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北京第一条有轨电车

 

清末,北京城第一条有轨电车:从马家堡至永定门。...

关注“youngtram”,快乐搭乘
清末,北京城第一条有轨电车:从马家堡至永定门。

上周亦庄新城公布了有轨电车T1线规划方案;紧接着,顺义又公布将在“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3条有轨电车线路。有轨电车这一已消失多年的公共交通工具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回眸历史,在上世纪初,北京城的公共交通中,有轨电车就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清朝末年,为了方便人们从马家堡火车站进入北京城,英国人在马家堡修建了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当时的路线是从马家堡到永定门,俗称“马永线”,可惜这条有轨电车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因为义和团运动被毁,这条有轨电车线路在被破坏后也没有修复。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北洋政府开始投资兴建新的有轨电车线路,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到1924年底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开通,这条线路是从前门开往西直门。老百姓纷纷站立在沿线的道路看热闹,当时的情形可谓是“观者如潮”。
到1930年,北京的有轨电车线路发展到六条,有意思的是,这几条不同的线路被分别赋予不同颜色的定义,如黄线、蓝线等,这和今日的地铁非常类似。
尽管如此,有轨电车还是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不过,有轨电车筹备之初,一直受到各种阻挠。刚一铺轨,就有人投诉它破坏古迹要求改道,沿途商家也觉得竖在道路两边的电线杆影响了自己的生意,表示反对。其中,视电车为大敌的要数遍布北京大街小巷的人力车夫。
自从清末人力车从日本传入中国后,它逐渐成了北京人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老北京胡同纵横,轻巧的人力车走街串巷异常方便。到了上世纪20年代,北京城以拉人力车为业者有7万余人,一辆人力车负担着全家老小好几张嘴的生计。而有轨电车跑得快,拉得多,自然成了人力车夫们的天敌。
最终,有轨电车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1937年,日军占领北京后,强行将日本国内一些旧车卖给了北京的电车公司,那几年虽然车辆有所增加,但却都是日本国内用过的“二手货”,质量相当差。而正是这些破旧车辆,一直维系着北京城的公共交通。直到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之后,北京城的公共交通才有了新的发展。


(图文素材来自网络,侵删)


    关注 广州有轨电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