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众,让我的出行变得不美好的真相

 

为啥打车难打车贵这些问题会集中在这两天爆发是有原因的……...





感觉年前滴滴又要被虐一轮啊。这两天朋友圈各种人开始分享知乎的一个问题“如何分析2017年以来滴滴出行打车难、打车贵的现象”和公号《致滴滴,一个让我的出行变得不美好的互联网平台》。当然很多公号是为了蹭热点引流,开始用不错的文笔忽悠吃瓜群众。想起了前几天的凤姐。但为啥打车难打车贵这些问题会集中在这两天爆发是有原因的:

1. 新政。自从各地方网约车新政落地之后,全国各地的新政也陆续出台,虽然车型有所宽松,但是对户籍和车牌的要求没有变,这势必会导致专快车有所减少。对,车少了。

2. 过年。因为是在过渡期,很多本地牌照,外地户口的司机还是可以拉活,但是马上春节了,很多外地司机回老家了,这又导致路上的网约车又进一步减少。

3. 动调。都知道滴滴有动态调价系统,为的是让供需平衡,在车少时让刚需的人多出钱,进而能打到车。但车少了,我们直观的感受就是动调的倍数上去了。所以网友都开始吐槽打车贵。的确跟车多的时候比贵了不少,甚至贵都不一定能打到。这是事实。

其实前两点是导致第三点的原因。正是前两点导致车变少了,而且真的不只是少了几辆那么简单。我这几天也是感同身受,加班后想叫辆车回家真的很难。滴滴的动态加价是为了保证供需平衡,而这会需明显远远大于供,所以打车难,打车贵的现象集中爆发,各种文章分分钟上十万加也不足为奇了。

前两点里面,第一点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第二点,毕竟现在还没到三十,而且需大于供的时候,是司机最好赚钱的时候。但没料到新政的影响实在太大,很多司机已经没法上路接单(上海年前查车查的很严,虽然在过渡期,但只要不是沪籍沪牌都要扣下),感觉这一轮对滴滴的吐槽只是在为后续的爆发预热。以前真的蛮好打车的,很多人的出行习惯也早已被市场改变,我以前除非是能报销才打车,其他一律公交地铁,现在都是打车出门,谁都知道打车舒服。“我叫辆滴滴”这话在各种场合随处都能听到。

后来看到滴滴出行的产品经理罗文在知乎上的文章,解释了下为啥2017年的年初打车难。与我想的很接近。看下滴滴后台的数据就应该能明白:

其实吃瓜群众并不是不能理解这个事儿,只是不想去理解。反正打车习惯养成了,新政的出台又得让大家改回以前的习惯,搁谁谁不得骂两句?而且我们不能去骂XX吧?所以只能骂滴滴了。

记得16年底出差成都的时候,明显感觉到那边的车比上海好打太多了,也很少出现动态加价。当然,我这种小兵是没有办法左右路上跑网约车司机的数量的,但有人可以。怪不得都说,成都是一个十分适合居住的城市。

我在这大胆开个脑洞:等过渡期一过,真能有资格跑网约车的还会有多少呢?滴滴到时候能做的也许就是尽可能的维护好仅剩下的司机的利益,同时把动调的比例下降(车少这个现象如果已经成为常态的话,动调的比例肯定会下降,反正调不调的意义都不大,还不如让乘客体验好点,滴滴也不指着动调的这点钱来赚钱)。但这个过程肯定会比较痛苦:乘客痛苦,车少了,打不到车。司机痛苦:没有办法继续当司机赚钱养家了。滴滴痛苦:无法左右政策,所有的锅还得自己来背。

谁笑了呢?呵呵。

还有,别告诉我你们真的怀念以前的出租车时代,挑活、拒载…这些,你们都忘了么…谁在说这个,我真跟谁急!


    关注 清华南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