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周博老师主译的《运动中的视觉:新包豪斯的基础》出版

 

莫霍利-纳吉的经典著作《运动中的视觉:新包豪斯的基础》(VisioninMotion)中译本,近日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是我院许平、周博老师主编的“设计经典译丛”新增一种,由周博、朱橙、马芸合力译成。...



“ 我认为,此书在艺术教育中首屈一指。”——瓦尔特 · 格罗皮乌斯

莫霍利-纳吉的经典著作《运动中的视觉:新包豪斯的基础》(Vision in Motion)中译本,近日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是我院许平、周博老师主编的“设计经典译丛”新增一种,由周博、朱橙、马芸合力译成。



《运动中的视觉》中文版封面

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ászló Moholy-Nagy, 1895-1946)是匈牙利著名设计师、艺术家、摄影家,包豪斯设计学院教授(1923-28),世界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现代设计史上最重要的观念革新者和传播者之一。事实上,在过去的100多年间,蜚声国际的杰出艺术家、设计师数量众多,但是像莫霍利-纳吉那样能够横跨绘画、雕塑、摄影、电影、平面设计、广告、戏剧等众多领域,且在每一个领域都能做出独特贡献的人可谓凤毛麟角。不但如此,莫霍利-纳吉还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他在德国包豪斯和美国新包豪斯的教学活动中,把他对于现代艺术和设计综合、多维度的思考付诸教育实践,从而对二战后的艺术和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莫霍利-纳吉在包豪斯

纳吉艺术的起点并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源自俄国的构成主义及其自身对于现代艺术探索的热衷。他在20年代的设计思考和实践广泛涉及新版式、摄影图文编排、照相拼贴、电影蒙太奇等领域,堪称先驱。而这些探索也与他在德国包豪斯的教学相得益彰。离开包豪斯之后,纳吉辗转荷兰、英国、美国。1930年代末,他先后在芝加哥创办了新包豪斯学院和芝加哥设计学院,后者于1949年并入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成为美国第一家可颁授设计博士学位的著名学府。纳吉一生在教学和创作之余,勤于著书立说,他的著述对于现代设计观念在全世界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两部里程碑式的设计思想经典:《新视觉:包豪斯设计、绘画、雕刻与建筑的基础》(The New Vision, 1928)和《运动中的视觉:新包豪斯的基础》(Vision in Motion, 1947)。



莫霍利-纳吉,《动力结构系统》,1928年,综合媒材,76.0×54.5厘米,科隆大学剧场学术藏品。

《运动中的视觉》可以说是莫霍利-纳吉为人类未来的艺术和设计教育所勾画的宏伟蓝图,作为作者一生教学思考的结晶,它被公认为美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奠基之作。通读全书,我们会发现,即使到今天,我们的艺术和设计教育在许多方面仍旧在他的问题域附近踌躇不前。作为一本经典著作,《运动中的视觉》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宽广、综合的教育视野,纳吉并不把设计当作一般的应用技术对待,而是将其放在艺术、技术、人文和社会生活大变革的背景中进行审视,把自由的、具有创造性的“人”的培养作为首要目标。



莫霍利-纳吉,《大城市动力学》,为一个电影设计的草图,同时也是一幅版式摄影,1924年,是纳吉《绘画,摄影,电影》书中的一个对页,慕尼黑,1925年版,包豪斯丛书8,包豪斯档案 / 设计博物馆藏,柏林。

本书体系庞大,结构严谨,论述精深,内容涉及到视觉艺术的诸多门类,举凡现代绘画、雕塑、摄影、广告、建筑、电影皆有论及。全书大16开,近400页,有440幅插图,可谓皇皇巨著。全书的版式由身兼设计师的作者亲自设计,中文版的设计也尽最大可能的忠实于原貌。可以说,《运动中的视觉》既是一部由先锋派重要参与者撰写的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论著,同时又是一部现代版式设计的经典教科书,其思想力无疑超越了它所属的时代,而是明确指向艺术和设计教育的未来。



《运动中的视觉》英文版封面

莫霍利-纳吉《运动中的视觉》(选读)

绪论
陈述一下情况总是很简单的:

工业革命开启了一种新的维度——一种新科学和新技术的维度,可以被用于一切关系的实现。当代人让他们自己置身于这些新型的关系经验中。但因为他脑子里浸透的是陈旧的思想观念,他用一些过时的实践接近这种新的维度,最终却无法把他获得的新体验转化成情感语言和文化现实。结果总是而且一直是不幸和矛盾,残忍和痛苦,失业和战争。



《运动中的视觉》内页1

从感情上来讲,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旧有的维度中,他们抱残守缺,还有种族偏见。对于任何更好的利用其资源的建议,他们都坚决的予以反对,因为在我们这个咬文嚼字的社会中,为了维持现状,对所有的议论都可以提出反驳。我们所需要的是重新发现生存、工作和娱乐的各种要素,并大胆的证明它们与我们这个时代在根本上是相互关联的,尽管这些表面上看并不明显。我们必须把这些生存的要素从历史的尘埃中解放出来,从过去那些夸张的象征主义联想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它们的功能和效用才不会受到损害。

理论上讲,人是其心理、智力和情感潜能的总和。其理性思维能力和情感的力量是并行的。如果他愿意在两方面训练自己,那么他所知道的东西,他也会感受到。事实上,这是他为了达至一种圆满的生活而进行的历史性斗争,在这种生活中,通过综合理智与情感,通过协调深刻的思考和浓厚的感情,他可以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达到这个目标——感觉到我们的所知并知道我们的所感——是我们这代人的任务之一。



《运动中的视觉》内页2

要想达到这种圆满的状态,就需要有一套非常协调的社会性组织架构和恰当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为了人的成长,而不是为了盈利目标只进行技巧训练,在那个社会性的组织结构中,每个人都能够各得其所,尽其所能。

在人类的智力培养方面有一些正式的标准,比如一些逻辑思维范畴,三段论和修辞学的论述结构。但是我们也需要一种与之相关的洞察力和情感教育。我们对此还知之甚少。如今,个人非智力方面的成长完全是他的私人事务,大家对此基本上毫无计划。结果就导致了情感上的无知,这意味着人在一个复杂的、无限拓展的世界中没有指南,对情感没有把握。

一般而言,情感的机制是在感觉网络的内部或外部游移的。尽管心理分析试图革命性的解释潜意识、创伤、压抑、退行、实现愿望,但我们对其内部的刺激机制仍旧所知甚少。如果没有升华或者释放,这些心灵上的漩涡就会变成矛盾的焦点。

我们对外部的情感活动知道的更多,一开始的时候会是一些单纯的感知体验,而它们之后会成为情感生活外化——即表现——的基础素材。高层次的表现会产生艺术,对于情感表达来说,这是最有效的方式。把艺术看做遥远的奢侈品,或一种无关紧要的东西,这是社会心理方面的一个危险的错误。



《运动中的视觉》内页3

艺术家在社会中的一个功能是层层叠叠的对情感进行组织,用其特殊的方式记录情感,为当代人的内心体验提供结构、更新和方向。当今艺术家的职责就是洞悉现在还不为人所知的一些生物学功能,探索工业社会的新维度,并把一些新的发现转化成情感取向。艺术家不知不觉中把最关键的生存要素从扭曲、喧嚣的复杂现实中解放了出来,并将之幻化成为扣人心弦又合乎情理的情感构造,这不但定义了他自己,同时也定义了他的时代。这种选择才能是一种卓越的天赋,其基础是直觉力和洞见,是判断力和知识,以及对生物和社会基本法则的内在责任,这些在任何文明中都会激发人们对其重新阐释。这种直觉力在其他的创造性工作中也存在,比如哲学家、诗人、科学家、技术专家。他们追寻相同的希望,寻求同样的意义,而且——尽管他们的工作内容看上去不一样——他们的方法取向和活动背景也是完全相同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来源,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一个特定的文明中的生活。这种基本认同就是共识,人们今天渴望在每一个领域中发现并探究那些基本问题,他们正是这样组成了一个新的文明。

 我们这一代人的难题在于如何把理智与情感,把社会因素与技术因素协调处理,并在关系中学会观察和感受它们。

如果没有这种相关性考察,我们在处理人类事务时就只会省下一些分崩离析的技术技巧,一些僵化到令人窒息的生物和社会性冲动。这是因循守旧,而非有生命力的生活。



《运动中的视觉》内页4

 
运动中的视觉
运动中的视觉

就是同步捕捉。同步捕捉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让观察、感觉和思考相互关联,而不是把它们看作一系列互不相干的现象。同步捕捉瞬间使之融为一体,并把一些单独的要素变成一个连贯的整体。这对于物化的视觉和抽象都是有效的。

运动中的视觉

是共时性和时空的一个同义词;它也是一种理解新维度的手段。

运动中的视觉

就是在运动中观察。

运动中的视觉

就是在真实的情况下,或者用立体派、未来派之类的视觉表现形式,观察移动的物体。对于后者而言,观察者受特殊表现手法的刺激,会从精神和情感上再现最初的运动。

运动中的视觉

也意味着谋划,是我们的幻想才能的动态投射。


    关注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