觉得好神奇,味道竟然不错),面每次都是玉米面,一点辣,多加汤。冬天慢悠悠的吃完一大碗麻辣烫,吐着热气,胃都暖暖的,真是很幸福。



他们家和自选是一家吗,感觉菜很多都一样。去新洲实习的时候简直快饿死,一放假都不知道去哪吃饭,连续吃了几个礼拜的沙县小吃,老板回老家后,一帮人就跟行尸走肉一样每到饭点就在街头徘徊,都很不干净,其中有两家麻辣烫,我有一次去吃,那家还很热情推荐我这样那样的配料,那里的人不知道为什么都知道我们是来实习的老师,对我们特别客气。虽然老板在汤底加了十几种调料,味道怪怪的,我也吃得很开心,结果吃到碗底竟然有一只苍蝇,差点吐了,那阵子觉得真倒霉,连我喜欢的麻辣烫也 没法好好吃,因为他知道我是老师,我也不好意思责怪老板,起身就走了。另一家麻辣烫ZQ吃到头发,那里还有一家薄冰羊肉粉也吃到头发,没办法实在没地方吃饭,有一次实在选择一家,我们就分析:是去那家吃到苍蝇的还是头发的?我说死也不去那家苍蝇的。。。苍天,欲哭无泪。现在吃麻辣烫还有阴影,特别怕碗底有惊喜.........

东一食堂二楼在进门口的地方,大一的时候有一摊卖水果的,记得是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水果不算新鲜,可以刷卡,我常因为方便在那里买,后来被撤掉了,因为要疏散消防通道。

卖水果的对面是卖零食的,我经常去买茶叶蛋。后来也被撤掉了。

门口出来右边,有一家叫“大拇指”的奶茶店,我大一时常去那边买豆浆,因为一楼那家买粥的很小气豆浆总是加很多水,有时候和同学一人排队买馒头,一人排队买豆浆节约时间。还有茶叶蛋、玉米、燕麦奶茶,可乐、雪碧,总是插完吸管才想起来要摇一摇。看店的是两个女生,一个脸大,一个脸小。我从来不在那边买奶茶。

有一次我不知道是通宵唱K还是怎样很早就去食堂,那时候食堂就只有两三个人,粥冒着大热气,饼都盖着布,第一次看到这么早的食堂,原来,沉睡梦乡的时候早有一大堆人在辛勤劳作了。东一食堂的阿姨是所有食堂中擦桌子最勤快的。早期那种椅子很拥挤,后来装修变得和学子一样,有点屌丝逆袭之感,也开始会办活动,圣诞节送苹果,虽然我从实验室出来都很晚了没领到,还是觉得这家食堂不错,员工都带着小红帽,门口圣诞树闪耀着,圣诞老人唱着小苹果摇摆着。一切都在改变,随之改变的当然还有价位了,以前那个老旧的东一已经焕然一新了,食堂说变就变更何况人啊。

【学子食堂】

学子食堂比较常去的是一楼最右边的江西瓦罐汤,好喝。冬天常去喝茶树菇排骨汤和香菇鸡腿汤。那对夫妇能这么一心一意卖汤,真了不起。

他家旁边是石锅拌饭。以前觉得味道一般,自从看了姜叔拍的孤独的石锅拌饭,每次去吃都会觉得很孤独...是心里作用?



习惯一个人吃饭,但是有时候还是会觉得孤独,看旁边的人叽叽喳喳和朋友聊天,觉得很吵,不过也羡慕啊。所以还是打包好啊,孤僻的菜鸭蚊。吃石锅拌饭就是为了吃她家的酱,放好多,搅啊搅,滋滋作响,还有喜欢用石锅装看起来很美味的样子,打包后像狗食。

旁边的沙县小吃,不好吃,但是阿姨热情,不知道吃什么时会去那里。也有大一的回忆。

不值一提的炒饭。

粥,每次摆一排看起来很好喝的样子。

麻辣烫,服务态度不好。

楼上的自选,有段时间常去吃,当然比不上东一。



【东二食堂】

去那边基本都是去吃自选,很丰盛,就是太远懒得走,不过还是东一好。

【桂香园】

大一的时候好搞笑,每次很想吃肉都会和舍友跑去那里吃港式烧鹅饭,最喜欢吃鸡翅根饭。后来就再也没吃过。一般只有在八号楼上完课,才会去桂香园。中间的炒米粉很不错。右边的自选也不错,就是米不好吃,喜欢吃那里的紫薯还有鸡排...一楼的如意馄钝,一般般,个头好大啊,每次都点玉米鲜肉一点创意也没有。现在一楼的台湾鸡排饭也不错。

【沁园春】

沁园春是所有食堂中最难吃的,只有要去化学楼赶时间才会去那里,每次都只吃那里的卤肉饭。旁边的面大一吃过几次,便宜得惊呆了。

虽然大学四年,并没有能尝遍每一家食堂每一个窗口,每次都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不管以后走到哪里,食堂回忆中的味道总还在。

特别篇:

【燕莎西点】

几乎每天都要去那里买面包当早餐,最喜欢的就是三明治,早餐可以吃他们家的三明治真是很开心。还有蛋挞,手撕面包...面包是不错,就是服务员总是一副僵尸脸,袋子又给得很吝啬。



【益禾堂】

夏天最喜欢西瓜汁,抹茶冰淇淋,金橘柠檬,蜂蜜柚子...对了,有一次在那家店的地板上捡到50大洋...那是我有史以来捡到最多的钱了...

楼上的麻辣香锅,两次特别的回忆。

【可克美兹】

有一次念成可美克滋被笑死了...喜欢那里的红枣牛奶,甜筒和圣代。老板的发音是地瓜腔还是香港腔,服务态度很好。

【东南门】

噢,好吃的肉夹馍,梅菜扣肉饼,手抓饼,鸡排...大一常去的华莱士,好遥远的记忆。



【东门】

每次都要买的特定一家的板栗,廖记棒棒鸡的鸭脖感觉比周黑鸭好吃,香掉牙酥饼,矮子锅盔!夏天喝点小酒,边吃鸭脖边看电影真是太幸福了。



【南门】

沙县小吃的蒸饺、鸭腿饭猪排饭、瓦罐汤....



完。


    关注 香槟区的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