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那些事】诸葛亮“遗计斩魏延”的真与假

 

诸葛亮临死之前,把杨仪唤至榻前,授与一只锦囊,密嘱曰:“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汝与临阵,方开此囊。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也。”...



三国史事和《三国演义》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形成多姿多彩的三国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理想、道德和审美情趣等。

时至今日,围绕着蜀汉人物及其史迹的诸多细节,依旧让人兴致盎然,也有不解或好奇。

本版块将连续刊出《三国故事真与假100例》系列文章,解惑释疑。

文  | 安剑华

描写孔明先生的计策,《三国演义》有两类:一类由他本人亲自在现场实施,另一类计策则预先交给他人,到时候才由他人实施。比较起来,后一类计策更加神妙,因为要预见未来,所以难度更高。计策事先装在锦囊中,故有“锦囊妙计”的美称。而他一生中留下的最后一个锦囊妙计,就是“遗计斩魏延”。

说是诸葛亮临死之前,把亲信下属杨仪唤至榻前,授与一只锦囊,密嘱曰:“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汝与临阵,方开此囊。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也。”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然举兵造反,前来进攻杨仪、姜维驻守的南郑。杨仪在阵前打开锦囊,按照指示故意激惹魏延,要他连叫三声“谁敢杀我”。魏延才叫出第一声,背后的马岱手起刀落,将其斩杀。原来,马岱是诸葛亮临终前,特意安排在魏延身边潜伏的隐身杀手。





正史《三国志·魏延传》记载,诸葛亮病危,秘密与杨仪、费祎、姜维等,作出撤军部署,安排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若魏延不服从命令,大军就自行出发。果然,魏延不愿充当断后将军,抢先率领本部人马向南退回,所过之处把栈道放火烧毁。魏延、杨仪各自向朝廷呈奏表章,指责对方造反。后主询问臣下意见,众人都认同杨仪而怀疑魏延。魏延的下属也不支持他,纷纷溃散。魏延带着儿子和亲信逃往汉中,杨仪派马岱追击,将其斩首。

对比之下,“遗计斩魏延”的故事可谓真假参半:后面三个字“斩魏延”,因为魏延确实被马岱所斩,所以是“真”;但是前面两个字“遗计”,即诸葛亮为此预先留下锦囊妙计以及相关安排等,并无历史依据,那都是“假”。

本书对此故事的评语是:真实性指数一颗星,生动性指数四颗星。

观星

观今夜之天象   知下期之大事
在下一期立冬推送中,列为看官想看到与哪位三国人物有关的故事?各位可在此篇推送后留言提名(不要提名太冷门的人物啊...)。小编会根据点赞的排名次序以及材料内容尽量满足。

图书推荐

历时半载,由知名三国文化学者方北辰、谭良啸主编,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众多工作人员参与创作的两册三国主题读物《三国故事真与假100例》及《走进成都武侯祠100问》,正式于2015年7月出版发行。两部图书,分别通过100篇精彩小文,配以馆藏明清版画、名家原创插画、三国遗迹美图,以飨广大三国爱好者。



三国故事真与假100例

武侯祠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庙,成都武侯祠是晋唐以降百姓追思诸葛亮和蜀汉英雄的胜迹,以诸葛亮与刘备君臣合祀为特色而盛名远扬。走进成都武侯祠,倘佯其间,一个个疑问涌入脑海:关羽在马上使用的长兵器,真的是青龙偃月刀吗?历史上的张飞,所用兵器是不是丈八蛇矛呢?“鞭打督邮”故事是真的吗?……

本书的十几名作者,多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讲解员和行政工作人员,他们单纯地热爱着这座自己工作多年,甚至十数年的祠堂,与它共同经历春夏更替,草长叶落。因为这份热爱,这些经历,武侯祠的一点一滴早已变成最熟悉的记忆。现在,他们从与广大海内外参观者的接触中,精心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100例真假问题,作出生动而简明的解读。



猜你喜欢:

(点击下面蓝色文章标题直接跳转)
01
【三国那些事】“鸡肋”与杨修之死的真与假
02
【三国那些事】孙策“酣斗太史慈”的真与假
03
【三国那些事】孙坚藏匿传国玺的真与假
04
【你所不知道的张飞】张飞像为何面色漆黑
05
【你所不知道的张飞】莽张飞也有文人气


成都武侯祠

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微信号:cdwuhouci


    关注 成都武侯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