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 "狮子山精神"过时了没有?

 

“狮子山精神”不仅凝聚了香港居民的刻苦精神,而且,渗透了对于内地的这“三重优越感”香港狮子山廬峰遠眺光大集團...

“狮子山精神”不仅凝聚了香港居民的刻苦精神,而且,渗透了对于内地的这“三重优越感”


香港狮子山
廬峰遠眺


光大集團高級研究員

周八骏


4月5日,立法会主席曾钰成主持的“香港愿景计划”智库推出第二集对话,由他与行政会议召集人林焕光交谈。“本土主义”自然是热门话题。林焕光称,香港本土文化肇始于1974年,当时,许氏兄弟制作的《鬼马双星》催生本土思潮,其电影主题曲破天荒为英国广播公司(BBC)所播放,BBC的评论称《鬼马双星》开香港“新时代”(It's a new era for Hong Kong)。林焕光指出,港英政府在上世纪70年代陆续推出关于房屋、教育和社会福利的政策,加之经济起飞,二次大战后土生土长的港人自我认同感强,从而,建构“狮子山精神”。林焕光认为,有“本土意识”很自然,但是,今天年轻人讲“本土”不能忽略前辈讲“本土”的经验。亦即是说,“狮子山精神”不可忘。

艰苦创业精神铸辉煌

1967年香港结束社会动荡后,港英政府“痛定思痛”推行关于管治、经济和民生的一系列新政策,加上外部环境和条件“风云际会”,香港经济和社会呈现迅速发展。那时,香港经济的主要动力是外向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狮子山下,随处可见星罗棋布的厂房和挑灯夜战的工人。那种艰苦创业精神,铸就了“东方之珠”的辉煌。

然而,“狮子山精神”是香港与内地基本区隔的时候诞生的。1974年11月至1980年10月港英政府实施“抵垒政策”,吸引内地居民非法进入九龙和香港岛。那是一种不对称联系,在为香港制造业提供来自内地的廉价劳动力的同时,助长香港社会“贬视国家和内地同胞”的意识。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发表,巧合的是,香港制造业需要找出路。于是,在内地已然实行改革开放条件下,1984年至1994年,香港绝大多数制造业厂商迁至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奠定香港与内地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雾锁香港
然而,在香港深陷亚洲金融危机沉重打击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无论香港企业投资内地还是香港居民涉足内地,一直怀抱“三重优越感”——香港制度优越感、香港意识形态优越感、香港生活水准优越感。“狮子山精神”不仅凝聚了香港居民的刻苦精神,而且,渗透了对于内地的这“三重优越感”。

港人优越感临挑战

但是,世事易变。随香港经济转型困顿、民生问题日积,而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后成为全球投资热土、发展蒸蒸日上,香港对于内地的“三重优越感”或者消蚀或者面对挑战。

消蚀的是“香港生活水准优越感”。不少家有亲朋在广东省珠三角的香港居民都明白,近20年来,他们同内地同胞的收入和生活水准的差距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即使同内地缺乏亲朋关系的香港居民,面对近些年尖沙咀广东道上普通话音超过粤语声的情景,也会有切身之感。尽管内地仍有几千万人生活在贫穷状态,但是,人数远超过香港总人口的内地沿海地区和内陆大城市的中产阶层的生活水准已同大多数香港居民不相伯仲。

香港葵涌货运码头
具争议的是制度和意识形态。香港与内地实行不同的制度,崇尚差异的意识形态。以为香港的制度和意识形态优于内地,是基于西方制度和意识形态是“普世”的假设。而今,在西方,无论制度还是意识形态都在经受空前挑战和质疑。

香港沿袭“九七”前的制度正承受多重挑战和考验。反对派以及在意识形态上认同反对派的香港居民认为,只要实行“真普选”,香港制度问题便迎刃而解。那是脱离实际的臆想。香港缺乏政治家,缺乏高瞻远瞩制订政策的人才,也缺乏有效推行政策的机制。何况,贫富悬殊导致阶级对立,利益集团丛生形成寡头垄断。漠视或回避香港本身制度性问题,会窒息香港进步。

总之,对“狮子山精神”既应肯定,也应审视,向香港年轻一代传递正确价值观。
香江評論

hkcomment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 香江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