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宽容是父母的两只眼睛

 

宽容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爱,使人懂得爱与被爱。宽容首先使人心胸豁达,能客观地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不求全责备;宽容使人认识到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这样心态的人将会是一个快乐的人。...



苏杭是天津市文联一级作家,她因为生病常年卧病在床。但她却很会教育孩子,女儿刘苏多次被评为优秀三好学生,她的优秀的家庭教育经验曾作为“苏杭教子”广为传播。至今,她已应邀作各类家教报告100多场,并先后被评为天津市优秀父母和全国三八红旗手,她的家庭也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

在总结家教经验时,苏杭主要介绍了她对女儿进行的宽容教育。她说:“不懂宽容,无情无友;过分宽容,无尊无信。这也是我送给女儿的一句话。我每个月都送女儿一句话,这对孩子养成好习惯非常重要。”她还讲了女儿学会宽容的两个小故事:





有一次,7岁的女儿正蹲着盛汤,邻居家的小弟弟兴冲冲地跑进来,用力一推,我女儿的双手按进了滚烫的鸡蛋汤里,顿时疼得甩手乱跳,小弟弟吓得返身跑回家。听到隔壁阿姨要打小弟弟,女儿顾不得涂药,甩着手跑过去:“阿姨,别打他,别打他!弟弟不是故意的。”见阿姨息怒才回家。

记得朋友们曾告诫我:“你教育孩子可别太软弱,太窝囊了。”老师也曾对我讲过:“大家跳皮筋时,只见她牵皮筋别人跳,没见她和别人争过什么。”我曾思考过孩子的行为,但我认为女儿并不缺乏对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宽容决不是窝囊。不久,发生的“婷婷事件”证明了我的推断。

婷婷是一个小朋友,她的亲妈妈和我曾是病友。在病房里,女儿和婷婷成了好朋友。婷婷4岁时,失去了妈妈。不久,她爸爸又娶了后妈,还带了个小弟弟。从此,婷婷的表情变得凄凄哀哀,衣服也穿得脏兮兮的。

过春节了,女儿在送给婷婷的贺卡上写着:“你不是小白菜,我们都爱你。”我提醒女儿,这样会不会给婷婷惹麻烦呢?女儿说:“我就是要吓唬她后妈,别欺负婷婷。”我笑着说:“你换张贺卡,妈妈给她家去电话,说你想和婷婷玩,接她来玩几天。”女儿欢呼着和我达成了协议。婷婷来我家后,女儿尽了主人和姐姐的情意,好几件爱物都送给了婷婷。我们欣赏女儿的爱心。

一次,我正在家里输液,女儿陪我在屋里看书。只见婷婷哭着跑上来,原来,她被楼下的小康用玩具枪射中了头部,差点射着眼睛。小康是这一带的“小霸王”,经常欺负人,加上他妈又“护犊子”,周围的孩子都不愿和他玩。这是他第三次袭击婷婷了。女儿愤怒了,领着婷婷像头小狮子冲下楼去:“小康!你凭什么欺负人?”“你管不着!我嫌她脏!”说着,小康又举起水枪,往婷婷身上射,嘴里还说:“她妈死了,没人管,我给她洗个澡!”女儿怒不可遏地扑过去抢小康手中的水枪,两人一场厮打。女儿的拳脚不轻,打得小康跑回家告状搬救兵去了。女儿也挂了彩,脸和脖子被抓破了,衣服上的扣子也被拽掉了,她面红耳赤地上楼来,用不安的眼神看着我,轻轻地说:“妈,你别生气,我知道打架不对。”我默默地看着女儿。女儿用自己的力量保护了弱者,我怎能用“打架不对”这个简单的常理来教训女儿呢?我理了理输液管,坐直了身子说:“孩子,你没错,他妈来了我对付!”





听了苏杭的故事,不禁让人感慨万分。这是一位多么可爱的母亲啊,虽然孩子打架了,但她却知道这是孩子的爱心,虽然大家都认为不能让小孩子太窝囊,但她却懂得宽容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

记得曾在报上看到一段话,作者的名字已经不记得了,但对那段话却至今记忆犹新。作者说:爱与宽容好比是我们的两只眼睛,眼睛能看到世界上一切的美好事物。用你的爱和宽容来看待生活,注意你周围的人,不要只爱你自己。爱自己本无错,若把对自己的爱变成永无止境的爱,那么你的心中只有自私,而无宽容。没有了宽容的爱,是你恶念的开始。

是啊,我们要培养孩子爱的习惯,这固然很重要,但宽容犹如人的另一只眼睛,因为有了宽容,才能看到更宽阔的世界,人的视野和胸怀也会因此更加宽广。相反,如果只有一只眼睛,只懂得爱,只把爱的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那么爱就变成了自私,爱反而容易成为伤害他人的武器。所以,我们在培养孩子真爱的良好习惯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让孩子学会宽容。只有懂得宽容的人,才能真正懂得爱,也才能真正地去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他也会因此而获得真正的爱。

宽容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爱,使人懂得爱与被爱。宽容首先使人心胸豁达,能客观地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不求全责备;宽容使人认识到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这样心态的人将会是一个快乐的人。他会对自己充满信心,会真正地接受别人的爱,也会豁达地去爱他人。

宽容使人真诚地付出自己的爱,用宽容所付出的爱,以后的日子里总会得到回报;而且,宽容的人不求回报,即使得不到任何回报,他依然会很宽容,这样的人生活会更轻松更快乐;宽容还是我们在当今世界生活的通行证,因为无论你走到哪里,人们都不喜欢斤斤计较、喋喋不休的人。因此,我们所宽容也是一种爱,有了宽容的人才懂得爱别人,这样的人也才能更爱自己。



(本文摘自孙云晓、孙宏艳著作《培养仁爱好习惯》)


    关注 云晓家庭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