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No.4 雾角

 

或许,生死的无常,只在能触及的范围之内,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或许都有一个无底的海洋,那里终年咆哮,从未平静,它只等着它的孩子在听到如雾角一般的呼唤声后,坠入海洋,回到自己真正的归宿。而后,消失进时空的缝隙里。...





天云突变,碧蓝被一股浓黑笼罩,阳光将云的边缘镶上金色,教堂的穹顶恍若平静,没有跳动却如永生的物体,那些几何的线条慢慢能被解构成一个优美的身体,虔诚地抬起头,望向天堂的入口。佛寺在曲径通幽处沉寂着,可静中早已穿越世间的尘嚣,当我们还在讲着人生的意义的时候,那所谓的人生早已消解进自然的轨道,来处去路或明或暗,凝结成一个独自的线条。你要说清,想说请,都说不清;你想不在意,没有心灵的驱引,终究在一个范围里刻画着清晰的痕迹。

世界上有那么多秘密,让我们敬畏甚至恐惧,比方说空间的无限延伸,时间的永恒流逝,他们的源头和归处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的头脑无法想明白这漫无边界,却决定着我们生命本质状态的事物,甚至都想不出来。看起来,所有的努力都是有限的,我们终将走到一个自己都无法想象的境地当中,而物理、化学、天文、哲学等一系列的学科都试图去突破人类思维的困境,我们不能承认智慧的限制,定要通过一切的手段去解释世界。科学依旧在自然的条件下客观的发展着,规律定则夹杂着人性的摇摆,让人类的发展有好有坏。与此同时,我们也开始用人对于本身的探索去找寻这条迷途的全貌。文学,艺术的创作,社会的形成和情感的体会时而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复杂,时而又将自己挖空,仿佛一切都不存在,没有意义。永恒的天秤,意味着永恒的拉扯,永恒的动态平衡。我们究竟要把自己看成怎样,才能真正安然地活着呢?

科幻小说的世界将自然赋予了道德感,并传递给我们,给我们指出一条能够让彼此相融的道路,那里面客观的科学流着人性的血液,宇宙也像一个有血有肉的巨人,科幻世界给着重了解人文的人们另一条理解此时此刻的方式,也有跌宕的剧情,但身后却蕴含着没有情绪的数据和解码。或许,这种无情与有情的交错便正是人,自然和宇宙吧。

从这个话题出发,今天为大家分享的「美文」正是一篇优秀的科幻短篇小说,来自美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雷·布拉德伯雷所创作的《雾角》。我们不止一次谈及人类因为未来的未知和生命的有限而深感孤独,而这份孤独是永恒的还是仅仅是肉身带动思维产生的应激反应,人海茫茫,众说纷纭,但每个人都不愿让孤独那份深邃的冷寂侵占自己的此生。可《雾角》这篇小说展示了一个场景,或许,生死的无常,只在能触及的范围之内,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或许都有一个无底的海洋,那里终年咆哮,从未平静,它只等着它的孩子在听到如雾角一般的呼唤声后,坠入海洋,回到自己真正的归宿。而后,消失进时空的缝隙里。



Photo by 罗兆良

雾角
作者:雷·布拉德伯雷(美国)
翻译:白续辉
在冰冷的海水这头,在远离陆地的地方,我们每晚都等待着雾的到来。终于起雾了,我们便给机器上好机油,打开灯塔上的探射灯,照亮雾霭。迈克顿和我就像隐匿在灰色天幕里的两只小鸟,将信号灯指向大海远处——红光,白光,接着又是红光——给那孤独的航船指引航线。但雾中的船儿好像看不见我们的灯光,所以我们总是不得不用自己的声音来召唤它们——灯塔上的雾角发出深沉的巨吼,穿越蒙蒙雾气,回荡在海空之下,结果惊得成群的海鸥像甲板上被波浪震倒的纸牌一样四处飞散。雾角声中,海浪翻卷,泡沫泛起。

“这里过的可是一种孤单的生活。但你已经适应了,是吗?”迈克顿问道。

“算是适应了吧,”我回答,“你是个健谈的家伙,真感谢上帝。”

“呵呵,明天轮到你上岸了,”他笑着说道,“去和姑娘们开心地跳舞、去畅饮杜松子酒吧!”

“那我离开的时候,你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这里想些什么呢?”

“我会不由地想到大海的神秘。”迈克顿点燃了他的烟斗。这是十一月份的一个傍晚,七点过一刻。夕阳留下的余温仍在。导航灯右偏二百度,投射出光尾。雾角在灯塔顶端发出极其尖厉的叫声。在这儿,沿着海岸线,一连两百英里都看不到一个镇子。只有一条鲜见汽车奔驰的公路孤零零地穿过死寂的村庄到达海边,而且离我们灯塔所在的岩石还有两英里的水路远。船也不多见。

“大海的神秘。”迈克顿沉思着说道,“你知道吗,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雪花,却不幸受了诅咒。它翻卷着,膨胀着,奇形怪状,色彩斑斓,独一无二。奇妙啊。……许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我独自一人呆在这儿,看到海里所有的鱼都浮出了水面。某种东西让它们在海湾里游动和徜徉。我有点颤抖地打开了灯塔上的信号灯,让红光,白光,红光,白光交替闪现。灯光覆盖到了鱼群,所以我能看到它们那有趣的眼睛。我顿时变得浑身冰冷了。鱼群的轮廓像一只巨型孔雀的屏风,一直闪耀到午夜才缓缓消失。然后,海底的声音小了些,鱼群溜走了。成千上万只鱼儿消失了。我模模糊糊地推测,从某种意义上看,它们迢迢而来,也许是为了朝拜什么。很奇妙。但想想,高出水面七十英尺的灯塔是怎样招待它们的啊——探射灯放出闪耀的电光,雾角发出怪兽般的吼声。它们再也不会回来了。那些鱼儿再也不会回来了。不过你好好想上一会儿,它们觉得自己完成朝拜了吗?”

我抖了一下。我望了一眼海洋——这无边无际、浩渺莫测的灰色牧场。

“哦,大海充满了秘密。”迈克顿神情紧张地从烟斗里喷出一股烟来,烟火忽明忽暗。他已经紧张了一整天,却没有解释原因。“依据人类现有的全部动力装置和所谓的潜水艇来进行分析,我们要想站立在真正的海底陆地上,出现在那神话般的王国里,还要花上一百万年时间;也只有在那时,我们才能真正知道什么叫恐惧。想想吧,基督降生之前,据说世界已有三十万年的历史——未知的史前。当我们东征西讨、攻城掠地、吞并四方的时候,某些生物已经在水下十二海里深的寒冷地方生活了,它们的年代就像彗星上的一粒灰尘那样久远。”

“是的,那是一个古老的世界。”

“跟我来。我有一些神奇的事,还一直没告诉你呢。”

我们谈论着,登上了灯塔的八十级台阶。在塔顶,迈克顿打开了观察室里那些安置在不同角度的照明灯,这样,正对着大海的观察窗玻璃上面就不会有太深的物体投影了。探射灯的巨目稳定地移动着,在涂满润滑油的基座上旋转自如。雾角沉稳地响了起来,每隔十五秒钟鸣叫一次。

“听起来就像是一种动物在叫,是吧?”迈克顿点着头说,“一种孤独的巨型动物在夜空下哀鸣。一千万年了,坐在这里,向深海呼号:我在这儿,我在这儿,我在这儿。而深海默不应声。是的,没有回音。你这个家伙已经在这儿呆了三个月了。我最好让你做好心理准备。每年大约在这个时候,”他凝视着黑暗和雾霭,说道,“会有一种生物来拜访灯塔。”

“就是你说的那个鱼群?”

“不,是另外的东西。我一直没有告诉你,是因为担心你搞不好会认为我脑子出了毛病。但今晚是告诉你的时候了,因为我从去年开始计算日期,如果没错,今晚就是它出现的日子。我就不细说了,你必须自己观察,弄明白一切。就坐在这吧。如果你愿意,明天你可以扛上铺盖卷,乘着摩托艇回到陆上去,启动你停在海角栈桥边的汽车,跑回内陆的小镇上,彻夜不关灯地藏在屋子里。我不会质问你或责备你。事情发生了已经有三年啦,这是唯一一次有人和我共同见证这一幕。你等着瞧吧。”

半小时过去了,我们之间只有几声耳语。当我们等得疲惫不堪的时侯,迈克顿开始向我讲述他的一些想法。他对雾角的产生历史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生命体踏上漫漫征途。在一个阳光很少青睐的寒冷海峡里,他说,‘我们需要一个声音去穿越茫茫海域,警告来往的船只!我将创造这一声音,让它就像整夜陪在你身旁的一只空床,像由你打开屋门的一间空房,像秋天掉光了叶子的树儿。它还是这样一种声音:像南飞鸣啼的鸟儿,像十一月里的寒风,像坚固而阴冷的岸石下的海水。它是一种孤独的声音,没有人会思念它;但在远方的城镇里,只要有人听到它,它就会在他的灵魂里哭泣。我会创造一个声音,创造一种名为雾角的仪器。无论谁听到它,都会知道永恒的哀伤和生命的短促。’”

雾角响了。

“我虚构了这个故事。”迈克顿静静地说,“试着去解释——为什么这种生物每年会返回灯塔这儿来。雾角响了,我想,它也来了……”

“但是——”我说。

“嘘!”迈克顿说,“在那!”他向深邃的海洋点了点头。

某种物体在向灯塔游来。

这是一个寒夜,我已经说过;高高的灯塔里很冷,灯罩里的光束来来回回地晃动着,雾角在迷雾里鸣响不停。能见度很差,很差。北半球的深海平缓而宁静地移动着,给泥浆般的灰色雾霭涂上夜海的颜色。这儿,我们俩孤独地守在灯塔里。远方,首先泛起了波纹,紧接着翻起了海浪,向上高升,形成泡沫。泡沫并不多。然后,冰冷的海面升出了一个脑袋,一个巨大的脑袋,黑颜色,长着巨目;还有一个脖子。然后——不是躯干——而是脖子的剩余部分,逐渐浮出。那个脑袋升到水面四十英尺之上,脖子纤细而美丽。就在那时,它的躯体,像一座黑色珊瑚、贝壳和小龙虾构成的小岛一样,从水下轰然抬起。还有一条光芒闪烁的尾巴。总之,从头顶到尾尖,我估计这只怪兽有九十或一百英尺长。

我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但我肯定说了什么。

“镇定,小伙子,镇定。”迈克顿低语。

“这真是不可思议!”我说。

“不,伙计,不可思议的是我们。它就像一千万年前那样没有变。没有变。是我们和陆地变了,变得不可思议了。是我们!”

它缓慢地游动着,在远处冰冷的海水里显出无限威仪。雾拢了过来,包住了它,转眼之间就让它的身躯销声匿迹了。但怪兽的一只眼睛反射着灯塔探射灯的光芒,在红色和白色、白色和红色之间变幻,就像一台高内存的磁盘仪在用老式密码发报。它游动的时候就像雾一样沉寂无声。

“那是一种恐龙!”我蹲下来,指着它那台阶式的尾巴说道。

“是的,古老部族里的一员。”

“但恐龙已经灭绝了!”

“不,只是藏到了深海里,深海里,大洋的最深处。这不是一个词吗,伙计,一个实义词:海底深处。这样一个词充满了冷感、黑暗和深邃。”

“那咱们该干什么?”

“干什么?干咱们的工作。我们不能擅离职守。而且,比起划着小船逃往陆地,我们呆在这里可要安全多了。那只怪兽像驱逐舰一样巨大,向雨燕一样敏捷。”

“但是这里,我是说,它为什么要来这里?”

随后我自己就找到了答案。

雾角响了。

而那怪兽发声做出回应。

它的吼声穿越了有一百万年历史的海水和雾霭。那声音如此凄凉、孤独,让我的头颅和身体颤抖不停。怪兽在向灯塔嗥叫。雾角响了。怪兽在咆哮。雾角响了。怪兽张开自己长满巨牙的大嘴,发出和雾角一样的声音。孤独,浩渺,茫远。哦,与世隔绝的声音,无边无垠的大海,凄寒苦冷的夜晚,形单影只的寂寞!就是那声音。

“现在,”迈克顿低声问,“你知道它为什么来这了吧?”

我点点头。

“经年累月,伙计,那只可怜的海怪蜷缩在大约一千英里之外、二十英里深的海底, 等待某一天的到来。打下潜的那一天算起,这家伙也许已经有一百万岁了。想想吧,等上一百万年;你能等那么长时间吗?也许,它是这种恐龙里的最后一只。我倾向于认为这是真的。而五年前,人类来到了这里,建起了灯塔,安上了他们的雾角,让它放声大叫。叫声传到了你栖身的海底——在这儿你将自己埋藏于冥冥睡梦和往昔世界的海洋记忆之中;你曾有成千上万的同类,但现在你孤苦伶仃,活在一个不属于你的世界上、一个你必须让自己潜藏起来的世界上。

“雾角声断断续续,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你搅动着海底的淤泥,你的眼睛像两脚架式的摄像机镜头一样张开。你慢慢地移动着,因为你的肩头压着海水,很重。雾角声穿越一千英里的海水传过来,微弱却亲切。你吐掉体内的压重物,开始上潜,慢慢地、缓缓地上潜。九月的雾期如约而至,你开始上浮;在雾浓的十月,雾角仍然在召唤你;十一月里,在经受日日夜夜的高水压折磨后,你每小时升高数英寸,每小时升高数英寸,终于接近了海水表面。你仍然活着。但你不得不减慢速度;如果你立即浮出出面,你的呼吸系统就会爆炸。所以上浮花了你三个月的时间——整个秋季。途中,你成用千上万的小鱼和水母喂养自己。然而,游过冰冷的海水到达灯塔,还要花上几天时间 。你——万物中被诅咒的体形最大的生物,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在夜空下到达了目的地。伙计!这里的灯塔在呼喊你,探射光像你的脖子一样劈开海水,塔身像你的躯体一样高大伟岸;最重要的是,它喊出的声音和你的一样。你现在明白了吗, 伙计,你明白了嘛?”

雾角响了。

海怪高声回应。

我看到了整个过程,我明白了一切——百万年的孤独等待,等待一个根本就不会回来的人。百万年来在大洋深处与世隔绝,而时间狂奔,天空中布满爬虫飞鸟,陆地上形成了沼泽,树獭和剑齿虎在泥坑里打滚,人类像蚂蚁般在山野奔跑。

雾角响了。

“去年,”迈克顿说,“那家伙整晚游来游去,绕圈巡视。但它离灯塔并不是近,我觉得很奇怪。也许它感到害怕。绕游了这么多圈、徒劳无所得后,它又感到有点生气。第二天,雾出人意料地散了,太阳复出,天空碧蓝如洗。那只海怪游离了被阳光照热的水面,沉寂了。它再也没回来。我猜想,它后来为自己这一‘奇异’的经历疑虑了整整一年,从各个角度分析自己在海水表面见到的一切。”

现在海怪距灯塔只有一百码远了。它和雾角彼此对鸣。当探照灯光射来时,海怪的眼睛如同冰与火,或者火与冰。

“那就是命运。”迈克顿说,“我们一直等待着其实永远都不会回家的人;我们终身执著地爱着其实并不那么爱我们的人。等待,等待,等到绝望之时,你就想摧毁它 —— 一切害得你苦苦等待的东西,不管它是什么;这样,它就再也不会伤害你。”

海怪向灯塔迅猛地冲过来。

雾角响了。

“让我们看看会发生什么吧。”迈克顿说。

他关闭了雾角。

随之而来的沉寂是如此可怕,以至于坐在灯塔观察室玻璃窗后的我们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可以听到探射灯缓慢转向时的机轮滑动声。

海怪停在半途中,一动不动。它那如同巨型灯笼的眼睛不停地眨着。它的嘴大张着。它发出了一种轰隆声,像火山在爆发。它的脑袋朝不同方向扭动、痉挛着,好像在寻找刚刚消失于雾气中的声音。它仔细地观察着灯塔。突然,它再次轰隆大叫。然后它的眼里迸发出红球般的光芒。它的后腿直立而起,扑腾着水花,向灯塔风一般冲来。它的眼睛里充满了愤怒和痛苦。

“迈克顿!”我惊骇地叫道,“快打开雾角!”

迈克顿摸索着开关。但就在他启动雾角的那一瞬间,海怪的后腿再次直立而起。我看到了它那巨大无比的爪子;它那闪着光芒的兽皮,像投影仪般笼罩住灯塔。在它那脑袋上,充满痛苦的表情;脑袋右侧的那只巨目横在我面前,像一只大气锅。霎时间,我失魂落魄,张嘴尖叫。灯塔颤栗了。雾角嘶鸣,海怪嚎叫。它抓住灯塔,张嘴一咬,观察室的玻璃罩立即粉身碎骨,变成碎末砸在我们身上。

迈克顿抓住我的胳膊:“快下楼!”

灯塔在摇晃,在颤抖,随即开始断裂。雾角和海怪在齐声鸣叫。我们摔倒了,半滚着逃到楼下。“快啊!”

就在灯塔轰然倒下来的时候,我们蹿到了塔底。我们急速弯下腰,躲进了台阶旁的石质小地窖。岩石如倾盆大雨般落下,成千上万次震动可以被清晰地感觉到。雾角的号声戛然而止。海怪钻进了灯塔里。塔身坍塌了。我们两人一起哀呼!迈克顿和我紧紧地抱成一团。我们头顶上方的世界轰然爆炸了。

然后,一切结束了。除了黑暗和海水拍在礁石上所发出的怒涛声,一切都荡然无存了。

海怪的声音,其它的声响,似乎全都消失了。

“听,”迈克顿镇静地开口了,“听啊。”

我们等待了一小会儿。然后,我听到了!开始,那声音像巨大的吸尘器在吮吸空气,然后是迷惑慌乱的挽歌和哀号。海怪的孤独嗥叫,压在我们身上,回荡在我们上方。它身上令人作呕的臭气充斥着整个大气。一块厚重的石头离开了我们藏身的石窖。海怪张牙舞爪,咆哮不停。灯塔消失了。灯光消失了。跨越了一百万年时光的故事消失了。海怪张开血盆大口,对天长啸,发出雾角一般的声音,九曲回肠,接连不断。那晚,远方海面上路过的航船,找不到灯塔,找不到一切参照物,但一定听到了那孤独的声响,孤独海湾的雾角。这就够了。我们好像绕着海岬走了一圈。

那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切都安静了。

第二天下午,骄阳当空,金光四射。救援人员赶来,把我们从石质地窖里解救出来。

“灯塔解体了,就是这么回事,”迈克顿阴沉地说,“我们受到了海浪接连不断的猛烈袭击,最后灯塔轰然倒塌了。”他用力地掐着我的胳膊,让我觉得好痛。

放眼望去,茫然无物。海面平静如镜,天空一碧万里。唯一剩下的,是笼罩着灯塔废墟和沿岸礁石的漫天臭气。苍蝇在周围嗡嗡地萦绕。海水将岸上的杂物荡涤而尽。

第二年,人们建起了一座全新的灯塔。但那时我已离职,在一个小镇上找到了工作,并娶了一位妻子,住在一间温暖的小房子里。房子在秋季的夜晚里泛着黄光。我紧闭门户,让烟囱冒着袅袅炊烟。至于迈克顿,他成为了那座新灯塔的主人——那是按照他自己提的条件建造的,用了坚硬的钢筋混凝土。“以防万一嘛。”他解释说。

新灯塔在十一月竣工。一天傍晚,我独自开车来到海边。刹住车,我让目光穿过灰色的海面,让耳朵倾听新雾角的呼号。一下,两下,三下……雾角每分钟响四次。

那只海怪呢?

它再也没有回来。

“它走了,”迈克顿说,“它返回深海里了。它已经知道,在这个世上它不能眷恋太多的东西。它沉入了大洋之底,要再等上百万年才浮起来。啊,可怜的生命!等在那里吧,等在那里吧。人类在这个可怜的小小星球去了又来,来了又去。等啊,等!”

我坐在自己的车里,听着。夜色之中,我看不见孤独海湾上耸立的灯塔和探射灯。我只能听到雾角,雾角,雾角。听起来,就像是那只海怪在咆哮。

我坐在那里,希望自己能说点什么。
#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静舍及作者名#
关于作者




雷·布拉德伯雷(1920—2012),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沃基甘,是世界闻名的科幻小说家,而且还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数一数二的文法家,他的短篇小说几乎已译成全世界的文字。他除了写科学小说外,还写剧本和社会小说,曾把美国古典文学名著麦尔维尔的《白鲸》改编成电影剧本。他本人也从古典文学中吸收营养。
望海楼·静舍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9号望海楼
订餐电话:010-84037113


    关注 静舍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