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方出来的人是怎么获得大成就的?

 

一个人出身在相对低的阶层,就好象被投入到水底,无法呼吸,无法多作思考,也无法顾及他人,只能拼命地向上游。但是,当头部冒出水面的那一刻,就可以喘口气,就可以认真思考更高级的需求了。...



止咳糖特别喜欢研究一个人的出身将会多大程度上会影响这个人的成就。

从什么地方来的,经历过什么,对一个人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止咳糖的研究和主流思想不太一样。

不太讨精英人群的喜欢。

这也直接导致止咳糖至今仍然很小众。



比如:在知乎这个“精英”人群聚集之地,“袁荣”才刚刚快接近10000人关注,而且时刻都有掉粉的风险,惭愧得很。

止咳糖发现,现在这个市场环境,三四线城市出身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

你看,是不讨人喜欢吧。

先举一些例子:

俞敏洪,江苏江阴人;雷军,湖北仙桃人;刘强东,江苏宿迁人;贾跃亭,山西襄汾人;唐岩,湖南娄底人;冯鑫,山西阳泉人;罗振宇,安徽芜湖人;罗永浩,吉林延边人;傅盛,江西景德镇人…

可能有很多人要来打我的脸:你这是幸存者偏见,样本数太少,你这是带着偏见看世界。

偏见是有一点的,但,请你继续看下去,看看有没有道理。

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 感知阶层固化
目前的中国,大部分人都处于上升渴望中!

有过爬升经历的人更容易感知到上升人群的需求!

90年代以后,整个中国的发展就是在向着阶层固化的方向前进。

最早一批对阶层固化有深刻体会的人,实际上就是上述那些来自三四线城市的70后们

他们在上小学中学时还感觉不到阶层的差异

(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并没有什么阶层感)

但是当他们大学毕业的一瞬间,需要自己设法找工作,需要在一线城市立足时,就很明显地感受到出身所带来的差距

这是中国第一次让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产生鲜明的阶层感

我们知道,如何进行阶层上升,是整个中国年轻人最大的需求。

最早有这种体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会更容易捕捉到这个大需求中的若干个细分需求,更容易感知到那些被压抑的细分需求。
第二 不纠结的现实主义
最近,许知远在和罗振宇进行访谈时。罗振宇直言自己为什么这么现实,他说:你一个北京出身,北大毕业的人,是体会不到一个三线城市出来的,地方院校毕业,来到大城市,非常急迫地想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处时的惶恐。











处于这种没有退路的惶恐之中,人们自然地就会产生现实的生存智慧。

所谓现实的生存智慧,实际上是一种无法系统学习的技能!

没有哪本书会明确地告诉你。

就像你在进行篮球足球这种运动,需要过人时,没有哪本书会告诉你到底应该选择用哪种技巧去过人,只有你自己临场判断。

这种现实的技能只有通过不断地实战才能获得。

过人方式并不重要,能过人,才最重要。

用我一个朋友的话说,叫做目标感更强,更专注于目标。

从三四线城市开始,一路竭尽全力地过人,当然其生存智慧要强过在大城市没挪过窝的人。

这种生存智慧运用到生意之中,就是不纠结的现实主义。
第三 证明自己的欲望


来自三四线城市的人,在来到一线超级城市之后,会用证明自己智商的方式来寻找个人尊严。

(是的,更高阶层的入口就是智商)

一个人出身在相对低的阶层,就好象被投入到水底,无法呼吸,无法多作思考,也无法顾及他人,只能拼命地向上游。

但是,当头部冒出水面的那一刻,就可以喘口气,就可以认真思考更高级的需求了。

寻找社会尊重是更高级的需求

现在的环境下,商业是证明智商和寻求尊重的最佳途径

在最合适的年龄段感知到可以通过商业来找到尊严,就是一种挡不住的力量,一种无法被抑制的欲望,而且一旦找到机会,就决不放过

在创业的过程中会更执着。

相反,早早就体验过被尊重滋味的人,反而决心不够强,更关注的是机会和回报。从小养尊处优的富二代们更喜欢投资而不是创业。

洞见、智慧和欲望,三者都很强。

你说,是不是更容易有成就。

上一篇:

不要上 “兴趣”的当

另外:

止咳糖的书第二版就要出来了。

这次的封面稍微靠谱了一点,内容更新了一半左右。

感谢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福卡智库首席研究员 
著名经济学家 
王德培先生 
推荐


“创业靠什么?除了激情和韧性,更需要冷静和智慧。在波云诡谲的商业世界中,成功的创业者通过实践耕耘、学习砥砺和思考创新,塑造了成熟的商业思维,这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今天的创业大潮中,很多人因为没有这种思维而抱憾。这本新颖智慧的书可以帮助大家培育这种思维,去发现更多的商业机遇。”

该书预计十天左右上市,止咳糖也将开个小卖部,来向大家销售。

所有付费包年学员购买享受8折优惠,并赠送电子文稿。

未来如果还卖其他的商品,付费包年学员也将永远享受8折优惠。

感谢您阅读智课堂如此枯燥的内容


    关注 智课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