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韵】谷雨——锦溪

 

柳絮飞扬,杜鹃花盛开,樱桃熟红,牡丹花绽放,大自然的景物告诉人们:已经是暮春了...

谷雨,是二十四个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

都说, “雨生百谷”是自古由来,

只是,在今日的生活中,已经少有人去关注这个节气会有多少生命从大地的怀抱跃出,生生不息;

自然,也不太会有人记得,今年的第一场大雨是不是在“谷雨”这个日子洒落在大地,悠悠润泽。
柳絮飞扬,杜鹃花盛开,
樱桃熟红,牡丹花绽放,
大自然的景物告诉人们:已经是暮春了


历来,多有文人墨客情怀谷雨,郑板桥有一首关于“清明连谷雨”的七言诗,诗曰:
郑板桥《七言诗》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郑板桥这首诗写的是从清明到谷雨的春暮日子,在晴和的晚凉天日里,有客来访,泡上一壶松萝好茶款待客人,在谷翠竹亭中谈诗论画,兴之所至,即铺纸泼墨挥毫,画上萧萧新叶竹枝,数笔淡墨,横扫皴春山,抒发了主客品茗赏画赋新诗的愉悦雅兴。诗中“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中的"节柯"或许是指竹子清高的节操及坚韧不拔的毅力。

郑板桥 墨竹图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

郑板桥书法,用隶体掺人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其画,多以兰草竹石为主,兰竹几成其心灵的郑板桥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谷雨时节,去到江南古镇锦溪,享受韵律之美


锦溪,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依水而建,晨霞夕辉尽洒水面,灿若锦带,因此得名锦溪。千年历史文化蕴积的水乡神韵,宛若一幅动人心魄的江南画卷锦溪,也是人文荟萃的书香之镇。著名作家沈从文喻之为“睡梦中的少女”,冯英子称她“浓妆淡抹总相宜”,刘海粟赞她是“江南之最”。



春风拂拂柳依依,无数莺声燕语时,红杏碧桃花烂漫,长堤曲巷水流漓,这是明人高启笔下描绘的锦溪春景。





古镇上青石板小巷里古老的民居和居住其中的乡民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与相邻的周庄相比,锦溪依然保持着淳朴的江南水乡风貌。





相传南宋孝宗的宠妃陈妃在此病故,孝宗在古莲桥右边设立禅院为陈妃诵经超度。后又命众僧在寺院东侧挖池种荷,始称莲花寺。





好客的村姑穿着蓝花布衣,摇着木船,还唱着歌,我们的小舟不时从桥洞下穿过,坐在船上真是一个享受。



“水从窗前过,头枕河而眠”

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枕河而居,与水为邻,亲密无间。街道依水而筑,房屋临水而建,桥梁越水而过;

沿河而筑的房屋虽然已经年久,因为有人居住,并没有显得特别陈旧。清清的绿水穿镇而过,不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亮晶晶的水倒映着绿树和古桥,倒映着临街的老屋和山墙。傍晚时分,微风、夕阳静静地点染锦溪的青瓦白墙,游客渐渐地离开,而古镇的人们还是悠闲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外来的游人只是家门前的过客,

这些被长长的驳岸木栏拥抱的古桥,,串起锦溪像一幅长长的、淡彩的水墨画卷,在我们眼前延展开来,……的美好令人感动和享受。

锦溪在江南水乡中,至今依然留有许多的古朴秀美、乡土气息极为浓郁,难怪沈从文曾把锦溪喻为睡梦中的少女。锦溪镇志上记: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水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故名锦溪。

我们相约,每一个节气都会去到一个江南古镇。

对于江南古镇,也许那粉墙黛瓦的简洁与古朴,那些石桥流水的画情诗意,那些纯朴的古镇人生活的简单与悠然,有些许宁静、些许怀旧、些许浪漫,所有的的一期期,都召唤我们去一起感动那份悠然的享受……

海上东西微信号:shanghaisence

心灵的预约,收益的愉悦,走进海上东西……

一个传播海派文化,传习非遗织布刺绣技艺,体验手作创意课程的心灵空间,分享各类沙龙、典藏、插花、茶道等文化活动信息。


    关注 海上东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