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honest,what is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in your study?

 

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始于哪里?你的悲喜,你认识世界的眼睛,你思考问题时的方式,你与周围人的关系始于什么地方呢?...





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始于哪里?

你的悲喜,你认识世界的眼睛,你思考问题时的方式,你与周围人的关系始于什么地方呢?

你接触到的感动,欣喜,激励,不公,无奈,侮辱始于哪里呢?

有一个答案,可供参考,学校。

你肯定想过,为什么学校要存在,如果它不存在,我的童年不就更快乐了吗?

为什么老师会存在,他们不在的话,那我会更加洒脱。不是吗?

好的!你的这些问题有个人不仅想过,而且还专门为此事写过一本论文集《非学校化社会》,怎么样?是不是很厉害!他叫伊万·伊利奇。伊万・伊利奇是现代“非学校化社会”理论的创始人和“非学校化运动”的倡导者。他深刻地揭露了现行学校的弊端,即流于制度化、“世界宗教化”及存在各种虚假性,并倡导建立由教育用品参考服务、技能交流、伙伴选配、面向一般教育工作者的参考咨询服务四个部分组成的学习网络。

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下这本书中的部分内容:

教师与学生(非学校化社会 伊万伊利奇 第二章 学校现象学)

从定义来说,儿童乃是学生。向儿童提供与童年时代相适应的环境之需要,造就出一个无比庞大的专职教师市场。学校是基于学是教之
结果这一信条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制度。尽管否定这一信条的证据比比皆是,但制度性常识却持续不懈地认可着这一信条。
我们所知道的大部分东西都是在学校之外学到的。学生的大部分学习都是自己进行的,即使教师经常在尝试也是如此。但十分可悲的是,
大多数人尽管从未经过学校,却也受到学校的影响。
每个人在学校之外学习如何生存。我们在教师无干预的情况下学习说话、学习思考、学习爱、学习感知、学习玩耍、学习诅咒、学习搞
政治以及学习干活。这一点就连处于教师日夜照料之中的儿童也不例外。孤儿也好、低能儿也好、教师自己的儿女也好,都是在专为他们设计的
“教育”过程之外学习他们所学的大部分的东西。教师们在试图促进穷人子女的学习方面显然并不成功。穷人家长之所以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学,
所关心的与其说是孩子们将可学到的东西,莫如说是通过学习将可获得的文凭以及由此而挣到的钱。中产阶级之家长将孩子置于教师照管之下,
乃是为了防止他们去学习穷人子女在街头所学到的那些东西。愈来愈多的教育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是以同辈群体、连环画刊以及偶然观察之中、
并且首先是在单纯参加学校的仪式过程中,去学习教师自诩要交给他们的大部分东西的。教师对发生于学校中的此类学习通常起着阻碍作用。
当今世界上半数的人从未跨进过学校大门,他们毫无与教师接触的经验,甚至连成为辍学者的资格也被剥夺。然而,他们却十分有效地接受着
学校所传达的一个信息,即:他们应去上学,应不断地接受更多的学校教育。学校通过那些向他们征缴学校教育税的税务官,或者通过那些
煽起他们求学欲望的蛊惑人心的政客,或者通过他们业已上学的孩子,而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如此,穷人便接受了唯有学校教育才能拯救自己之
信条,结果丧失了自己的尊严。基督教教会至少在人临终之际给其一个忏悔机会,而学校则留给其一个期待(一个虚假的希望),期待其孙辈将
能获得成功,这一期待当然是指望其孙辈能有更多学习机会,这些学习机会获自于学校本身,而非获自于教师。
学生们从未相信教师对自己的大部分学习能有多少的帮助,聪明的学生也好,愚钝的学生也好,其学习都或因鞭棍所逼,或为理想职业所诱,
他们总是靠死记硬背、阅读以及临场机智来应付各种考试。
成年人易于把自己所受的学校教育浪漫化,在回顾自己的学习时,他们将之归功于教师,对教师的耐性加以赞赏。但也就是这些成年人,
当放学后急返回家的孩子们告诉他们从每个教师那里学到了什么时,则又会为其精神健康担忧。
学校只为教师创造工作,而不管其学生从他们那里学到什么。


    关注 读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