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因为标题获奖的科幻小说

 

但它依然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016年8月,郝景芳的短篇小说《北京折叠》获得了最佳中短篇雨果奖。

在这个并不算长的故事里,作者为我们构想了一个未来北京的样子。

拥挤不堪的城市最终被分为三个空间,以48小时为一个转换周期,身处三个空间的人们不平等的分割了这48小时,昼夜交替,城市折叠,轮流苏醒。

第一空间,完整享用从清晨六点到次日清晨六点的24小时;

第二空间,享受从次日清晨到夜里十点最惬意的白天16小时;

第三空间,则只能从夜里十点到清晨六点存在短短的8个小时。

显而易见,城市的三个空间其实是三个不同的阶级,时间分割不平等,资源分配也不平等,生活质量和水平更是不言而喻。

小说虽然得了国际文学大奖,可热爱科学的网友们并没有放过这部作品。知乎上一篇关于“《北京折叠》的含金量有多高?”的热门回答,有理有据的阐述了这篇科幻故事的整个架构有多么的不符合基本常识。

而网友们认为,这篇“名不副实”的最佳雨果奖,其实只是赢在了“北京”这两个字上,如果较真的讨论折叠城市的物理理论支持,是完全无法自圆其说的。

科幻,虽说是建立在基础物理认知基础上的想象延伸,也必定是从现实出发,基于对未来符合逻辑的想象。抛开获奖的光鲜外衣不说,即便这篇小说有再多的科学漏洞也好,至少故事是吸引人的。

有的读者读理论,有的读者读故事,且不谈从纯理论硬科幻的角度去分析这个故事里构建的这个折叠城市是否能自圆其说,单单这个看似既合理又残酷的社会阶层划分就让人不寒而栗。

科技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迅速发展,科学的认知范围也日益宽泛,我们不敢对任何现在看起来是天方夜谭的想象说这绝不可能。

正如小说中描述的,人类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就面临着大部分的工作被智能机器人所取代,政府必须面对大面积失业人群的安置问题。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笃定,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总有一部分工作和人类行为是机器永远也无法取代的。

作为《奇葩说》的老粉丝,最近都在追新一季的《奇葩大会》。读完《北京折叠》那天正好刚看完李开复的那段分享演讲(顺便插播一条广告,《奇葩说》真的很火啊,这一季的《奇葩大会》接连吸引了像李开复李银河这样的大咖参与分享,有种自己喜欢的东西突然被全世界知道了的复杂心情)。

这位谦和又不失幽默的绅士温柔而坚定说,未来10年,有5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他说的还只是未来10年而已,那30年,50年之后呢,会是什么样?这真是让人恐慌的未来。

当然,李老师还说了,交易员,助理,秘书,中介,这些重复性工作,人工智能会比人类做得更好,但同时,人工智能替代不了我们的审美,比如人工智能不懂什么叫幽默,所以,娱乐艺术方面的工作是人工智能取代不了的。

无论是一部得了大奖的科幻小说,还是创新工场大boss在一档综艺节目上的演讲,都给我们同样的思考。面对科技的发展,人类并不是走投无路的,人工智能所无法企及的这些领域也许就是未来我们人类能为之奋斗的方向。

那么,你们应该懂了,在不久的将来怎样引导子女选择专业的方向了吗?

对了,这就是这篇小说真正的价值所在!(此处应有三声“哈哈哈”!)



感谢你能读完这篇,如果恰好你喜欢,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个人公众号,不定期推送随笔小文,欢迎关注,支持原创哦~


    关注 7排13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