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教授养生随笔】“胃”!你委屈吗?

 

如何调节体液由酸变碱?如何保护血管弹性净化血液环境?关注“新疆札郞孜”,告诉你如何正本清源!...

【札郎孜,维吾尔语“红花”,西域瑰宝,天之馈赠】
胃是大宅门里的大厨房,不管前门(嘴巴)运进来什么食材,胃总是照单接受,从不分析好与坏,真是黄连苦胆胃难分!不管对自己有无伤害,只管加工和处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抚摸一下自己的胃,轻声地问一声“胃,你委屈吗”?因为我们的胃像一个布袋,是消化道膨胀最大的地方,上接贲门食道,下通幽门十二指肠,内表面铺满崎岖不平的粘膜,好似丘陵山洼一样,很容易受伤。当有食物充填时,粘膜可扩展,使食物与胃壁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胃能分泌大量强酸性的胃液(pH=0.9~1.5),胃液的主要成分是能分解蛋白质的胃蛋白酶和能促进蛋白质消化的盐酸以及具有保护胃粘膜不被自身消化的粘液。成人每天大约分泌胃液1.5~2.5升,经口腔粗加工后的食物进入胃,经过胃的蠕动搅拌和混合,消化液里大量酶的作用,最后使食物变成粥状的混合物,有利于肠道的消化和吸收。胃是食物的加工厂,是食物最后消化吸收的前站。

胃的物理消化是蠕动,化学消化是经过化学反应将食物变成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胃初步消化蛋白质之后进入小肠,在小肠蠕动及肠液、胰液及胆汁等消化液的共同作用下,将糖、蛋白质及脂肪完全消化。胆汁是由肝脏合成的,经过胆道排入小肠,能促进脂肪类的消化,所以肝功不良者,不愿吃油腻食物。食物营养的吸收主要在小肠,大肠只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等。胃的吸收更少,仅是少量的水、无机盐、酒精等。这样看来胃是生物加工厂的粗加工车间,直接面对来自外界的饮食物,是六腑当中唯一一个直接面临外界“侵害”的器官。胃液在消化食物的同时,也对胃壁有一定的损害,造成胃壁细胞的死亡,但由于胃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每分钟胃的表面能够产生约50万个新细胞,这种损害应该是暂时的。整体评估只靠产生新细胞,还来不及完全弥补胃所造成的损失,还得有另外的保护措施,就是我们要掌控饮食物的入口关。胃是一个既包容又非常脆弱的器官。虽然“黄连苦胆胃难分”,但食物中毒、拉肚腹泻、胃酸胃痛、消化不良、胃炎溃疡、糜烂穿孔是常事。我们不要认为自己的胃是“铁胃”,生的、冷的、硬的、酸的、甜的、辣的、多的、少的,只要舌尖上享受,只管往胃里咽,我们得经常问问自己的胃,委屈不委屈?爱护胃吧,平时注意保护胃的健康,对身体非常重要。

胃与吃饭相关联,既然胃是大宅门里的厨房,厨房做多少饭合适呢?是不是应该根据大宅门里的人口而定,也就是说这个厨房的规模因人而异,如果饭做得合适,大家都吃到了,皆大欢喜,可是,现在的人们在对待饮食的量上,相当多的人饮食要求是“吃要吃饱”,甚至有人一日三餐都狂吃海饮,觉得“七八分饱”亏了嘴。毫无节制的饮食使胃、肠等消化系统时时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厨房不停地做饭,但主子们不想要了,多余的饭菜都成了废物,发霉变臭,滋生细菌病毒,弄得大宅门里臭气弥漫(放臭屁、嗳气、打嗝),各个脏腑器官都被迫超负荷利用和排毒,甚至被毒素病菌侵蚀而肿胀溃疡慢性炎症。人的消化系统是需要定时休养的,如果饱食,上顿的食物还未消化,下顿的食物又填满胃部,消化系统得不到应有的休养,结果就是被损伤。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很短,每2—3天就要修复一次,如果一日三餐之外还要加餐,食物长时间滞留胃中,逼迫胃大量分泌胃液,破坏胃黏膜,容易产生胃糜烂、胃溃疡,从而诱发胃癌。想想胃真是委屈,为了不浪费,不少人把胃当作“垃圾桶”,将一桌的残羹剩饭全部投入,有的人禁不住酒席上山珍海味的诱惑,放开肚皮“尽情享受”,胃撑着了,有病了,大宅门怎么办?

警惕情绪对胃的影响

胃肠就是“晴雨表”,胃病多与情绪有关,生气伤胃,但情绪对胃功能的影响常常被我们忽视。人的消化道存在一个神经系统,叫“肠神经系统”,这个肠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及人的消化系统一起,形成了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又叫“脑肠轴”。如果人的心情不好,就会通过“脑肠轴”,引起脑肠肽等胃肠激素分泌异常,导致消化功能障碍。反过来,人们如果消化道出现问题,也会通过“脑肠轴”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人的情感障碍。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可以通过人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导致胃的疾病,引起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等,出现胃痛、胃胀、早饱、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反食、便秘、腹泻等等各种不适。我们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说明消化系统或精神神经系统出了问题,这是胃的“求救信号”,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了。

情绪导致的胃病,最常见的恐怕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道疾病的20-40%,几乎所有人在漫长的一生中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所谓功能性消化不良,就是在3个月左右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餐后不适、胃痛、早饱(吃一点胃就饱胀的难受)、上腹部烧灼感等等,到医院检查,一切正常,这就叫“功能性消化不良”,没有器质性变化,多与压力、情绪、生气有关。

情绪抑郁导致胃病,中医早有认识。中医大夫常说的“百病皆生于气”、“肝胃不和”、“肝脾不和”等等,大致讲的就是情绪致病,特别是能导致胃病。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升清,胃降浊,共同承担着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物质的转运输布功能。肝主疏泄条达,是人体调理气机的重要枢纽,可以帮助脾的运化水谷和升清作用,可以支持胃的腐熟水谷和通降功能。肝脏还可以调理情绪,使人们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不发生疾病。肝主疏泄,还可以排泌胆汁,通过排泌胆汁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情绪异常,就会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出现肝气横逆犯胃或横逆克脾,导致脾胃不和,脾失健运,胃失通降,胆汁排泌不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因此出现消化不良的种种表现。中医常说:“大怒伤肝”、“思则气结”、“忧思伤脾”等等,就是讲的情绪致病。如果有这样的病人看病,医生稍微点拨,一定会有病人剑拔弩张的感觉。

从胃病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普通胃病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胃癌。临床发现,有将近65%的胃癌患者发病前有4年以上的胃病史。胃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等出现严重症状时,往往已经是晚期。央视前主持人方静最终因胃癌肝转移逝世,表明其胃癌的发现时机很晚。这是因为,胃癌的转移有三个渠道,即淋巴转移、腹腔种植转移以及通过血液循环进行转移。其中,肝转移就是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进行转移的最常见类型。而这种转移一旦出现,多说明患者胃癌产生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平时胃不好的人要及时就医,严格复查,将病情控制在理想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其恶变的概率。易发展成胃癌的胃病主要有4种,包括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以及残胃。胃溃疡中直径大于2厘米的胃部溃疡在久治不愈的情况下,发展成为胃癌的概率是非常大的。胃息肉亦是容易发展成为胃癌的胃病之一。临床上有人将萎缩性胃炎称为胃癌前病变。残胃是指因为某种胃部疾病而切除了部分胃体的情况。这些胃部疾病和情绪都有密切关系,工作压力大的都市白领是胃癌的高发人群。临床发现,不少慢性胃病的患者,患病前就有神经衰弱,长期失眠、焦虑、忧郁;或由于过度的精神刺激、心境不佳、长期情绪低落等,以致植物神经机能失调,胃部血管痉挛性收缩,胃粘膜营养不良,胃腺分泌异常等,长期失调则发生慢性胃病。功能性胃病也叫神经性胃病,有的人生点小气就胃痉挛,疼痛难忍,这样的人更应该把控自己的情绪。情绪问题与人的性格有关,性格是难以改变的,需要知识、理念、内心的修炼来提高自己的意识,把握胃的健康。

早在二千年前,《内经》就提出了心理因素与身体疾病相关的概念。例如“喜怒不节则伤脏”等。中医认为肿瘤是由于七情郁结,脾胃受伤等原因致气血凝滞的结果,其实就是我们所讨论的体液酸化,经络不通和微循环障碍问题。古希腊的珈伦医生曾注意到:忧郁的女子比乐观的女子更易得癌。19世纪的医生佩吉特说:在牵肠挂肚、忧虑失望的情绪之后,癌症往往会趁虚而入,这样的病例不计其数。到20世纪50年代,一位名叫劳伦斯·莱香的美国心理学家对一组癌症病人作了调查研究,他发现了一个特点,癌症病人中大多数人从童年起便开始经历失去父母或亲属的悲伤,丧亲的遭遇养成了他们沉默少说话的个性,成年后变得不爱交际,缺乏工作的热情和生活的理想,经常顾影自怜,郁郁寡欢。德国学者巴尔特鲁施博士调查了8000多位不同的癌症病人(包括消化道癌症),也发现了大多数病人的癌症都发生在失望、孤独和其他懊丧这种严重的精神压力发生时期。斯蒂文·格里尔博士对160位被伦敦医院接纳的乳腺肿瘤病人作了观察,其中部分病人是癌症,部分病人则不是,非乳腺癌病人中有60%能无拘无束地表达他们的情感,在乳腺癌病人中只有三分之一能做到这一点,其余三分之二都倾向于压抑他们的情感。在80年代,上海某医院调查200例胃癌病人,发现他们共同存在长期的情绪压抑和家庭不和睦。北京市有一组资料,用对比方法调查,发现癌症病人中既往有明显的不良心理刺激的高达76%,而一般病人中有明显不良心理刺激的只有32%。

以上许多调查研究说明不好的精神、情绪,不良的心理状态、社会刺激因素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有没有实验加以进一步证明“脾胃晴雨表”呢? 有,有动物实验的例子,例如有人将6只狗,长期人为地造成精神紧张,其中的3只狗在约16岁左右因癌症而死亡,同时有4只狗,饲料相同,在较正常环境中生活,作为对照组。这4只狗活到老,没有得癌。这说明实验动物常期的惊慌、恐惧,不能很好休息使动物抗癌能力降低,比较容易得癌症。有医生给一批因癌症丈夫死亡的妇女作测定,发现她们身体内可杀伤癌细胞的淋巴细胞的活力明显下降,说明这些妇女的免疫功能是下降的。现在我们知道,如果指一个人不健康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身体上病痛,另一方面是精神情绪上的、心理上的不健康,包括长期的惊慌、恐惧、悲痛、愤怒、紧张、不满、忧虑、家庭不和睦等。有以上情况的人,体内的免疫功能是下降的。免疫功能下降使人较容易生病,也较容易得癌。长期精神情绪不好,能引起内分泌不平衡和淋巴系统功能紊乱,这是造成免疫功能下降的原因。临床上有这样一位女性,在丈夫因病逝世后两年,因抑郁得了癌症,这一定是在体内免疫功能降低的情况下发生的。有的人在生前没有癌症的症状,在死后尸体解剖时发现他是癌症病人,这是生前的免疫功能控制住了癌症的发展。有一位胃癌病人,手术治疗后很正常地生活了19年,因兰尾炎手术时才发现腹内淋巴结已有癌细胞转移,这说明由于免疫功能正常,病人和癌细胞和平共处了19年。胃肠不适很痛苦,甚至能让人因此自杀?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方立峰说,长期的肠胃不适的确十分痛苦,腹胀、腹痛、烧心、反酸,不吃东西难受,吃东西也难受,这不敢吃那不敢吃地担惊受怕……“很多病人辗转求医不见效,真是死的心都有”,他说,“门诊遇到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占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一半以上,其中60%左右都伴有各种心理障碍,而糜烂性胃炎、胃溃疡更是与情绪、精神因素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胃溃疡治好很容易。一般的胃溃疡,2周左右就可以恢复,规范的胃溃疡疗程是6~8周,治愈率可以达到80%以上,发生出血和需要手术的比例很小。”,至于糜烂性胃炎,作为胃溃疡的早期阶段,治疗起来就更方便了,“5~7天足够了。”只有很少一部分溃疡,可能会引起癌变。“或者说,那时候发现的溃疡已经是癌前病变了。”,因此患者不必要将糜烂性胃炎、胃溃疡看得多么严重。但是,方立峰说治好容易,除根却难。只要负面情绪一直存在,胃黏膜就仍然会缺血,糜烂和溃疡仍然会发生。“可能上次的治好了,这次发病在不同的部位。”,因此,能否消除压力、抑郁、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对胃肠疾病患者的康复来说十分重要。所以,我们要从精神上,从情绪上预防疾病。要保持乐观情绪,振作精神,善于自我安慰,自我解脱,工作有劳有逸,保持良好的同事关系,良好的群体和家庭关系,避免急躁、暴怒或郁郁寡欢。

面对危害性极大的胃癌,方大夫认为,学会有张有弛、忙里偷闲。“淡定”二字很重要,如果能身体力行,自然吃得下、消化好。如果有了负面情绪难以缓解,应及时求助于心理医生。我们在生活中要想很好的做好预防,除了情绪以外,当然还必须注意生活方式和饮食。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情绪与胃健康的关系,是不是应该打响“保胃”战了,除了身心愉悦,不生气外,更应该以身试法从饮食习惯开始:餐食要定时定量,到了吃饭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使胃保持有规律的活动。每餐食量要适度,拒绝暴饮暴食和睡前加餐;保持食物温度适宜。以“凉不冰齿,热不灼唇”为度,细嚼慢咽,减少刺激胃黏膜的机会;食物选材应多甘多暖,这样的食物滋补脾胃,比如山药、小米、南瓜等,都具有很好的补益脾胃的作用,且可以提高免疫力;适当补充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量,可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力;饮水要选择洁净水,减少引入细菌的机会,还要注意饮水时间,最佳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饭后立即饮水不科学,会稀释胃液。爱生气、易胃痛的人不妨可以用薏苡仁(苡米)、山药、大枣、茯苓、芡实等常煮粥饮,通过食疗的方式,健脾补气、强身健体。还可以用点玫瑰花泡水代茶饮,可以疏肝理气止痛。感寒受凉引起的肠胃功能紊乱,可以用生姜3-5片熬汤,再撒少许胡椒面搅匀后乘热喝下。当然,一定要慎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如激素、阿斯匹林、非甾抗炎药布洛芬保泰松和一些抗凝药。中药中过于苦寒的药物如龙胆草、苦参、黄连等,也要慎用或少用或短时间应用。

胃肠决定健康,胃肠不好,无法正常进食补充营养,再好的身体也会慢慢垮掉的,保胃在于预防,行动在于细节,不要伤胃。

吃得太饱

长期饱食会使人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增多,甲状旁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脊椎动物体内钙和磷的代谢,促使血钙水平升高,血磷水平下降。这种激素多了容易使骨骼过分脱钙,造成骨质疏松,如果从年轻时就经常饱食的人,到了老年,由于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含量明显增加,即使摄取较多的钙,也难以沉着于骨骼之中,所以患骨质疏松的机会就会明显增加。我们要求饮食定量是指吃进来食物应感觉饥饱适中。人体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输出分布,主要靠脾胃来完成。进食定量,饥饱适中,恰到好处,则脾胃足以承受,消化和吸收功能运转正常,营养供应到位,可以保证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反之,过饥或过饱,显然都对人体健康不利。

吃得太饱常常是指在短时间内突然进食大量食物,大宅门里的厨房加工负荷太大,势必加重胃肠负担,食物停滞于肠胃,不能及时消化,进而影响营养的吸收和输出;脾胃功能因承受过重,还会受到损伤,影响升阳制造血气。

美国最新研究提醒,那些在饭后揉着肚子、扶着腰、打着饱嗝的人们,哪怕是短期暴饮暴食,带来的健康灾难都无法挽回,不仅体重会一直上升,对全身的伤害甚至会持续很多年。

饮食过量会伤害人体的泌尿系统,过多的腐烂产生的非蛋白氮要从肾脏排出,加重肾脏负担,肯定影响肾脏的功能。吃得太多抬高了膈肌势必挤压心脏,容易诱发心脏疾患。如果长期饱食,深受其害的还是免疫系统,造成免疫力下降,免疫系统不健康,我们恐怕就没有理由谈论健康,只会讨论身体的各种疾病了。

民间对饮食过量问题早就有明确的认识,俗话说:“少吃尝滋味,多吃伤脾胃”。诸如此类的格言很多,从方方面面批评毫无节制的大吃大喝。大家都知道多吃有害健康,但还是有各种理由促使我们大吃大喝,这是个理念问题,是我们对饮食在机体内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的原理知道的太少了,当我们了解了胃的工作原理,或许就不会让大宅门里的厨房负荷太重,就知道我们今天是能够做到花钱买健康的,我们不会花钱买罪受,花钱买病吧。

吃饭与每个人相关,因为感觉和习惯差不多,容易吃多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问身边的人是不是都有过吃撑的经历,“吃了吗”,这是国人打招呼最常用的客套话,说明人们都重视吃。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把中国的饮食已经介绍到全世界了,同样的食材,我们中国人可以把它做成全世界的人都爱吃的美味佳肴,这是中国的饮食文化。但是,现在生活好了,我们的胃口不能越来越大,应该学习点养生知识,吃的知识少了会带来太多因吃引起的健康麻烦。调查发现,所有人都有过吃撑的经历,有少数人几乎天天都有吃太撑的时候。什么时候容易吃撑呢?第一是自助餐,食物丰富,抱着要吃够本的心态,让不少人戏称为“饿得扶墙进,吃饱扶墙出”。第二是商务宴请,因为持续时间长,干坐着太没意思,只能不停地吃,不知不觉就多了。第三是朋友聚会,有酒有肉加上心情好,最后肚皮就圆滚滚的了。第四是工作太忙吃得太急。本来从开始进食到大脑接到饱的信号需要20分钟,很多人通常用不了10分钟就解决一顿饭,这种情况也容易吃撑。第五是压力太大,许多人饮食不规律,只有在较为放松的晚上才能好好吃顿饭,晚上多吃一定会撑着,对身体损害最大。

吃的太饱可能带来什么健康麻烦呢? 远古时代,胃除了消化外,还发挥着储备的功能,吃饱一顿饿三天没问题,而现在人们天天顿顿吃得好,如果一个人的胃每天能容纳1斤的食物,其实只需填充一半,就足够一天需要的了。我们可以适当掌握一下饭量,其实就七八分饱最好,给自己配配餐,定定量,尤其以酸性食物为主的饭菜,七八分饱足够了。吃得太饱可能引起下列健康问题:

1、肥胖。现在人们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酸性食物),难以消化,多余的“营养物质”堆积在体内,产生肥胖和一系列富贵病。洪昭光教授说“科学研究证实,肥胖会带来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胆囊炎等,再加上由此带来的并发症,可能达到上百种疾病,非常可怕。”。

2、胃病:吃得过饱所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肠道负担加重,消化不良。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较短,每2-3天就应修复一次。如果上顿还未消化,下顿又填满胃部,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复,胃大量分泌胃液,会破坏胃黏膜和胃屏障,产生胃部炎症出现消化不良症状,长期以往,还可能发生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

3、肠道疾病:中国台湾科学家发现,脂肪堵塞在肠道里,会造成肠阻塞,大便黑色、带血,就是多余的食物体内发酵,腐败、变霉变臭,侵蚀组织,发炎和溃烂的结果。

4、疲劳:我们都有体会,吃得过饱会犯困,这是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肠胃系统去“工作”了,让人处于疲劳状态,昏昏欲睡。饭后疲劳会引起大脑反应迟钝,加速大脑的衰老,容易得老年痴呆。

5、癌症:日本科学家指出,吃得太饱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降低,增加患癌几率,其实就是多余的食物变成废物,增加了体内的垃圾,超出了机体的排毒功能,体液酸化所致,体液酸化是癌症产生的基本环境。

6、老年痴呆:研究发现,大约有30%-40%的老年痴呆病人,在青壮年时期都有长期饱食的习惯。年轻时吃得多,机体能量总是围绕着胃肠工作,大脑长期缺营养缺能量,得老年痴呆症是可以理解的。

7、骨质疏松:长期饱食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大大提高。骨质疏松与甲状旁腺激素有关,长期饱食增加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促使血钙水平升高,血磷水平下降。血钙水平升高,肝脏不得不从骨骼调钙满足人体其他部位对钙的需求,因此使骨骼过分脱钙,造成骨质疏松。

8、肾病:饮食过量会伤害人的泌尿系统,因为过多的废物产生的非蛋白氮要从肾脏排出,势必加重肾脏的负担。

9、急性胰腺炎:晚餐吃得过好过饱,加之饮酒过多,肝脏胰脏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汁胆汁帮助胃肠消化,久而久之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10、神经衰弱:晚餐过饱,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使兴奋的“波浪”扩散到大脑皮质其他部位,诱发神经衰弱。

俗语说“常吃八分饱,延年又益寿”一点不错。这“饱”的尺度不好掌握,靠个人感觉了,只要能做到只吃“八分饱”,最好的办法就是细嚼慢咽和给自己定量,就像盒饭一样,饱不饱就这麽多。还要把握好吃饭时间,最好在感到有点儿饿时开始吃饭,而且每餐在固定时间吃,饭前喝碗汤或吃点点心,避免太饿后吃得又多又快。

如果已经患上胃病,精心调理是可以好转的。多从以下几点注意即可。

1、注意保暖。尽量避免突然接触冷空气,杜绝大量吃冷饮和凉拌菜,用些舒胃中药和组合食药两用食品(舒胃恰玛古),经过几个月的调理就会好的。

2、调整食谱。尽量少吃使胃肠胀气、排气增多的食物,如牛奶、豆类、减少小麦、土豆和玉米等淀粉样食物的摄入量,因为这些食物只能被人体吸收小部分,大部分要靠大肠内部的细菌代谢分解,产气多。炒菜烹调时可以适当加入姜、蒜、胡椒等调味品,使排气减少。

3、稳定情绪,劳逸适度,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情绪紧张可以直接加快胃肠道的蠕动导致腹泻。

4、加强锻炼。除了常规的锻炼以外,增加抚摸肚子的锻炼,每天早晚在空腹时按摩腹部。以肚脐眼为中心,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每次50次,以改善胃肠道的运动和血液循环。


    关注 新疆札郎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