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恢弘走向消失的老北京城墙

 

北京内九城城门故事及老照片精选...

历史上的北京,曾经城池齐整,气魄恢弘,

最能体现其雄伟壮观、气概绝伦之处,

莫过于其高大巍峨的城门和城墙。

人们会用“四九城”来称呼北京。

这不仅仅是指皇城的四个城门、内城的九个城门,

更彰显了北京城的方正庄严、宁静谐美。

美国建筑学家贝肯在《城市建设》中这样写道:

“在地球表面上,

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

可能就是北京城了”。
明朝北京格局图


人们可以看到的最后的北京城,

是明清时营建的,

它的前身为1264年营建的元大都城,

整个设计参照了《周礼·考工记》中

“九经九纬”、“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制,

规划严整,设施完善。

这是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来,

逐渐形成的

由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四重城墙环绕的格局。

而城各有门,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

更体现了古代东方的建筑美学和精神内涵。
北京城四道城池从南向北,

由一条近8公里的中轴线贯穿其中。

整个建筑群体庄严凝重,层次鲜明,气势宏伟。

包括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敌台、护城河等多道设施,

曾经是中国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御体系,

历经五百年沧桑巨变,兵荒马乱,仍屹立不倒,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渐渐消隐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曾经城墙与城门,

在战争时期,是烽烟险隘,是雉堞耸立,

也是护卫一方的坚然值守。

在和平时期,是驼铃声声,是商旅行色,

也是沟通往来的贸易纽带。

内九外七皇城四,

其中的“内九”,

是东边儿的东直门、朝阳门;

西边儿的西直门和阜成门;

北边儿的德胜门、安定门;

南边儿的崇文门、正阳门(前门)和宣武门。

“外七”,

是明东便门和西便门,

广渠门和广安门,

左安门、右安门

和直通正阳门的永定门。

内九门图,其中建国门、和平门、复兴门、水关门为晚清民国在城墙上掏出的“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城门
建筑学家梁思成曾拥有一个美好的愿景,

他想将北京建设为风景优美、宁静和谐的政治文化中心。

不仅注重现代工业发展,

还保有曾经厚重迷人的古都风貌。

皇宫,城墙,牌楼,石雕,

都在亘古的夕阳中

默默地投现出优美的姿态。

这个美丽的愿景最终没有实现,

为了疏导当时城市的交通,

为了滚滚而来的时代巨轮,

北京的城墙和城楼,

终于被一座一座地拆除。

老北京慢慢变却了旧时的模样,

“内九外七”的层墙叠垣,

如今仅有正阳门、德胜门箭楼和永定门存留,

那些宏伟的城门,只留下了名字。

和以它们名字命名的街区。
梁思成绘制“北京城墙绘图”
正阳门
正阳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

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天安门广场最南端。

京城百姓亲切地称呼为“前门楼子”。

有首民谣这样传唱道:

“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

这可是北京内城门中最为尊贵的一个门,

旧称“走龙车”,顾名思义,贵为天子才可以享用。

它除了一般城门的军事防御作用,

和平时期更是发挥了“礼仪之门”的职能,

即使是皇帝,一年中也只有两次机会进出,

一是冬至日前往天坛祭天,

一是惊蛰日走到先农坛耕地。

当时的正阳门,

城楼规模崇隆,箭楼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

现虽仅存城楼和箭楼,

却是现在的北京市区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城门。
正阳门及瓮城
崇文门
正阳门之东即为崇文门,

因元代哈达王府建在崇文门内,

又俗称“哈德门”。

历经元、明、 清三朝古都,

取《易经》”文明以建“得名,寓意崇尚文德。

这里是舟车客商往来的枢纽之地,

因城外一条酒道,

崇文门又称“走酒车”,

同时也是“税门”,是清代京师税收的总机关。

因瓮城左首镇海寺内有一镇海铁龟,

以“崇文铁龟”之美名遍响京城。

自北京外城建成后,

崇文门附近一直繁荣熙攘,热闹非常。
崇文门老照片
宣武门
遵循了古代“左文右武”的礼制,

正阳门之西,即为宣武门,

取自张衡《东京赋》“武节是宣”,

有“武烈宣扬”之义。

作为各地举子进京赶考必经之门,

被称为“幸运之门”;

老北京都知道内城“九门走九车”,

这宣武门走的比较特别,是囚车

民间又称宣武门为“死门”。

广为人知的刑场菜市口,就在宣武门外。

宣武门高大的城门洞顶上刻了三个字“后悔迟”,

意为前往刑场斩首的罪犯后悔为时已晚。

然而,有人死亦无悔,慷慨赴义

正如“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

愤然喊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冤愤之气,千秋凛然。

宣武门,着实是一个悲壮而肃杀的所在。
宣武门老照片
朝阳门
得益于京杭大运河,

这道连接北京城与南方的重要交通命脉,

离通州码头四十里地的朝阳门,

成为南来北往的官员、客商经停之地。

天下能否长治久安,政治是否清明太平,

国力是否强大昌盛,君王是否勤政贤良,

最基本的衡量手段,就是百姓能否吃饱。

作为南粮北调漕运粮食的必经之门,

走“粮车”的朝阳门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朝阳门的城门洞顶上,

刻着一个谷穗儿。

南方出产的粮食,经水路到通州,再陆路由朝阳门装车进城。

海运仓、北新仓、禄米仓……

现今这一带仍然留下了许多有“仓”字的地名,

间接地佐证了当年曾经

年丰时稔、五谷丰登的美满景象。
朝阳门老照片
东直门
北京的老瓦工、老木工们

常常说东直门是北京的第一座城楼,

是鲁班师傅为北京其它城楼修建的样子,因而是“样楼”。

明清时的木材大多由此门运进北京城内,

所以又俗称“木门”。

但其实,作为与百姓日常生活关系最紧密的城门,

这里走的岂止是木车,

还有砖车、瓦车等各种各样的车。

不同于气派威严的正阳门、

繁华富庶的崇文门,

东直门可说是内城九门中最为“穷兮兮”的。

早年间东直门大街上有店铺一百五十余家,

贩卖百货,柴米油盐酱醋茶应有尽有。

如今的东直门,接地气的特质一点没变,

以繁华的簋街夜市

闻名于饕餮家的口上。
东直门老照片
安定门
北京城的内城九门

有八座城门瓮城内建筑有关帝庙,

供奉着关帝爷;

唯有安定门内建的是真武庙,

祀奉着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真武帝君。

社会安定是国家繁荣的基础,

古人说“宁为太平犬,

莫作乱离人”,

可见百姓心中

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和期盼。

传说安定门走的是

征战得胜后凯旋班师的兵车,

出兵打了胜战,自然天下太平,从此安定。

实际却是一种名称的雅化,

彼时地坛附近是北京主要的粪场,

安定门走的是——粪车。
安定门老照片
德胜门
德胜门是明清出兵时要走的门,

德胜,意味着“得胜”,

寄寓着从此门出征远方的将士们,

将在沙场上旗开得胜,凯旋归来。

作为京师通往塞北的重要门户,

明代永乐大帝从这里出发北征,

先后五次亲自领兵伐虏;

土木之变后,于谦率北京军民

于此打退了瓦剌的进攻;

清代明君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

也是从此处御驾亲征。

值得一提的是,德胜门箭楼至今仍留存,

已被国务院划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胜门老照片
西直门
作为东直门的姊妹门,

在元朝时被称为和义门,

早在元世祖忽必烈时就开始建造,

是北京内城九门中,

除正阳门外规模最大的一个城门。

北京西山被称为“神京右臂”,

山峦迤逦,林海苍茫。

更有那玉泉山水质清洌甘甜,

被乾隆皇帝大加称赞,誉为天下第一泉。

而明清两朝的皇帝日常饮水,

一定要从玉泉山运进城内送到宫中供给。

在西直门的城门洞上刻着汉白玉的水波纹,

作为向皇宫送水的水车必经之门,

有“水门”之称。
西直门老照片
阜成门
阜成门位于北京内城西垣南侧,

元时名“平则门”,

是北京城通往京西的门户。

西直门上刻的是水波纹,

阜成门上刻的则是梅花纹,

此处的“梅”通“煤”字,

意为此门走的是煤车。

自明清两朝、至民国,以至后来很长时间,

北京城里用的煤几乎都产自门头沟一带。

从门头沟山区到北京城市内,

阜城门是最近的一道城门。

在北方寒冷凛冽的冬日里,只有盼望着

从阜成门进城的煤给人们送来温暖和光明。

就像那熊熊的炉火,温暖得可以催开枝头梅花,

曾有诗皆赞:"阜成梅花报暖春"。
  阜成门老照片


曾经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最高成就的北京城,

曾经是老舍、郁达夫、沈从文等众多名家笔下的北京城,

皇城、内城、外城都已经逐渐被拆除,

消失在渐行渐远的历史辉光中。

只有余下一些零散的城楼和城墙,

任人们敬仰和凭吊……


文化旅行,行走的课堂
www.renwenyouzou.com
微信公众号:culture-T


    关注 文化旅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