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会  89水利人的凡与不凡

 

九眼桥下锦江水,载走多少学人泪。回首望青春,青春远处寻。...



不知不觉,川大120周年校庆越来越近,大川的“同学会”专栏也已经连续推出三期了,川大的校友们你们还好吗?同学会筹备的怎么样呢?今天,大川要和大家分享川大校友水利人的故事,请往下戳,福利多多!

1989年9月,九眼桥下锦江河畔,来自大江南北的150位莘莘学子组成了一个普通的年级;

他们是高校改革后,第一届开始交学费并且在毕业时不包分配可自由选择就业去向的读书郎;

他们是毕业后,大多数去了全国各地最艰苦一线挥汗如雨的建设者;

他们是离校二十年后组建同学基金会,继续关注母校水利人成长的“进步精神”传递者……

他们,就是四川大学(前成都科技大学)水利系89级同学。

89水利人穿越二十年




2013年7月,毕业20年的108位水利学子们,在栀子花开的时候,回归校园,重温同窗情,感怀青春。



光阴荏苒,


日月如梭。

变化的是时代,

不变的是心态。

留下,

岁月的温柔,

时光的惊艳。
同窗一别二十载,如今相见胜从前
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
明明有才华,偏偏靠“卖萌”
昔日青涩小儿郎,今朝人已到中年
当年的“小虎队”,今天的“老虎队”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难得有”
花开花谢春常在,人来人往情不散
建功廿年有余,巾帼风采依然
 不平凡的89级,平凡的150人




89 级大学生, 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群体, 那一年高考,招生人数被大幅压缩, 全国招生不足 40 万。

“水利”,目前是国计民生的热门行业,而在那个时代,属于艰苦“八大类”(农、林、水利、地质、矿冶、石油、煤炭、航海)之一。
毕业二十周年合影留念


那一年水利系招生时是不分专业的,150位同学分成了5个班;大三时分专业,原来的5个班重新组合为2个水工班、1个施工班、1个水文班、1个农水班,所以150个同学多多少少都有交集。别人的大学同学聚会都是以班为单位,十几个、几十个人的规模,89级水利系的聚会从来都是以年级为单位,一百多号人聚在一起,热闹非凡。
水工(1)班
水工(2)班


水工班,对土木工程的力学、结构、水工建筑物、制图、施工组织、经济核算及水力学等专业内容要求较高,就业岗位适应性较宽,专业分流时系当时水利学科的主流状态,2个班占了全系人数的一半。
施工班
施工班,是面向施工一线培养,绝大多数毕业后去了施工企业或其他单位的施工相关岗位,总体是最辛苦的群体,专业分流时,没有女同学选择,是名副其实的“和尚班”。
水文班
水文班,外号“山水专业”,围绕陆地水文、水资源、水环境三个版块开展学习,重基础理论,以数值分析模拟最拿手,辅以各种力学、水文化滋养,刚柔并济,课业广、重,美女如云,毕业后本行隔行均表现不俗。
农水班
农水班,农业水利工程,一个“农”字在当年一直备受偏见,其实这个专业可称作“小水工”,就业范围更广。如今以及未来,“农”字头都算热门板块,专业分流时仅一名美女远见卓识,进入该班后成为唯一班花。
不平凡的学校变迁,平凡的校园生活


89级水利人的特殊,还因为他们是被冠以“ 成都科技大学” 校名的最后一届水利系毕业生。 1994年成都科大与川大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
1989年水利人收到的录取通知书
水利人书包里的宝藏(吴持恭先生编著的《水力学》说出了水利人独有的情结)
89水利人的系刊和班刊


抢占图书馆,教室通宵学习,考前被窝里照电筒、楼道里点蜡烛看书,晚归翻墙翻窗,寝室里的卧谈会,看武打小说偷偷练功,半夜从床上爬起来煮野菜面条.....
1989年5舍女寝
1990年春游野炊


他们干着那个年龄该干和不该干的事,一切痛苦与欢乐、艰辛与甜蜜,烦恼与成长,都融在校园短暂又漫长的四年中……
1990年红五月歌咏赛
1991年地质实习,卧龙耿达


1991年初,工程地质课在龙门山断裂带实习,带队的王有荣老师指着耿达断层忧心忡忡地对大家说:“这里将来肯定要发生大地震,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也许一年,也许十年, 也许一百年……”没想到老先生一语成谶,17年后的“ 5.12 大地震” 震中恰恰就位于近在咫尺的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处,同学们回头想来,不胜唏嘘。
1992年校运动会
1993年最后一次集体实习,铜街子电站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人生


1993年6月,毕业了,89 水利人顺应国家发展之大势,走出四川,走遍全国,走向世界,投入到水电开发、水利建设的高潮之中,在各自的岗位践行着一个个平凡水利人的不平凡的人生梦想。
1993年,李卫国,二滩水电站
2004年,宋亦农,龙滩水电站
2007年,胡元芳(左一),国道108线瀑布沟库区复建工程


水利同学谈起参加过的工程项目时,如数家珍:三峡、二滩、溪洛渡、向家坝、锦屏等水电站; 南水北调、 引江济淮、 紫坪铺、 亭子口等大型水利工程; 云广特高压输电、神华万州火力发电等特大型电力项目;内蒙古珠日河百万千瓦风电新能源基地; 长江、 黄河、 珠江、 淮河等流域防洪减灾工程留下了他们辛勤工作的身影; 农村饮水安全、 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整治、小型农田水利等民生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中也多有89水利人的足迹。
2008年,谢明军(前一),官地电站工地自种菜园丰收
2010年,刘代元(左二),苏丹上阿特巴拉项目开工典礼
2010年,陈庚(右一),内蒙华能珠日河风电项目
2013年,金连才,云南普西桥水电站


后来,有的同学成为国家科技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站在了“ 全球气候变化” 研究的前沿, 有的同学成为负责世界级工程建设的骨干专家, 还有的同学从事教书育人、学术研究、 建筑、市政建设以及管理工作, 陆续成长为业界资深专家和管理者。
2013年,钱燕(女),介绍珠江流域水情
2015年,林越坚(左三),温州市检察院
2016年,高一军,厄瓜多尔索普拉多拉电站
水利班的英雄故事


阿财(化名)和其他三位同学毕业后去了地处西藏的武警水电部队,对旅游爱好者来说,藏区是蓝天白云、洗涤心灵的圣地,可对在那儿工作的水电建设者来说,就是高原缺氧、交通不便、气候恶劣的生存环境。在这里,阿财们奋战了十多年, 参与了羊卓雍湖、 藏木水电站工程等,涵盖九成以上西藏地区的水电水利工程建设,为西藏的能源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最精彩的一段人生时光。

2005年阿财到坦桑尼亚参与援建,工地遭遇匪徒入室抢劫,他差点魂归他乡。归国后同学问起他来, 他笑答:“事后可是偷偷地狠狠地流了眼泪。 ”

2008年,阿财在震后带队先后到青城后山、唐家山、青川石板沟、东河口、什邡石亭江等堰塞湖参加救援、处置,几天几夜没合眼。

2010年8月,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阿财负责救援工作,脚在泥水里泡了10几天后,鞋和脚上的皮肤粘在了一起,一脱就是血水……

如果说阿财代表了89级同学在大灾大难面前的英雄本色,那接下来这两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工作的水利夫妻不得不提。
1991年,大三。 “和尚班”的赵强悄悄地成了农水班惟一女生钟玉英的男朋友,此事给农水班所有男生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求心理阴影面积)。
毕业后,他们被分配到了水电工程一局,参加浙江安吉县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 工地偏僻荒凉、没电没网、更没有当下流行的智能手机和APP,工作和生活条件是最原始简陋的状态。 有一次两口子休探亲假,在返回工地参加工程奋战之前,特意在山下的小镇上多停留一晚,只为多看一眼万家灯火…… 因为工作努力、成绩突出, 两口子被提前破格评定为工程师、高工,1999年作为引进人才安排到杭州工作。
为成长喝彩


心有灵犀的89级水利人有了回报母校的想法,决定在学院成立基金会来资助那些平凡的川大人。2013年,由89级水利系同学筹款,设立“水利水电89奖——最佳进步奖”,该奖项已如期发放3年,共有35人获奖,奖励支出57000元,钱虽不多,但是能让那些不是学霸的水利人也能感受到来自前辈的温暖和关爱,将母校和水利人团结、务实、求真、进取的精神传递下去。
最佳进步奖颁奖留影


土家族女孩杨俊霞在2014年度获奖感言中谈到,“水利水电89进步奖让我更加懂的,优秀不是与生俱来的,努力总会有收获,通过坚持和努力,我看到了自己一天天的进步和成长。”这也是89级水利系校友对所有川大水利学子修身、治学、立业寄予的期望。
相遇不易,期待下一次重聚


每逢酷暑时节,是水利行业防洪抗汛的旺季,2013年7月二十周年同学会时,除了依然战斗在抗洪抢险和工程建设第一线的少数同学无法到场外(这些人后来都是流着泪观看网上聚会时场景),其余108位水利人都在当年的毕业季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校园。
“同学,好想你“
水利人20周年同学会
二十周年同学赋诗
谁说工科生不懂生活,那是不懂工科生的低调才华
20年后终于鼓起勇气在女生楼下喊出那三个字......
“下一个十年,不见不散”
“我在川大等你回来~”


一路风雨一路歌……在英才辈出的川大,水利人以朴实无华的本色默默抒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水之利,在“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之不凡,又在于它的“凡而不凡”。89水利人的历程不正是在抒发着水一般的情怀,诠释着水的精神吗? “上善若水”,愿历百廿不老的川大和历艰辛不挠的水利人永如是!

川大120周年华诞在即,作为川大人的你,是否心动想回曾经的校园看看呢?同学,欢迎回家!
TIPS
亲爱的校友们,如果您希望您的班级故事或者专业故事被整理和呈现,大川很愿意为您服务。请将您的线索和材料发送到dachuan@scu.edu.cn,或致电85406576。

川大人的青春,我们共同见证。
大川

资料来源/89级水利系同学们

整理、编辑/王林


    关注 四川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