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得写】像训练特工一样提升自己的能力

 

不要让自己只是看上去很努力!...



小叮当

技能决定生死,像特工一样对待自己,有意识、有目标、有结果、集中地进行专业训练
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有这样的经历:

公交、地铁,去公司,忙碌一天,回家,打开微信运动,看到的数字是8000多步。我的感觉是:好累啊!

去健身房,跑步机上跑步4公里,上私教课,一共两个小时,晚上看微信运动,数字是不到8000。我的感觉是:身体舒展之后的舒服。

同样的计步数字,背后却是不同的内容和感受,你会想到什么?

质量?密度?刻意练习?

我想到了那句话: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

  • 我们早起打卡,就是为了打卡,打卡之后不是继续睡去,就是无所事事,我们告诉自己,先早起再说;
  • 我们写“每天三件事”,就只是写“三件事”,多了也不写,因为要突出重点,少了也要凑,因为没人说少了怎么办,不去管这是不是我要做的,写出来就胜利了;
  • 我们运动,只是停留在“微信运动”里,手机不离身,是为多走几步,能让自己的运动排名靠前一些;
  • 我们汇报工作,把10分钟的微信沟通也都算进去,于是,就会看到一个长长的工作列表,让我们看上去很勤奋的样子;
  • 这样的事情能列出好多好多……


直到有一天,我在赵星(一直特立独行的猫)的微信里看到这样一句话:远离那些哗众取宠的人。我忽然就明白了,有些人为什么做了那么多,却依然没有进步?有些人为什么看上去很努力,却依然没有什么成绩?不,那不是努力,只是为了获得认同安全感的哗众取宠罢了。

哗众取宠靠不住,冷暖自知。关键时刻不能出手,有多少虚名都是浪得。比如有些咨询师宣传自己,什么咨询过上万人,什么一万小时的咨询时数,这样的虚假夸张甚至都不考虑观众的智商。其实,做了多少小时的咨询并不重要,关键不在于时间,而在于水平。作为业内人,我很清楚,对于一个生涯咨询师来说,前一百个个案练习技能,一百个之后的水平就要看状态与天赋了。其实,这一百个个案的训练也是有窍门的。

我在第一年做咨询的时候,还做着管理。一年时间做了96个个案,每个个案的咨询记录不少于5000字,花在咨询上时间不少于10小时,这样,一年时间内,我就有一千小时,50万字的咨询积累。这样的强度,据我所知,在生涯咨询领域还没有人超过。虽然一年时间几乎没休息过一天,甚至后来积劳成疾。但是要想达到高技术水平,只有在短时间内通过大训练量才能达到。我很庆幸当时自己做出的选择。

有些鸡汤之所以有毒,就在于把成就的获得简单归因于努力,不关注方法,或者说,努力的方法还是努力。难道,人和人的差别就只有勤奋了吗?这样的结论让一些软件很火,不管是打卡,还是统计,都有一个“炫耀”的功能,仿佛做了,就得到了。

我看到这样一篇文章,1990年,三名心理学家在柏林艺术大学做了一项研究,根据演奏水平和潜质把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是优秀演奏者组,一组是普通演奏者组。研究发现:两个小组花在音乐上的时间几乎完全一样,都是每周大约50小时。差异在于,优秀演奏者花在刻意练习上的时间是普通演奏者的三倍。这种刻意练习表现在优秀演奏者每天有两个预先精心规划好的时段,而普通演奏者则把时间均匀分配在了一个全天的范围。后来,心理学家们在研究中反复观察到了这种现象,并把这样的现象取名为“轻松的罗德奖学金悖论”。

看来,提升技能是有方法的,只有努力不行。

前不久在和萧秋水老师见面的时候,她和我说到,我们要像训练特工一样训练自己,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因为对于特工来说,技能决定生死。我点头称是,深以为然。这句话可以解读为,任何技能的掌握都是需要逼出来的。深度解读一下,一种技能的获得,需要通过有意识、有目标、有结果地集中进行专业训练。这里面有几层含义:
1. 有意识
我们不能像对待吃饭穿衣一样把一种技能的训练看做平常事,以为经过习以为常的练习就能达到了。为什么有人三个月就能把微信公众号的粉丝做到10万,有人连续写了一年,依然只有几千粉丝?为什么有人可以每年出一两本书,而有些人写了百十万字依然无人问津?为什么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特工都那么彪悍,多才多艺?

要有这样的意识:不经过规范、专业的训练,只能一事无成;不经过严苛的要求,注定平庸。特工之所以彪悍,因为容不得万分之一的失误。
2.有目标
训练要有效果,就必须设定一个目标。有目标,才会有计划,有目标才知道自己的实力。剽悍一只猫在今年初的时候设定一个目标,在一年内采访一百位牛人,写出一百个牛人的故事,于是,开始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不到半年,微信公众号已经积累了20万粉丝。但他见到我却说,目标尚未达成,就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成长,采访是一种功夫,写作是一种功夫,找人更是一种功夫。而且,在找人的过程中,他居然发现自己对于采访对象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不仅要牛,还要体现差异化。

目标不重要,目标不是目的;目标也很重要,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力就提升了。
3.有结果
只有目标,没有结果,就不会有要求,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昨天后台还有人给我留言,写了几十篇文章,但设定了目标之后,就是为了写,没想过要得到什么,所以微信公众号也没什么粉丝和关注。凡是不经过结果检验的过程都是一种不负责任。没有目标就没有要求,没有结果就没有反馈,没有反馈就不会继续提升。允许自己达不到目标,但是不能对结果不进行审视。而且进行审视的时候,一定要真实地面对自己,不要矫饰,不要托辞,不要逃避,千万不要有什么“这不是我想要的”之类滑稽理由,也不要有“我获得成长了”之类泛泛之谈。问自己:我,错在哪里?我,对在哪里?怎么做,结果可以更好?下一次,我会怎么做?
4.集中训练
一分的集中训练抵得上三分的分散练习。我懂得这个道理,才会集中在一年内做了那么多咨询;我懂得这个道理,才会在准备健身的时候,一周训练六次,每次一个半小时;我懂得这个道理,才会在陪孩子的时候扔掉手机,全神贯注;我懂得这个道理,才会在一天内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吴晓波老师说,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我说,集中和有效的投入才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我们都熟悉的田忌赛马,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5.专业训练
我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当我进入一个新领域,思考一个新问题,训练一种新技能的时候,我会尽快找到自己资源范围内最有经验,水平最高的人求教。因为我自己就是专业人士,我也就相信专业的价值。我清楚地知道,一个人通过职业生涯咨询可以节省少则一两年,多则十年八年的探索。我能在第一次咨询的时候,就判断出需要通过几次咨询解决问题。我当然也就知道,一个咨询师需要经过怎样的训练才能变得专业。专业训练是在一般人停步在二三十次训练,有些人停步在七八十次训练,专业人士却是通过了一百次的训练之后的某一次,忽然产生的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所以,我在健身的时候,一定要请健身教练,几百块钱一节的私教课,不仅会让我有正确的训练方法,快速达到目标,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身体损耗和最快速地恢复状态。健身一个月之后,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身体和精神状态也都非常好了。

于是,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更加明确了自己对于专业训练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梳理出来自己的专业技能:

已有技能期待技能

生涯咨询(专家级),话说这是个好大的领域

书法

写作(专业级)

发声播音

培训与演讲(职业级)

……

爸爸(职业级)
你也来梳理一下自己的技能吧!
然后像特工一样训练自己期待的技能!


▌作者 | 赵昂 :新精英生涯研发总监,资深生涯咨询师,职场玩家,生活艺术家,著有《在人生拐角处》。公众号:昂sir人生





☟想要进一步解决自己的职场问题,猛戳“阅读原文” 告诉我们吧!


    关注 生涯研习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