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为它掉了脑袋——原来运河在中国历史上这么重要

 

来源:互联网胡萝卜运河,顾名思义就是“运载之河”,是依靠人工力量完成的“人工河”。世界上最著名的运河有中国的...





运河,顾名思义就是“运载之河”,是依靠人工力量完成的“人工河”。世界上最著名的运河有中国的京杭大运河、意大利的威尼斯运河、德国的基尔运河、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的巴拿马运河。据考证,世界上最早的运河是米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古运河,距今已有近六千年历史,可以说人类文明史,就是运河的发展史。
疲秦、高句丽、禁卫军、夫差、曹操的运河
众所周知,运河建设需要巨大人力物力的成本,有的国家和朝代甚至是举全国之力来完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答案分为几个类型——农业、运输、经济和军事。

韩国的疲秦策略,最终玩死了自己最具代表性的农业灌溉型运河当属郑国渠了。据史料记载,秦王政元年的时候,秦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国力强大,已有东扩灭六国之志。其他六国在正面战场屡战不利的情况下,开始使用“阴招”来阻挠秦国国力的继续膨胀。燕国太子丹选择的是派荆轲刺杀秦王,而韩国则选择了另外一条“诡计”——“疲秦”,就是派该国著名水工郑国前往秦国,说服秦国在建设运河,引水至关中以浇灌农田。

秦国当时正为东征缺乏军粮而愁苦,当即拍板开始建设。在客观上,修建运河确实达到了“疲秦”的效果,建设期间长达十年之久,在这几年中秦国确实“无暇东顾”。当秦始皇发现郑国原来是外国间谍的时候,郑国解释道,“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郑国以“为秦建万世之功”的承诺救了他一命,在嬴政的坚持下郑国渠得以完工。

这个运河确实达到了“万世之功”的效果,灌溉秦国关中地区农田面积多达“四万顷”之多,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到头来,韩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修运河的“疲秦”计划反倒成了“强秦”计划。运河的效果立竿见影,秦国有了这个大粮仓之后,虽然赦免了郑国本人,但是却在第一时间发兵灭掉了“主使者”韩国。郑国渠作为关中第一个水利工程的作用是千秋万代的,先后经历后代多次扩张改造后,至今仍在灌溉着超过六十万顷的农田,成为关中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经脉。

隋朝的运河救了唐德宗父子隋朝统一中国后建都长安,单凭关中地区的粮食物产供应已经无法满足京畿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口和军队。于是隋文帝开始建设广通渠以达到沟通黄河,促进运输的作用。在隋炀帝即位后,出于各种目的考虑,他继续了修建运河的工程,终于沟通了包括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在内的五大水系。这对维护整个大帝国中央集权和经济运输起到了重要作用。运河巨大的工程耗尽了隋帝国最后一滴血,隋朝“因河而兴,因河而亡”。

唐代在隋朝系列运河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包括建设“天宝河”在内的系列完善运河的工程。经过安史之乱之后的唐王朝,完全依靠通过运河发展起来的“漕运”。到了唐德宗的时候,节度使李希烈僭越称“楚帝”割据东南,导致漕运一度中断。没有了运河疏通的京畿地区顿时陷入恐慌之中,即便是宫中也只能勉强度日。直至李希烈被部将杀掉,漕运才重新开启,唐朝皇帝在得到消息后曾高兴的说道“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可见,当时运河的运输作用对国家生死存亡都具有重要作用。

北宋运河养活八十万禁军北宋时期,帝国北部和西部都要长期外夷滋扰,政府既无法以军事力量取胜,又要面对国内不断增多的农民起义。所以,北宋政府只能奉行“守内虚外”的政策,这个政策的实质在于对外敌防守,对内强硬,以达到“强干弱枝”的效果。这样做的后果是,政府将全国超过半数的精兵集中由中央政府控制,驻扎在京畿地区(开封),史书记载,“太祖鉴前代之失,集精锐于京师”。

这就需要大量军粮和物资保证京畿。同时,这个政策又是经济政策,它强调改变宋代以前北方经济超越南方的状况,人为的将中国经济中心南移。这一切的调整和部署都依靠的是——运河。北宋在前朝的基础上,有大规模建设了惠民河,将闵水和蔡河贯通起来,在兴建方城运河失败后,转而修建将“商水”引入蔡河的运河,之后又陆续修建了广济河、金水河和淮南运河,这样一来,以京畿为中心的运河内网构建完毕,战略上调整了南北经济布局,农业上灌溉了土地,经济上建立起了超越前代的漕运队,这一切都造就了两宋时代中国封建经济发展到顶峰的辉煌。

夫差的运河打败了强齐,却死于忍者勾践春秋时期,吴国夫差一直想称霸诸侯,在打败越国勾践后,挡在他面前的就剩下齐国了。为了方便吴国军队北伐,他开凿了自姑苏至广陵的邗沟,后来又修建了荷水。这样一来,夫差的运河将本来并不相通的长江、黄河和淮河链接起来,达到了运兵运粮的效果。但是,建设运河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又两次讨伐远比吴国自己强大的齐国,结果被卧薪尝胆的勾践从背后偷袭,被越国打败后,夫差自刎而死。夫差虽然身死,但是他留下来的不仅有今天扬州市的雏形,而且这些运河至今仍在使用着,成为京杭大运河的“第一期工程”。

曹操用运河消灭了袁绍三国时代的曹操也非常热衷于建造运河,他的最初并不只在于运输和发展经济,更多的在于军事目的。与春秋时期的吴国夫差和隋代隋炀帝不同,曹操修运河打仗却很顺利。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修建了睢阳渠用来运送粮食,运河以“加工加点”的方式建造完成后,漕运开始代替陆运成为军粮主要来源方式,最后,终于击败了袁绍。曹操通过这次战役发现运河漕运不仅可以提高运输效果,而且可以避免敌人陆军袭扰,保证运输安全,所以,他在随后的东征乌桓之时,修建了以战争目的命名的“平虏渠”,结果又大获全胜。后来,曹操又陆续修建了四条运河,这些运河对我国黄河以北地区的统一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日后隋唐完善运河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上管运河的都是多大的官
我国历朝历代都对运河修建和管理非常重视,最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专门设立了“护漕都尉”的职务。这个官职被以“都尉”命名说明两点:一是地位较高,大致相近九品中正制中的二品;二是这个职务属于军管范畴。这都说明了汉代对运河保卫和修缮的重视。汉代还将沿途的县令(约为七品)兼任管理辖内运河的主管,这无疑赋予了运河主管可以统筹辖内各个部门协调的能力。

到了宋元以后,政府专门设立了工部和都水监,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并由政府统一拨款。这都源于唐代在工部下面单独设置的机构——水部,水部作为一个二级职能部门负责漕运建设和维护工作,向工部报告工作情况,由政府统一管理。

在明代的时候,政府又单独为漕运设立了头衔为“总兵”的专门官职,这样一来,管理河道和运河的地方领导变成了从一品大员,甚至可以和地方总督平起平坐,运河对国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到了清代的时候,又将运河管理者地位提高一级,成为“漕运总督”,这虽然表面是正二品的官儿,但是这些官大都身兼“尚书”,也就是名誉尚书,所以,漕运总督实际官职就是从一品了,当然可以和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封疆大吏平起平坐了。
隋炀帝、忽必烈、土木堡和通惠河北路
我国主要运河的开发大都集中在古代,在缺乏现代科技辅助的情形下,开发成本非常巨大,很多朝代的兴盛与灭亡都与运河有关,可谓“河脉”关乎“国脉”。康有为曾对此有过评论“古代漕运之制,为中国大政”,说的就是运河关乎国运。

如果从长远角度看,修建运河肯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既可以富国强兵,发展经济,又可以灌溉农田,畅道运输。但如果这一切超越了国力可以承受的程度,那可能就会演变成为劳民伤财的悲剧。我国历史上,修运河修到亡国的第一人就是隋炀帝杨广了。至今为止,隋炀帝杨广为何如此下大力气修建运河的原因仍然是个谜,主要有几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为了“剪断王气”杨广通过不正当手段当上皇帝后,最担心的就是另有“王气”出没。在他登上宝座的时候,有人向他告密说有王气出自龙门,蔓延至太原。杨广为此做了三件事,一是派人在龙门地区挖沟开山,以破坏王气;二是任命自己的孙子(皇位继承人)杨侑(恭皇帝)为太原太守,以说明所谓王气就是隋朝本身,这种让王位继承人做太守这么低级官的事情,历朝历代似乎还是唯一的一次;三就是修建该地运河,以剪断王气。隋炀帝热衷于修运河自此开始拉开序幕,而且他自己亲自坐镇指挥。据《隋书》记载,隋炀帝“幸洛阳。丙申,发丁男数十万掘堑,自龙门东接长平、汲郡,抵临清关,度河,至浚仪、襄城,达于上洛”。

第二种解释是为了方便去扬州“看花”这里说的“花”不仅指的是扬州的琼花,而且还指的是江南的美女。但这种解释可能无法自圆其说,即便是花再美,也没有必要通过修建运河来看。说到看美女,有一种说法是扬州原本美女不多,每次隋炀帝南巡都会带来大量美女,后来隋朝灭亡,这些美女流落民间,自此,扬州开始“盛产”美女。所以,说炀帝为了“亲寻美女”修建运河的说法可能也不靠谱。

第三种说法是为了征伐备战之用隋炀帝当年最主要的征讨对象就是远在辽东的高句丽,修建京杭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可能就在于此,将士兵集中运往集中地——今天的北京。于是南方的战船、粮草、弓弩手被源源不断通过京杭大运河到达北京,山东的马匹和战士也被通过运河输往北京。经过数月日夜不停地运输,史上最大规模的远征军集结完毕,据史料记载,不包括皇帝禁卫军和侍从在内的战斗人员多达113万,此外还有数百万民夫和后勤保障人员。这次战争却没有像隋炀帝想象的那么简单,以高句丽的完胜告终。

隋炀帝不甘心失败,过了两年又倾尽全国之兵第二次御驾亲征高句丽,这次战争较为顺利,但是就在隋军即将取胜之际,国内却发生了杨素的叛乱,隋炀帝不得不回京镇压叛乱,于是第二次远征又告夭折。等到第三次隋炀帝想举兵远征的时候,圣旨已下,但是派兵前来的地方军队却寥寥无几,最后好不容易才凑齐了点军队,又沿着运河开向东北。为什么到了第三次征讨高句丽没有人愿意“奉诏讨逆”了呢?答案很简单——没人了。

隋代中国人口有四千五百来万,经过隋炀帝修建运河的折腾,在他即位的当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第四年又“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两次修运河征用了民工男女共计两百多万。紧接着隋炀帝又数次下江南,乘坐龙舟,跟随船只多达数千,这些船大都需要人力在岸上牵引,又在运河岸边连续种上了一两千里的柳树,沿途修建了四十多座豪华离宫别苑,沿途由地方行政机构提供数万人的饮食起居,几次下来,又征用了民工数百万。然后在两年时间内远征高句丽两次,损失士兵上百万。

所以,等到隋炀帝第三次远征之时,国内的这四千多万人口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人民也大都妻离子散,或者背井离乡成了流民,或者揭竿而起成了起义军,地方军队要么需要去镇压国内起义,要么不再相信隋炀帝而军阀割据。好在高句丽王在面对隋朝第三次东拼西凑的远征军时,被隋朝“破釜沉舟”的勇气所震撼,主动投降,不然,可能又是一次无功而返。不过,等到隋炀帝“凯旋而归”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满目疮痍的国家和居心叵测的大臣,不久,隋炀帝就被杀于江都。

从隋炀帝修建运河的时间和主要作用来看,可能征伐高句丽是最主要的核心目的。但是,正如秦代劳民伤财修建长城和阿房宫这样的巨大工程一样,隋炀帝不好的运气和巨大的野心,耗尽了中国老百姓的最后一滴血和最后一点耐心,终于,强大的隋朝被修建运河和频繁征战拖垮了。

运河关乎国运的说法不仅存在于隋朝,而且在元代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过这次不是以悲剧结束,而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帝国版图。元代修凿完成北起大都、南达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流域的大运河。元代运河对今天北京最大的影响就是通惠河的建设。通惠河是元代名臣兼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建筑设计师郭守敬主持建造,它贯通了昆明湖、积水潭和中南海,全程82公里。修建这个运河的主要目的在乎“国运”——即解决北京吃水难和运输难的问题,只有这样,元朝才可以选择不在中原地区建都,才可以将北京作为横跨亚欧大陆大帝国的首都。

元代大运河陆续完善和疏导了前代运河,并以通惠河作为大运河终点。运河完成后,基本上使得北京这个内陆城市成为海陆两运的中心城市。据史料记载,忽必烈在通惠河完成后“过积水潭,见舻舳蔽水,大悦”,于是亲自命名从万宁桥到通州的河道为“通惠河”,这个名字沿用至今,北京在该河东面修建的连接中轴线与二环、三环的道路仍沿用着忽必烈起的名字——“通惠河北路”。只不过,当年的忽必烈没想到的是,如今的通惠河北路在市民上下班时候,实在是太堵了。

通惠河关乎国运的事情还发生在明代。“土木之变”之后,蒙古部队俘虏了中国皇帝,并带着这位倒霉的“太上皇”入侵北京。为了防止蒙古军队掠夺粮食,补充京都军事储备,当时的兵部尚书主战派于谦利用此河与蒙古“抢粮”,结果蒙古军队因缺乏军粮无功而返。由蒙古先代忽必烈修建的通惠河,在数百年后,竟然成为明朝抵御蒙古攻击的有力武器,这确实意味深长。

京杭大运河的衰败也预示着中国封建王朝的衰败。到了19世纪中期后,海运和铁路兴起,尤其是在黄河改道以后,运河水量不足,运力直线下降,京杭大运河的运输功能终于落下帷幕。我国运河工程在封建社会初期开始,到封建社会晚期开始衰落,从这个意义上说,运河与国运似乎联系有着一定玄机。直到解放后,京杭大运河部分河段又经过重新扩大和修缮,又开始逐渐恢复生机,同时,它也承载着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功能,古老的运河又重现生机,成为保障民生,促进发展的大动脉。

来源:互联网胡萝卜
————————END————————


    关注 微分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