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半导体(下)-- 惧怕加入民营企业,无非是这三个问题?

 

不瞒你说,民营科技公司生存的窘境就是:它们一方面在力争上游中根本不被主流认同,另一方面,它们在快速发展之中确实缺乏稳健的运营能力。...



私人微信:williamhunter
这10年:来自半导体、服务半导体
♪♫♬点击这里收听♪♫♬
喜马拉雅 关注猎头William

引子

上一篇采访之中,我和高云半导体的上海研发负责人TP Wang聊了FPGA产品、应用,其所处的行业和其玩家的特点,我们以“高云为啥要做FPGA”为第一篇的结尾。

这次,我想延续上次的思路,把聚光灯就打到“高云”这个2014年才成立的年轻的民营企业身上,深入了解一个老外企人在一家成立才2年、由外行投资的FPGA公司中的所思所想。

高云投资人从房地产而来

高云的投资人是在房地产领域的“土豪”,他们和TP等一群有多年外企FPGA研发经验的人才几经磨合,这才有了高云的落地运营。



William欣赏TP的坦白:

他没有用惯常的”产业报国“来解释高云投资人的投资动机;他也没有用”闪婚“来糊弄我,给我一个科技人才和企业投资一拍即合、相见恨晚的假象。

TP告诉我的是,这个投资人对团队和项目经过了多番的调研和互相了解,才做出了投资的决定。

我都可以脑补,TP云淡风轻的”互相了解“会是多么痛苦的过程。前段时间,我所在的公司询问了过去20年认识的所有在欧洲的VC,询问他们最近的投资方向。结果很悲惨,没有一个人现在还在投资半导体。硅谷的情况估计大同小异。

当然,在中国投资半导体,有一个不错的时间窗口,也能获得更高的回报以及资本杠杆。不过,一样的钱,资本是可以选择传统的房地产、能源;即便是科技领域,ARVR、电动车、移动互联网都是不错的选择。

公司性格的快与慢

痛苦,就痛苦在要理解半导体就是一个民不能缺、国不可无,但投入大、产出慢、利润不高、风险还不小的一个行业。所幸的是,这个投资决定一旦做出,TP称投资人就较少干预。反而希望团队能低调行事,以作为谋地位。

正如海银资本的王煜全指出:公司的创新,已经由单纯的技术创新转向为各个资源掌控者之间的高效协作的创新。也就是说,这种投资人和科技人才之间的“高效协作”,只要是成功的协作,搞出了名堂,这就是创新。

这种创新的外表特点,可以简单用”公司性格“来概括。

怎么讲?公司的性格就像人。有些公司是”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力求快干快上,常见于草根,且极具革命精神。如电源的MPS,手机的MTK,通讯的华为。TI的一位管代理的经理曾经和我打趣,Silergy就盯着MPS,MPS瞄着TI,食物链上一个比一个凶,毫不放松。

与之相应,有些公司则如浙江人的性格,不紧不慢,但求稳健。比如模拟的ADI、原以中低阶MCU见长的Microchip便是如此。ADI的前任CEO Jerry Fishman在1991年就被任命为总裁和COO,后为CEO,直到2013年突发心脏病倒在了任上。Microchip的CEO Steve Sanghi从1990年接手公司至今,也是一例。

创业公司,一切从头开始

这话得从两头说。一是管理流程的从头来过。TP曾经所在的大公司都是流程完备,资源丰富。而到了高云,鲜有可以“拿来就用”的技术、流程、外部资源,他自己要从运营框架开始,测试、研发、可靠性、器件定义、市场需求,只要是公司使命所及,都要去做,都要“重建底层”。

我看另一个方面的“从头开始”,多少带着些戏谑的意味。哪怕五年前,外资企业看民营企业,William形容为“不敢相信”。他们压根没有考虑过这些大象腿下的小强也会有生存空间?不可能。

而2–3年前,这种外企看民企自上而下的相对势能,已经从“不敢相信”转换到了“不愿承认”。外企的下降通道和民企的上升通道擦肩而过,我发现许多外企高层会主动询问当下民营企业的冷暖,他们亦开始考虑民企的机会是否真是下一波趋势所在?

现如今呢,大部分的外企员工似乎都已经整装待发,他们会主动告诉你:William,我想尝试下民营企业的机会,选择大于努力——我说这便是“不得不爱”。

大有大的风景,小有小的视角

忙吗?忙;累吗?累。

尽管如此,TP乐此不疲。仍请注意,不是所有的外企人,都做好了心态上的准备。以前的领导Willa曾经和我打过一个形象的比方:大公司就像大海中的航空母舰,风景极好,视野开阔。可惜,每个人也就只能做一枚小螺丝钉。而小公司呢,好比航空母舰下面的小舢板,风浪大、视野差,可是只有它能看到万千同僚都在海面航行,只有它能看到大船下面居然破了个洞,只有它能看到大船上面还掉了一大块漆色。

大有大的风景,小有小的视角。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很多Intel的人连ADI都从来没有听说过。而ADI的人,不一定都了解3peak的存在。

一切从头开始的心态是好的,但必须了解,跨过这条河,连看东西的视角都是不同的。

惧怕民营企业,无非怕三个问题

惧怕民营企业,其实怕的是三个问题:

  1. 技术不行,产品拼不过人家;
  2. 小公司风险太大,会被收购兼并;
  3. 民营公司薪水不行,物质上划不来。
技术不行?William的分析是,如今的民营创业公司已经从早年的“贸易型”——利用客户关系和信息不对称赚利差,飞跃到了技术创业,创始人或核心研发团队往往具备世界级研发实力。

风险太大?这是一个伪命题。如果连Broadcom都会被Avago合并,Marvell还在天天求卖,那么,风险已经表现为系统风险,换言之,风险是这个行业的固有熟悉,怕什么呢?

薪水不好?好的团队往往成立之初就吸引了丰厚的投资,基本薪水和原先持平或略好,再加之股票期权,这是常态。

William从半导体猎头的角度建议:

资深的职场人士真正需要考虑的是,把自己当成产品,去考量这家公司的“盘子”有多大?

同时,把1年的薪水放到3年的维度,考察3年综合收入。这样,你自然会把风险、收益,固定、可变收入都做通盘考虑。

结尾

做完上下两期的采访,我William的内心也心绪不平。我不屑于多强调“这不是软文”,但我仍然惊讶于竟然还是有人评论道:“这就是一个土豪投资了一群失业人员的把戏”。

不瞒你说,民营科技公司生存的窘境就是

它们一方面在力争上游中根本不被主流认同,另一方面,它们在快速发展之中确实缺乏稳健的运营能力

和猎头William交朋友
据说拍了名片,80%更有职场安全感



点击其他热门半导体2014收购兼并大赏

德州仪器:半导体公司里的风清扬

Atmel:Dialog欧洲新贵的亚太之路

Intel:收购Altera的正确姿势

Lattice: 收购了Silicon Image的哪些宝贝

英飞凌:关于IR收购那些事儿

Cypress硅谷坏小子CY CEO的故事

飞思卡尔: 与NXP终于在一起了

加薪薪水增加30%并不难

销售:顶级销售的有哪些气质

更多:右上角,看“历史消息”或888

业务咨询、团队搭建、人才招募:

william@faradaysearch.com

私人微信:

williamhunter


    关注 半导体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