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营人物 王一

 

正在展出:生·林展览时间:9月3日—11月20日展览地点:万营艺术空间...





“生·林”展览艺术家 王一

王一,1991年生于上海,2006-2009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2009-2013年本科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2016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部分个展】

2016  “一日光”王一个展,艾可画廊,上海

2015  “空镜”王一个人项目,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台北

2014  “王一”,和维画廊,杭州

2013  “梦·见 —— 章佩芸、王一双人展”, M50 ART SPACE,上海

2012  “无物”,J:GALLERY,上海

【部分群展】

2016  “生·林”,万营艺术空间,石家庄

“约翰·莫尔绘画奖作品展”,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

“作为窄门的绘画——80后艺术家邀请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新资本论”——黄予收藏展,成都当代美术馆,成都

“追求卓越——来自学院的艺术家”,中国美术馆,北京

“新几何抽象”,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Hadrien de Montferrand画廊,香港

2015  “元一·中国新抽象十人展”,制造文化OCT空间,深圳

“我家你家——中国艺术家在上海”,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上海

“此时虚造——Inter-Youth 国际高等艺术学院绘画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海展览馆,上海

“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国际会展中心,香港

正在展出



重叠 2016-10 ,2016

我用尽可能少的元素在同一个平面上数百次地层叠,还原从大到小、由低至高的等级模式。与画面中看到的机制感和炫目视觉效果相悖的是,我使用自制的透明颜料和传统油画中的“罩染法”,这一缓慢多次的方式反而以手工性磨灭手工感,让既定的结构退与不确定性之中。我在每张画中只使用三原色或对比、互补色,结构也近乎单一,而在一层层地重叠后,颜色和结构会产生更多变化,虽然每一次都是始于近乎于无色的颜色。画与画也会产生一种关联,使它们互为线索、互为结果。让作品构成“一”和“全”、个体与集合的关系。一即是全,全即是一,我希望用抽象的结构照映现实的结构。

实际上我的画中有多个结构:“X”、“+”和多边形等,我将这种几何结构看成画面的组成方式。这个系列创作中,我不是表达空间,而是关于纯绘画上分割画面最少的元素:比如一张白画布,画上一笔有一块颜色,再在其上叠加一笔,就产生了层次的变化、颜色的变化,这个结构是几何或抽象的,这一阶段更多是对画面构成的探讨。

——摘自艺术家自述



重叠 2016-15,2016

(从具象走向半抽象,再从半抽象走向纯粹形式,这样的创作转变)对我而言这像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最初可能是厌倦了那种一味描摹的自然主义方式,感觉画面不应该倚靠于具体的形象而成立,虽然在视觉中有形象的东西是往往容易被接受的,但同时却也是容易消逝和被超越的。我觉得怀疑形象并开始简化剥除它是绘画的一个分歧点,我希望我的画中要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状态,一些恒定且冷静的东西。所以就通过秩序化的手段画了一些没有人物场景的空房间,然后逐步消解具象的空间,画面只保留作为空间构成骨架的基本元素,变成了类似几何硬边的半抽象画。用单元化的结构反复交错,去呈现抽象的画面结构与现实的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之后就是沿着这个思路重新构建画面,把画面结构本身作为主题对象进行演绎,同时尝试了一些透明材料的运用。现在画面中层层叠叠方式就像是把绘画手势所带来的空间和消耗的时间不断积累压缩在一个平面上,就像蓄了力的弹簧。

我觉得创作中的理性和感性是一体的,马列维奇不会是纯粹理性的,康定斯基不会是纯粹感性的。在我的画面中理性和感性是一种显和隐的关系,在制作过程中两者也会交替反复。一开始的大感觉可能是感性的瞬间感受,然后当我开始去构建实现它就会经过比较长的理性的过程,而掌握预设的画面和最后结果的有时是感性。我在设定画面结构时会用尺和胶带纸,这让我的画看上去不太像绘画;同时我又会用羊毛笔刷颜色,徒手的痕迹和边缘颜料的堆积又把视线拉回,告诉观者这还是一幅绘画,我觉得理性所带来的独立思考应该更能体现作品中的艺术家的意识。我还刚刚开始走这条路,对于我而言理性也像是一种保护,帮助我的艺术变得更长久。感性是瞬间性的,理性是选择性的,通过冷静地观看会发现更多的问题和可能。

——摘自《国家美术》艺术家专访
更多作品




我可以把手放入火中,2016

《我可以把手放入火中》采用了现代主义艺术家唐纳德·贾德作品的陈列,数个灯管叠起来也让人联想到丹·弗莱文,而多种光色的叠加,与我创作的绘画在视觉上有联系。

卡夫卡有言“艺术是一种被真实照耀得眼花缭乱的存在,那些照在退缩的怪脸上的光是真实的,其它都不是”。透过白色的窗帘与屋外醉酒者的呼喊,让我觉得像是被没有温度的火焰所包围。我观察夜晚城市的迷幻,把灯管放在工业钢槽内,切开一条棱,里面的光喷涌而出,将它们面对面地安放,光和光相互渗透,形成一些无法定义的颜色和形状。

这个题目来自于一篇对伊夫·克莱因进行描述的文章标题,伊夫·克莱因后期创作使用了火,关注虚空中的“无”、“空”及自然元素,比如金、火。我把灯管隐藏起来,让无形的光发散出来,当观者靠近时,颜色就会照映在身上。当时正好在读这本书,就有了一些共鸣。另外,这件作品也是我居住、创作的工作室的周围环境的转换,工作室旁边是一个快捷酒店,外墙悬挂着许多的彩灯,晚上当我把白色的窗帘拉上,酒店的灯光照映在窗户上,闪烁的灯光和半透明的白色窗帘,让我有一种恍惚的感觉。



NO.2 重叠——斜线,2016

王一是那种早早就具有了自己的关注点和创作线索的学生。他的兴趣和他的着眼点在他最初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而其中的所涉及到的“主题”线索,随着时间的延续和不断积累的作品数量得以深化,这是我们在见证他成长的过程中最欣喜的。 尽管王一的作品在表现事物的角度和手法上和工作室的教学主张有着一定的差异,他的课堂作业以及他的创作方向也常常有悖于工作室通常的教学尺度,但是我们还是从他的作品中,看到青年人眼光的新颖和思考角度的独特。同时,王一在他的作品中,所关注的问题,所表现出的立场,从人文关怀和视觉表现两个方面的阐释,可以看出90后出生的一代与前辈所具有的不同之处,这其中也许孕育着一种新的希望和可能。

眼前的王一,连同他的相貌和处事为人方式都很像他的作品:谦虚又自信,诚恳亦执拗,理性又善变,他的谈吐中没有愤世嫉俗的激烈,也不以呐喊的方式来强调的他的主张,他冷静机智地提出处问题,并通过作品来描述当代生活中人们所面临的各种处境,借以艺术的方式来表述他对事物本身的关注。因此,我们从王一身上,看到的是一种青年人看世界的清纯和诚恳姿态。同样,在涉及绘画的视觉表现上,王一的大多数作品,同样是一种纯粹的视觉方式的探究,他不刻意制造视觉奇观,没有强制性肯定和否定,他作品里所显示出的空间、色彩的变化,都是来自于他对周边生活场景的再三观察和绘制过程中的不断地纯化,因此,王一的作品中具有一种内敛的冷静,有灵气的逻辑和绘画语言上的清澈纯净。

——摘自孙景刚《雏凤声清》



边缘2015-5,2015



边缘2015-6,2015

比如“边缘型”作品——中间没有焦点——所以我命名为“边缘”。我把画面的变化趋近画布的四边,比如从蓝到绿、绿到红、再到紫黄的变化,亦是一种结构,一种均等或平等的模型。还有一种是“多中心型”,是中心型和边缘型在变化和衍生中的变化,既保留了中心,同时又把比较明显的变化挪到画框的四边。



中枢 2015-7,2015

(在《中枢》这组作品中),我运用这样的结构或者采用层层叠加的方法,把现代社会想象成金字塔结构,特别是在中国,底层是庞大的群体,之上的阶层逐渐递减,对画面来说,整个画布会收束到一个点上,呼应整个社会结构。我喜欢比较对称的构图,很多时候作品以两联的方式出现,这种对等与循环的关系带给我一种平衡的张力。
地点系列




地点 2015-1,2015

《地点》系列的后期,我开始做一些材料上的实验,我把丙烯重新调制,进行透明化处理,变成一种半透明的坦培拉颜料。绘画手段采用传统油画中的罩染法,一层一层叠加,60遍甚至100遍,用一种更加传统的方式处理现代意味的几何形。我把空间中最小的一个元素——角,反复颠倒在画面中,那个阶段的创作处于对空间半抽象的演绎,有时会带有一些模糊的指向性,并不是非常绝对的抽象。



地点2015-2,2015

《地点》系列早期的图像原型大多来自于美术馆、画廊内的场景(图录上标准化的图片),或是一些知名艺术家的私人工作室。构造上本无太大差别的一个个白色小盒子对其中摆设的艺术品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而艺术品安身立命的空间难道有任何不同?

画面看似硬边抽象画,其实是具体的。早期我以一种简单近乎单调的语言来还原原有的场所,使它失去意义。时而收集日常环境中几何元素将其放大,时而用标准化的手法构造出主体画面。建筑的形式转变成画面中高低错落的叠像,梁柱立面结构不再合理稳定;越是坚固的物体越是容易被分解成零落的碎片。这是一个前后颠倒的破碎的空间,处于一个貌似能够被看懂的状态。但当观者设法走进时却发现那只是一个平面的图像、一堵墙;视线不断被诱导但又无法进入。不合理的社会景观总是充满着矛盾,不过我们也总是在矛盾中不断前行。

——摘自艺术家自述



地点2014-1,2014

在创作过程中,我意识到应该逐渐将那些具象的空间形象放弃,以呈现一种更加纯粹的语言方式。对于绘画而言,重要的不是题材内容,而是一种鲜明独特的手法,也可能是一种近乎于图案符号的东西。于是绘画的方式本身成为了绘画的主体,甚至是目的。这就要求将画面内的某种纯粹清澈的艺术语言发挥到极致;既作为平面的绘画只有在一个“四方之内”不断变化、完善,才能回归到真正意义上的视觉艺术。我想通过将绘画的过程归结成仅仅关乎于结构、色彩平衡的研究,把画中所谓的“观念”或叙事性完全地隐藏到画后去。目的不是向观众解释一定的形象所可能带来的内容,而是扩大画面本身的那种震撼力、张力,和对肉眼视线的吸引及侵占。越是纯粹的绘画越是能印证视觉穿透力,感应人的深层思想。人要通过先认识物体的外在,才有可能到达其本质。实际上对于一幅画而言,视觉先于一切。而且这种外在的表面是重要的,同时也是值得进入的。

——摘自艺术家自述



地点2013-2,2013

(王一的作品)从技法训练向材料实验的拓展、从写实绘画走向意象表述再到抽象语言的探寻、从平面到装置、影像又到行为艺术的尝试。风格多变也许正是青年人的一种特有的学习方法,借此更为广泛地吸纳各类信息和知识,通过不断的语言转换作为延展艺术视野的基本手段。王一的作品语言是他宽阔的个人兴趣与异常活跃的求知欲的表达,充满了庞杂的实验愿望与探索体验,是他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修练的历程。探索经验的累积,无疑是青年人最为重要和可贵的面向未来的能力集聚,我想王一至少已经为其艺术发展之路铺垫了纵横两个方向的知识平台。

无论写生或创作,王一作品的视角始终着力于简化对象的形态,着迷于概括地描述视觉面对的物体所抽离出的绘画语言本身。有时关注画面结构的提炼或者透视上的减缩,有时倾向于对色彩调性方面的控制。他常常以系列化的创作方式切入某一主题并较为持续的研究,形成阶段性的相对稳定的兴趣点。在绘画内容的选择方面:他试图脱离纯粹的学院体系模式和同龄人的审美趣味,将日常生活和无意义的场景作为描绘对象,用小品化、平面化、局部化的绘画方式来体现他对平凡意义的价值追求。

——摘自丁乙《王一对艺术的沉迷是我亲历多年的》

(注:文中未标明出处的文字均摘自雅昌艺术家专访)

   

生·林  
  策展人 | 杨洋
   艺术家 | 董大为 范西 韩言松 厉槟源 林科 王一 谢帆
   展览时间 | 2016.9.3-11.20
    展览地点 | 万营艺术空间
【教育活动】
万营预告 | 暗香——以花为名的聚会
(点击标题转至报名链接)
11月4日 15:00-16:30
【即将展出】
黑:3×4
策展人 | 方振宁
艺术家 | 孟禄丁 王春犁 李迪 张朝晖 黄莺 董月夕 任奕泓 
展览时间 | 2016.12.10-2017.2.26
展览地点 | 万营艺术空间





    关注 万营艺术空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